用史實發言!3750年前,中原是如何崛起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石家河遺址發現的玉器資料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游曉鵬

核心提示|神秘的史前時代,一系列中原之外城址的最新發現,使同一時期的中原地區顯得「暗淡無光」,這是否會對中原是華夏文明搖籃和發源地的慣常認知構成挑戰?在鄭州舉行的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上,最新披露的一些考古發現引發考古學家熱議,大河報記者也就此話題進行了採訪。

被「包圍」的中原

「震撼,4000多年前中國西北地區已有防禦如此完備、規模如此宏偉的石城。

」不少參會者在聽取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的新發現之後如是說。

8月22日至23日,包括石峁遺址在內的13個重大史前考古項目,在論壇上集中介紹了近年的新發現,這些在相關省份知名度極高的遺址,在史前史的研究當中擁有重要位置,對於解決夏、商、周之前,中國範圍內文明是如何起源、生長、交織的這一學界熱點至關重要。

其中,西北方向黃河中上游,位於陝西神木的石峁遺址皇城台門址發現的規模宏大、建築考究的廣場、內外瓮城讓人驚嘆,呈階梯狀排布的石牆歷經幾千年風雨仍顯巍峨;東方的長江下游,曾引起考古界轟動的浙江杭州良渚遺址,近年來除了巨大的城址和極度發達的玉文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包括防洪大壩在內的先進水利體系,顯示其在當時已是早期國家,並擁有數一數二的綜合實力;黃河下游的海岱地區,山東的堯王城遺址也有100萬平方米以上,昭示了東夷文化的繁榮;南面,湖北石家河遺址新發現了譚家嶺古城,不僅出現了長江中游最大的史前祭祀場所,其中出土的玉石更代表了史前中國玉器加工的最高水平。

聯繫到並沒有在會上做展示的山西陶寺遺址、四川三星堆文明,距今4000年至5000年間的河南城址顯得暗淡無光,面積最大的也只有幾十萬平方米,在四周大城包圍之下反成「凹陷」。

由是,在石峁遺址介紹之後的專家評議環節,受邀登台發言的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國碩也提出疑問,隨著國內新石器時代城址發現越來越多,中原地區和周邊地區的城址比較反而從始建時間、規模和內涵上都顯落後,這是什麼原因?

花瓣對花蕊的挑戰

城的先進或落後,通常代表了背後某種文明力量的大小,中原城址此時「排不上名次」,意味著什麼?

張國碩受訪時表示,理論上不排除河南還會發現超大城址的可能,這個任務要繼續交給考古,比如登封王城崗遺址,就是在發現小城幾十年之後又發現了緊鄰的大城。

同時也要看到,在那段時期,中國文明應當是多支起源、遍地開花,中原雖然被認為是中國文明的搖籃,但現在看,至少周邊很多地區並不落後。

對比中原與周邊這些文明不難發現,東方的良渚、西北的陶寺、南方的石家河崛起時,中原都不存在能與之體量相當的文明國家或聚落。

「很多中原域外的酋邦或者早期國家形態,文明程度超乎想像,這確實是這一時期存在的一個現象,以往我們已經注意到,這次會議又加深了印象。

但我認為,關於中國文明的起源,這一現象對於目前學界的共識,也就是『多元一體』模式並沒有構成顛覆,而中原地區在中國文明形成過程中仍然居於中心地位。

」陶寺遺址發掘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何努受訪時說。

何努認為,如果把中原地區看做花心,周圍文明看做花瓣的話,史前考古的新發現讓我們發現,這些花瓣比以往所知的要複雜得多,更為飽滿,甚至在一些時期比花心還要耀眼。

但進入距今約4000年以後,從偃師二里頭文化的一統江湖到夏商周更迭,中原是確定無疑的中心區域。

之前這段所謂的「沉寂」,何努認為,中原文明雖然看起來不夠耀眼,但實際上是也處於擴張狀態的,比如廟底溝文化一直在南擴,此時的中原肯定存在一個中心,如果真的找不到大城,那麼說明問題可能不在於城,而在於我們的思考方式有問題。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趙輝也認為,目前來看,中原周圍的幾個文明,確實在某個時段比中原更先進一些,這是因為史前文化的發展是多系統並存的,每種文化與相關區域此起彼伏,模式也不太一樣,但都是在往文明化的路上走,有的早有的晚,而最終從夏商周來看,它們匯到了中原,這些在古代文獻裡面是沒有線索的,所以很多人感到新鮮,這也正是考古學對歷史的貢獻。

△石峁遺址的皇城台東護牆北段上部第二、三階護牆 資料圖

同時,對於所謂中原的暗淡,趙輝認為也只是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來說的,「你說中原這段時間不行,是真的不行了嗎?實際上這給我們提出來一個問題,中原這個時候到底什麼樣,激勵我們繼續做工作,把這一段搞清楚」。

滿天星斗怎麼到了皓月當空

強大的良渚、陶寺、石峁和石家河,最終都在時間河流中消逝,距今3750年左右,以偃師二里頭為核心的強大廣域王權國家最終獨占鰲頭,二里頭風格的陶罐擴張到了「禹貢九州」的位置,這個過程是怎樣的?沉寂的中原又是如何後發制人的?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工作站站長許宏認為,考古學揭示出的圖景是,大約距今六千年以前,史前人群還都居住在不大的聚落中,以原始農業和漁獵為主,過著大體平等、自給自足的生活。

到了距今5500——3800年間,也就是考古學上的仰韶時代後期至龍山時代,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區發生了深刻的社會變革,出現了階層分化和社會複雜化現象,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摩擦衝突都日趨頻繁,眾多相對獨立的部族或古國並存且相互競爭,那是一個「滿天星斗」的時代,邦國林立是那個時代最顯著的特徵。

「不僅僅是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龍山時代的數百年間,廣袤的中原是塊寶地,也是各個邦國逐鹿的戰場,東方、南方與西北方向的文化勢力都在向中原擠壓,而二里頭的崛起正是逐鹿中原的結果。

」許宏說,長期的戰亂或許並不支撐一個龐大的、耀眼的城的存在,與此同時,興盛一時的中原周邊地區的各個文明先後走向衰落,而二里頭文化則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了各區域的文明因素,以中原文化為依託最終崛起,一家獨大,皓月當空。

在文化特質上,許宏認為,相比於中原之外特別是東南地區一些文明形態的耀眼奢華,中原文化偏於質樸、不尚奢華,這種實用主義讓他們在幾百年的戰爭中成為主體,而其他文明煙消雲散。

「在《何以中國》裡面我曾引用趙輝先生的觀點說,因為天下居中、八方輻輳的中心優勢,中原文化可以方便地吸收各地文化的成敗經驗,終至於後來居上,中原文化的強大主要依賴於政治、經驗的成熟。

從這個角度看,中原文化強盛起來的原因,也正是周邊盛極一時地方文明衰亡的原因,也可以解釋為何中原在某些時段為什麼顯得暗淡。

」許宏說。

連結

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跨越近百年:四次顛覆

實際上,關於中國文明發源,因為考古學的屢屢突破,近百年來已經經過了多次「顛覆」。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認為,國人的認識過程,已經走過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自1921年在河南發現仰韶文化起,當時以安特生為代表的外國學者一方面肯定仰韶文化是「中華遠古之文化」,從而否定了中國無石器時代文化的假說,另一方面,又認為仰韶文化是西來的,從而建構了中國文化西來說。

第二個階段

上世紀30-40年代,自龍山文化(距今4500-4000年)發現之後,中國考古學家認識到龍山文化是與商文化關係更加緊密的本土史前文化,它是商文化也是中國文化最近的源頭,於是提出龍山文化向西、仰韶文化向東發展的東西二元對立說,這也就是古史上的「夷夏東西說」。

第三個階段

上世紀50-70年代,二元對立說流行了二十多年,直到1956年發現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終於弄清中原龍山文化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所謂二元對立形成混合文化的說法並不成立。

但是,又把中原周圍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歸結為中原地區史前文化輻射和影響的結果,形成中原中心論。

第四個階段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延續至今的多元一體論,認為至少在包括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北方地區在內的廣大地區,存在著多個文化中心,各中心很早就存在互動,逐步形成交互作用圈,最終奠定了中國文明起源的基礎。

來源:大河客戶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黑陶文化"的來源——章丘龍山文化

龍山鎮位於章丘市西部,東連棗園鎮,南接聖井鎮,北鄰党家鎮,西 與濟南市歷城區接壤,龍山鎮歷史悠久,歷史上一直屬於歷城縣,宋朝時就設立了龍山鎮,從宋金至民國,一直是歷城縣東部的重要城鎮。

《典出山西》:哪是中國最早的遺址

編者按山西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三晉大地璀璨的文化瑰寶,黃河新聞網邀請省內文化學者,將散落各處典籍中,有關山西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經收集、整理、精編,...

中美考古學者:探尋早期中國文明

為紀念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考古學科創建七十周年,該校以探索早期中國文明起源和發展為中心議題於10月21日召開了題為「求中」(In Search of Early China Through A...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石峁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

考古學術熱點「最中國」之辯走上北大講壇

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兩位考古學家何努與許宏,日前應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之邀,以「二里頭遺址還是陶寺遺址,誰是『最初的中國』?」為題進行了一場「最中國」之辯。由於「最早中國」表述是目前...

回望2016中國考古

入冬,一場洋洋洒洒的大雪,給石峁遺址蓋了一層灰白的冬衣,使這個原本就很有氣勢的石頭上的王國更顯宏闊。石峁自2011年橫空出世後,一直是考古界關注的焦點,2016年,因為瓮城、內外城牆以及牆體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