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倫:四川考古不僅要關注「蜀」更要關注「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大倫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2日訊(記者 李丹 李慧穎 攝影報導)22日,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成都開幕。

據悉,這是繼2016年5月在鄭州召開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後,又一次國際性學術盛會,近400位中外考古專家、學者出席本次會議,將開展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高大倫在開幕式上發表了《四川(院)考古大數據——巴蜀考古回眸與前瞻》的主題報告。

他說,四川是全國最早開展基建考古工作的省份,也是全國最早開展帝王陵挖掘的省份。

他直言,四川考古工作,不僅要關注「蜀」,更要關注「巴」,「巴文化是川東北地區、嘉陵江地區,現在來看,巴的面積,比蜀還要大很多。

文物資源富集的四川,考古成果全國矚目。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成都北郊發掘的羊子山土台,是距今3000年左右中國同一時期最大的祭台建築。

1986年,三星堆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的發現,讓古蜀文明「一醒驚天下」。

此後,以羅家壩、城壩遺址為代表的對巴文化的考古,以新津寶墩遺址、金沙遺址等為代表的考古發掘對古蜀文明序列的建立,以及城市考古、白酒作坊遺址的發掘,屢有斬獲。

據統計,自1990年以來,四川已有12個考古項目進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列全國前茅。

高大倫認為,四川文物考古在過去十幾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未來將走「巴蜀並重」的考古研究之路,並將致力尋找蜀文化的源頭,目前已有所收穫。

他介紹,四川考古真正獲得全國同行的讚譽,是在1999年以後。

1999年中國考古學會在四川召開了一次大會,就是今天中國考古大會的前身,由此催生了中國考古、四川考古20年的輝煌。

「四川文物非常之豐富多彩,我們也希望提到四川文物的時候,不止有三星堆,有金沙博物館。

」高大倫直言,「我常說,我們考古人,不僅要埋頭往下挖,還要抬頭往上看,山上東西也很多,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搶救。

此外,高大倫尤其提到,考古,人才很重要,不僅是挖的人才,還要培養一批在全國搶手的,在發掘、發現、研究、傳播多項全能的特色人才,「我們充分相信,未來20年,四川考古會邁上更高的學術階梯,走進更寬廣的殿堂,創造更多更輝煌的成就。

本網(平台)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界之風雲際會,共商學科發展未來

以「面向未來的中國考古學、面向世界的中國考古學」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於2016年5月23日在河南鄭州勝利落下帷幕。此次大會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

重慶考古隊出訪俄羅斯開展中俄聯合考古

日前,由重慶市文化委員會組織,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組成的中俄西伯利亞聯合考古工作隊一行9人抵達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將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考古學與民族學研究所,聯合開展對葉尼塞河流域舊石器...

以標識性成果引領巴文化研究新格局

以標識性成果引領巴文化研究新格局——《宣漢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研究》新書發布會及學術研討會舉辦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齊澤垚關鍵詞:巴文化;羅家壩遺址;考古發掘;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