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解(16)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佛告阿難 汝頭今日 何因搖動 阿難言 我見如來 出妙寶光 來我左右 故左右觀 頭自搖動 阿難 汝盼佛光 左右動頭 為汝頭動 為復見動 世尊 我頭自動 而我見性 尚無有止 誰為搖動」所以經過三番五次,阿難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

我們的六種意識心有動有止,而我們的見性不動。

耳目手足都可以動,我們能見的心從來沒有動過,也永遠不會動,如果有動的話,誰都沒有辦法回到自性本心之中,虛空中萬法都在動,風起雲湧鳥飛魚躍,但是虛空從來寂然不動,以此來比喻來觀照,我們的真心法爾如是,所以以頭搖動以眼睛在動,比喻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里,沉沉浮浮輪迴受報,可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從來沒有動過。

眼也動,耳也動,鼻也動,我們的見性不動;人也動,鬼也動,牛也動,馬也動,風吹草也動,這個十法界一切的萬法共一個念,這個念從來沒有動搖,這就是法爾如是。

在佛法里按照分別法來講,把它說為我們的空性、真空,而一切動,對明心見性的人而言呢都是妙有,所以我們在這裡要上升到,阿難知道我的見性沒有動,在他現在的情況之下來講,他這個境界很難把他的見性,說成是人我空還是法我空,還是這兩個空也空,但最起碼在人我空乃至法我空,我們應該明白到人我空、法我空乃至二者皆空,叫三空真如。

「佛言 如是」最起碼他這裡的口頭禪已經正確。

最起碼在這裡,一般的人在這裡把他說為口頭禪是對的,到底是真懂還是假懂,自己來講,還是很難講,但是比過去來講有了進步,因為他種種的說法,一再受到佛的呵斥。

「如是如來 普告大眾 若復眾生 以搖動者 名之為塵 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汝觀阿難 頭自搖動 見無所動」佛在這裡適時地畫龍點睛,以搖動者為塵,以不住者為客,這裡的「客」是表十法界森羅萬象,「搖」是表十法界千變萬化。

我們看十法界花花世界,無非是各種萬法,無非是各種萬達的千變萬化,無非是這兩種現相,都是我們的真心所變現。

那麼把這個總體的變化,來通過阿難頭動見無所動來對號,這是我們通過至近而遠,至彼而廣,至淺而深,如果僅僅是看在阿難一個人這種變化上,那麼這屬於小乘阿羅漢的因緣法則以此擴大到整個虛空法界,這就涉及到大乘因緣法則。

「又汝觀我 手自開合 見無舒捲」,怎麼「舒捲」呢,變成手掌是不是叫舒開啊,變成拳頭叫捲起來,叫「舒捲」,開拳為掌收掌為拳叫「舒捲」。

「云何汝今 以動為身 以動為境 從始洎終 念念生滅 遺失真性 顛倒行事 性心失真 認物為己 輪迴是中 自取流轉」這段是正論,通過阿難頭動通過佛手動,引導阿難和大眾認識到動的是客不是主,動的是塵不是虛空,也就說在我們無始以來我們卻把塵把客當成了虛空當成了主人,這是比喻。

我們把這個能動能生滅的肉團身,這個妄想心,我們六種意識心是不是在動啊,當成了真。

把我們所面對的周邊環境,在不同的生住異滅變化的環境,當成了真正的這個天地,那是一種法執。

把肉團身把妄想心這種生滅當成了我,這就是我執、法我二執。

實際上來講在用這個通教、別教、禪宗這種分別法,把它分別出,有一種如如不動的真心,這是幫助藏教菩薩幫助凡夫破除我執,破除法執,回到我們的自性,這也是佛教人的一個起步,所以《楞嚴經》,它是通過權實並重,藏通別圓這四個次第圓融起來,把我們引導到圓頓大法,所以我們講別教講通教講禪宗的同修就執著在這裡。

這麼怎麼了,佛講的,你怎麼可以以身為境呢?怎麼可以環境為境呢?可是圓教講,真正明心見性了,這個肉團身是不是我?山河大地是不是我?所以往往有人講《楞嚴經》,悲劇就在這裡,或者講到這裡以後後面沒有辦法了,要哭了,哎呀怎麼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是那樣,他沒有辦法了。

你如果後面九卷沒有把握,你前面第一卷你講的全部是錯誤的,你依文解義了。

你如果講前面第一卷有把握的話,後面九卷你全部講對了,全部能講,就是這個道理。

三藏十二部經,你把一個字真正搞懂了,三藏十二部經全部懂,你一個字不懂,哪怕一點一撇一捺一划不懂,你三藏十二部經統統不懂,講出來的都是錯的。

所以佛在第六卷講,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要判別一個老師能不能當我們的師父,你隨便拿一樣東西,有茶杯就拿茶杯,有眼鏡就拿眼鏡,你就問他:師父你那個眼鏡在我們佛法里它是什麼東西啊?你別講世間法,世間法肯定是眼鏡嘛,你問他什麼解釋法。

他說這是眼鏡,我眼睛老花了。

你屁股一拍就走,他不是老師 明白嗎?要麼他眼睛一瞪:眼鏡兒,萬法皆是我就是我嘛。

你講,為什麼它就是我啊?他如果按照師父的《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講清楚的,是師父。

如果講至於為什麼是我嘛,我們就不要管它嘍。

你屁股一拍,開路,他不是老師,假的。

我們要善於找老師啊,這是師父保護我們。

修行人沒有明師指導,他不能成就的,一定要記好,佛法里依法不依人,我們要用各種方法把如來藏的道理滲透到每一塊佛土,所以我們受持《法華經》《楞嚴經》的同修,我們肩上擔子重,我們始終要發這個心,要度化天地萬法一切眾生,誰把這個心發得真實誰得大受用。

凡是到我們道場來掛單的和尚,我們大家知道,我們對他的待遇勝過對自己的弟子,我們這個政策是經得起檢查的,對來道場住的居士,對他們的關心,也是勝過師父的弟子,勝過出家眾。

所以我們把這段經文的文字,我們來過一下。

「云何如今 以動為身」,「以動為身」這個「身」是指我們的法身,「以動」這是指我們地肉身,有生有滅的這個肉身,要搞明白,這就是我執,也就是以這個生死的肉身做為真正的法身真正的我。

「以動為境」以外部生住異滅的種種變化,風啊雲啊雨啊霧啊等等。

太陽轉地球轉,把這些東西都當成真實,這裡的「為境」是破自然外道,認為颳風下雨這是自然的本來的,把它當真了。

這裡的「境」和「身」就是說你怎麼可以以這些東西為真你為法身為自然。

「從始洎終 念念生滅」,「從始洎終」作雙重觀照,就是從這一生,從生到死都在這麼樣執著。

「念念生滅」生滅都在執著有個我,就是因為有個我,他才念念生滅打妄想,就是念念有個外部的自然環境,他才念念打妄想。

「遺失真性」,這個「真性」就是不動的見,見不動。

我在這裡講一二三四五在頭腦沒有想之前,存在的那個一二三四五,在這裡方便說為「真性」,只知道往前面開口講話張而聽話,卻不知道裡面能講能聽那個無形無相的真心,一切由它變現出來的。

「顛倒行事」如果我們的心回到裡面的自性,一回到自性是不是我們當下明白一切的萬法都是我啊,那麼我們現在這個認為萬法中只有一個我其它都是他,是不是「顛倒行事」啊,並不是講我們吃飯就不應該吃飯,就不應該走路,不是講吃飯就是顛倒問題就是看你把吃飯看成是什麼是不是,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再吃飯再走路,顛倒不顛倒啊?明白這個道理以後,還照樣的念阿彌陀佛拜阿彌陀佛是不是啊,你念的是自性佛拜的是自性佛,還是一樣的念。

所以同樣念佛同樣拜佛,天地之別啊。

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天天念佛,天天在罵佛;天天拜佛,天天在打佛。

有人講這是講笑話,這可不是笑話,沒有明心見性,你念的阿彌陀佛是把他當成一個鬼王,當成一個神仙,當成一個救世主,當成一個英雄好漢來念,那是不是罵佛啊?是不是污衊佛誹謗佛啊?那是阿彌陀佛嗎?在你心中他只是一個鬼王而已。

沒有明心見性的人,拜佛的時候跪在拜墊上,有沒有哪一個捧著這個拜墊,拜墊啊我的佛啊,他會不會這樣啊?你是一塊木頭是塊布我要靠你來拜佛,他把頭頂上的那個佛當成佛是不是啊,把腳下的泥巴木頭板子當成什麼了?當成是無情,是不是打佛啊?你跪的那個拜墊是不是佛啊,你說,哦那我不拜拜墊我跪在地下,那地是不是佛啊?你真正知道什麼是佛的話,沒有你拜佛的地方,懂不懂啊?都是佛,早晚功課本前面,你注意看有一段小文字,要拜虛空佛拜法界佛才有功德。

拜佛堂上的佛,有的是沒有罪過,有的還有罪過,你要知道你拜的什麼佛。

你說,好,那大殿塑的佛,我拜的那個佛,你拜這種佛,你是搞迷信。

你懂得虛空也是佛,泥巴瓦塊也是佛,牛馬豬羊也是佛,你叫拜佛。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而傳這些法成千上萬的人在那起鬨。

所以世間出世間第一尊貴就是老師,是不是啊。

有一個好的老師,就能把所有的歪風邪氣扭轉過來。

「性心失真」,「性心」和心性,注意這兩個字在佛經里經常出現,我提醒各位,這兩個字其實是一個意思。

那麼兩個字同時出現的時候來講,我們可以把它來分別解釋一下,「性」可以表體,「心」是表妙用,也可以把「心」解釋為體,把「性」解釋賊妙用,通用的。

那麼如果這兩字只有一個字出現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按照體和用這兩個法理來解釋,要好好把握一下。

也就是把我們真正的真人,把我們真正的智慧德能,我們已經忘記了,本來面目忘記了,把這個假人當成真的了,無量的智慧德能忘記了,把能吃能睡能喝能賺錢能走路就當成是我了。

現代科學都知道我們人的本能,真正發揮還不到千分之四,其實還不到無量分之一,但現代科學它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為什麼,現代科學把它說為就是過分依賴於現代醫學現代科學,在佛法里來講就是「性心失真」,把我們的煩惱習氣當真了。

「認物為己」,在《楞嚴經》中「認物為己」還有個什麼?「認己為物」,這八個字,我們要作為口頭禪,經常提起觀照,所以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一切的萬法都是一個人一個念,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來想一想看,既然都是自己的話,那麼茶杯是不是自己啊,颳風下雨是不是自己啊,我們卻不認為它是自己,它是茶杯它是風它是雨,那是張三那是李四,這是牛這是馬,這是不是叫認己為物啊?那麼現在來講,如果它是物的話,那我們這個身體是不是也是物啊?可是我卻把它認為自己啊!是不是認物為己啊?把認物為己認己為物我們作為口頭禪提起觀照,這就是眾生的悲哀。

如果我們懂得一切的萬法都是自己,都是一個人一個念,你解脫了。

但是千萬不能像那個阿羅漢走火入魔一樣,『這都是我,你們都是我變出來的,我生出來的』,這就是走火入魔。

佛講,成大我慢成外道種。

但是這個念也有大福報,你畢竟心量擴大了。

「輪迴是中」我們就是在這迷惑顛倒中,這一生做人,下一生做牛,再來世做馬乃至變泥巴瓦塊,「輪迴是中」。

這個「是中」就是迷惑顛倒之中,不要理解為六道輪迴之中,六道輪迴是不是我們的迷惑顛倒啊?講話一定要講得徹法源底,講到根子上去。

六道輪迴是不是還是我啊,都是我的迷惑顛倒。

「自取流轉」,至關緊要,「自取流轉」是不是別人逼你流轉的?佛法里上天堂下地獄,成佛成菩薩做牛做馬命自我立。

佛再三申明,佛不度人唯人自度,我們可要搞明白呀!佛只能把道理講給我們聽,我們第一卷到這裡,我們就圓滿。

這個《楞嚴經》贊呢就等於是對整個《楞嚴經》第一卷作一個概括總結,家什一下我們的印象。

本來這個《楞嚴經》《法華經》不存在總結,為什麼不存在總結啊?曾經有些修行人說,師父啊你每講一卷能不能給我們總結一下。

師父說沒有必要,這就是大法,《楞嚴經》每一個字都是總結,每一句話都是總結,你叫師父怎麼總結,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了嗎?你聽一句一個字都能開智慧、成佛,還總結什麼?所以往往我看許多人在總結來總結去,變成了做文字遊戲,點了許多小標題,大標題里小標題,小標題里小小標題……大一二三四小一二三四,最後不夠了,甲乙丙丁什麼……我們一看頭皮就麻了,這樣的經文沒有辦法看下去,完全是在搞花架子。

所以我們看圓瑛大師也好,這個宣化上人也好,他們在講課的時候,已經去除了這些繁瑣的陳規。

這段經文主要是什麼意思,講開了就行。

那麼這段《楞嚴經》後面有個贊偈,這個比較簡單,所以不妨我們在這兒提醒一下,「阿難示墮」,因為這個整個《楞嚴經》呢,就是以阿難作為當機而展開,而且在第一卷尤為突出,後面的還有些人打打岔,怎麼打岔?二十五個菩薩講圓通法門吶,富樓那向佛請法等等。

而且這個第一卷完全是阿難作為當機,叫「示墮」,他來表演,他來跟佛也叫演雙簧,那麼這個「示墮」呢,阿難與摩登伽之遇,到底是第八千次真實示現,還是在第七千次出現這個事兒,我們沒有辦法肯定。

也有的人講好像是阿難把過去的事情重演一下,把它提出來做文章來講,又有的人認為阿難也是大阿羅漢十地菩薩來示現初果羅漢,這些說法來講我們沒有辦法去印證,兩種說法都可以,但是並不重要。

在我們佛法的歷史裡,就是有這麼一回事,能做這樣的認識就好。

「調御垂憐」,「調御」就是調御丈夫,是佛的一個代號。

「垂憐」,「垂」帶有恩賜,以上對下叫垂。

「憐」就是關愛。

「七重證詰破攀緣」,在第一卷里七處征心是主要內容,我們大概地回顧一下。

「七重」第一重征,這個阿難量心在肚子裡是不是啊,佛講如果在肚子裡,你怎麼不先看到你的這個五臟六腑啊,所以以此法來破阿難的妄執。

阿難馬上又靈機一動轉過來,執著心在外,跟猜謎藏一樣。

佛講如果心在外,張三吃飯李四能不能飽,如果心在外是不是應該先看到你自己的五官頭頂,來破除,這第二計。

第三計阿難講,心潛根里,在眼睛球的背後,是不是啊?佛講,如果心在眼睛球背後心應該不應該看到眼睛球,是不是啊,來破除他心不在根里。

第四個,阿難計,叫開眼見明閉眼見暗,這裡呢,佛分了好幾個步驟,首先講你如果是閉眼見暗的話,那佛又問你,你這個心與眼睛對不對,如果對的話,眼睛一閉看到暗是不是在前面吶,那麼在前面的話,那不是心變成了外面,是不是啊,閉眼見暗如果見到的是你的話,那個暗室里的同修啊、桌椅板凳啊都是你的五臟六腑嘍,有沒有這個道理啊,沒有這個道理。

那麼你如果一定要堅持就是這樣見,為什麼見呢,閉眼見暗吶,那就是見到這拐個彎看到裡面,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你閉眼見能夠轉過彎來看到自己的肚子,那好了,那你在開眼見明的時候,他怎麼沒有轉過彎來,再看到自己的眼眉毛啊?第五個轉計呢是講隨所合處,佛強調隨所合處 能合的東西一定要有個體一定要有個相,他怎麼樣也拿不出來。

第六個轉計,又計「在中」,前面一段我們省掉,他講這個中在有情與無情這個中,佛講這個有情和無情如果見二者的話,這個兩個成了敵對怎麼能叫中啊,如果不見的話講中就無從談起,你不見與他沒有關係還談什麼中啊?最後一個計,轉計什麼?無住。

他一切不執著,佛講一切不執著要有個不執著的東西,誰來不執著你給我講出來還是要把這個心給我找出來。

所以這七個轉計我們注意要細心看一看,可以跟人家講故事一樣,有些人不信佛法的,你把這個七處征心隨便講一處兩處,他可能就會對佛法發生興趣。

有一個居士他的父親母親和他的姐姐從來不信佛法的,他回去講了心在內心在外,父母也開始研究佛法了,說佛法還這麼有意思啊。

所以我這裡提示一下我們自己回去呢把我們講過的七處征心,你再研究一下,看一看,會加深理解。

「心目耀金拳」是回顧佛做拿手好戲,一會兒舒拳為掌一會兒收掌為拳,一會兒手放寶光來調動阿難的眼睛和阿難的這個攀緣心,以此開示出能見的是心,而不是眼,以此幫助阿難開悟。

能生滅能動的這個肉團是一個虛空之塵,是三界之客 ,它不是真正的主人。

「真妄同元」在這裡是帶有提前量,在前面第一卷還沒有涉及到「真妄同元」,在後面大概第四卷才涉及到這個問題,這是提前量了。

「決意在當權」,「當權」就可以解釋為當下,「決意決意」拿定主意,明心見性就在於我們當下這個假人,與上面「真妄同元」是互為解釋,要求真嗎,你這個妄當下即是,「決意在當權」。

「權」是因緣和合之法權宜之法,是方便法,也是我們示現的這個假人。

凡夫要想成佛,就在凡夫當下這個肉團下功夫,就在凡夫當下這個妄想心調整心態。

這個開經偈我覺得有必要給大家做一個解釋,我們大家知道這個開經偈是誰寫的啊,是武則天菩薩寫的。

第一句「無上甚深微妙法」,「無上」就是講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這裡不是講第一不是講最高不是講世界第一,而是講一個根本。

十法界一切萬法一個念,心在無法法外無心,無上亦無下無外亦無內,更無前後左右,沒有空沒有有,什麼都不能執著,什麼都是,叫無上。

這是成就我們的無分別心,一樣的道理,「無上」一定就沒有下。

佛法里不可以打折扣,你想想看,如果有上的話他一定就有下,再一個無上的話,什麼是上什麼是下?我們認為是上的時候,美國人認為這是下,是不是?我們站在這個地球上如果從另外一個星球來照相的話,正好我們的腳後跟跟美國人的腳後跟,腳後跟對腳後跟,哪有上下啊?即使在世間法里我們也要開通智慧用智慧來觀照。

萬法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森羅萬象千變萬化都是一個人一個念,這是不是講如來藏啊?是不是叫我們明心見性吶?首先明心見性,然後你才可以下手。

「甚深」在這裡表徹法源底,到底
了。

所以古人講 「自從一讀楞嚴經 不看世間糟糠書」。

讀了《楞嚴經》,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一切的世間的書籍你看它浪費時間,沒有必要,要講嘛隨手拈來,你就能講得出來。

從總體上從根本上把握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叫「甚深」。

所以《楞嚴經》被稱為降魔杵、照妖鏡、試金石,你這個人怎麼樣,你這個法對不對,用《楞嚴經》一對照就知道,你有沒有講清一心三藏這個道理,講清一心三藏叫人幾句話當下開悟。

所以這個「無上」這個「甚深」與前面的「首楞嚴」與「大佛頂」來對應起來觀照。

「微妙法」與「法華經」對照起來觀照,《妙法蓮華經》妙在哪裡,就是妙在一朵妙蓮華,大道至簡真理至易,就是一朵妙蓮華。

蓮華二字說盡了宇宙人生本來面目,我們師父在開課的第一天就從三種角度來理解這個蓮華,講盡了宇宙萬法。

諸佛菩薩身坐蓮華座腳踩蓮華台,蓮華在十法界並不是最好看的華,玫瑰華牡丹華都比它好看,桂華比它香,所以為什麼不叫「妙法桂華經」?為什麼不腳踩桃華台啊?,因為蓮華蓮華它有特定的法理法義,它有特定的妙用。

「微」就「微」在粗心大意的人他看不懂,一定要小心翼翼,你才能體會出其中的法味,叫「微」。

如果你一看就懂一聽就明白,還用佛來傳法幹什麼?佛花了四十一年的時間,講許多小法就等於敲鑼打鼓,大家來看戲啊來看戲啊,到最後講《法華經》才正式開場,以前四十一年講經說法都叫敲邊鼓。

所以這個「微」體會出大法唯智能入唯智乃知,我們如果以浮躁的心態,你不能入道,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能沉得住氣的人。

所以你們注意看,那個走路一步一步沉沉穩穩的人,這種人必然大有作為。

那個走路慌慌張張東倒西歪的,這些人干任何事都不能成就,他沒有定力。

有智慧有定力就善於觀察那些微妙之境,越是難信難解之法,我們越要認真地細心地觀照。

「百千萬劫難遭遇」,這是佛在《妙法蓮華經》所講,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百千萬億億億億億年,想聽《法華經》之名都不可得,佛還在講,能夠受持《法華經》的人,在過去十萬億佛法中積累了善根福德,十萬億佛法呀!所以我們今天從天南海北,能夠趕來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你就要知道自己是什麼來歷。

所以我們對於有些同修他不能受持,我們也不要感到奇怪,各人根機不一樣。

佛當年來講《法華經》還有五千人退席,沒有什麼好奇怪,但這些人我們要帶有慈悲心關愛心,勸他們來聽這樣的大法,他就是前世一點也沒有修,他今天來聽《法華經》《楞嚴經》跟我們一起大成就,這叫「早晚上床一起天亮」,這是真的。

你如果今生不開來聽的話,你來世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不能遇到法,遇到法,還能不能遇到法華楞嚴,《楞嚴經》也是《妙法蓮華王》,大家知道嗎,是一部經,我們要非常非常珍惜啊。

天大的福報,你要不要。

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現在全世界有幾個地方在講《法華經》在講《楞嚴經》,我們要非常非常珍惜這個福報啊!「我今見聞得受持」,這是講聽聞《法華經》當下的成就,「我今」當下即見即聞,聞必有慧。

「得」就是成就,「受」就是認可,「持」就是堅持。

佛法里的名相概念不可以打折扣,這個「持」對一個明心見性,明白了法華三昧楞嚴大定的人,他時時事事處處念念都在道中,他知道萬法都是一人一念之所變現,這才叫「持」,堅持。

所以佛法里的一些名相概念被世間法濫用以後,已經變質變味,『你給我堅持一天,你給我堅持兩分鐘,你給我堅持幾天』,這不叫堅持,這叫糊弄叫糊鬼,所以佛法被世間法濫用以後,對於開示真正的法理法義,造成了巨大的障礙,現在為什麼許多人講法依文解字,用世間凡夫的心態,用世間的邏輯推理來解釋不可思議的佛法,就是因為許多佛法的名相概念被世間法濫用,比如「常」,這個「常」就是時時事事處處念念在道,到了世間法的常呢,你隔三差五回家看看叫常,這不叫常,是不是?這叫懶散。

佛法里的名相概念不可以打折扣,可是現在統統被打折扣,他用世間人的心態來理解佛法,所以「我今 我今」就是抓住當下這一念,「見聞 見聞」聞必有慧,明白這個道理,「得受持 得受持」就成就了我的法華三昧首楞嚴大定,這個堅持與定力是一個概念,時時事事處處念念在道,這是不是三昧呀,這叫「持」。

我們要恢復這個古漢語的本來面目,恢復傳統佛法的名相概念的本來面目。

「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願」很好玩,古體字左邊一個原,右邊一個頁,是不是?原是不是表本啊?左邊是不是表根本吶,右邊是不是表方便吶,「原頁 原頁」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經已經不是原來的頁,是不是?通過我們現在經書這頁、頁、頁、頁,我們智慧能不能看到原來的頁啊?這就是表明心見性。

搞改革以後的那個願字是上面一個原下面一個心是不是,還是一個意思。

以我現在的妄想心見到我原來的真心,這就是《阿彌陀經》「即已食時 還到本國」,以吃飯打比喻,吃到甜食嘴巴當下是不是甜的,吃到鹹食嘴巴是不是咸嘴巴,吃到那個什麼臭豆腐是不是臭嘴巴?這就是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了嗎?比喻我當下這個妄想心見到了我的真心,你現在就成佛。

妄想心往生到真心,就叫往生,而不是斷氣以後變成骨灰了是往生,那是邪解如來義。

諸佛都是講活著的時候成佛,了生脫死,沒有哪一個講臨死的時候你們來給我助念送往生。

好好一部《阿彌陀經》被別人解釋成了歪魔邪說。

自古以來,《阿彌陀經》是法華秘髓,這個秘髓要用智慧來開發,而不是依文解字。

所以幾千年以來,念佛人多如牛毛往生者鳳毛麟角,因為他不是講的《佛說阿彌陀經》,他是胡說阿彌陀經,要明白這個道理!《阿彌陀經》里許多地方講到這個願,發願往生,已發願已往生,今發願今往生,當發願當往生,都是講當下明白道理當下成佛,就是印光大師所講「聞即往生」就是發願往生,他有沒有講已發願者經過三年念佛四年拜佛今往生?今發願者經過三年拜懺四年開光當往生?當發願者經過三年持戒五年布施噹噹噹噹往生?有沒有?師父講這部經,有《法華經》有《楞嚴經》作為理論根據,讀懂了《阿彌陀經》讀懂了阿彌陀佛,當下成佛當下往生,不是等你快斷氣的時候才來往生,那個時候往生做個大鬼,還把它當真。

我們是往生以後去死,不是死了以後往生,要搞明白!如果離開了《法華經》《楞嚴經》,你單講《阿彌陀經》可能顯得你有點強詞奪理,幸虧這幾部經都是同一個強調,所以「願解 願解」,「願解」是什麼東西啊,「願解」就是如來真實義,可有些人怎麼解,啊我願意想來了解如來真實義是什麼,這叫依文解字。

我們講了,中國漢字這種結構型的象形字,是諸佛如來對我們中華民族的這種文化特點情有獨鍾,他有備而來,他就知道將來的佛法的正法一定是在中國,所以少說五六千年之前,就創造了中國特有的文字,要不然佛出世之前非要在第四層天要觀察四千年幹什麼,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哪一步不在佛的掌控之中?誰把這個道理想明白了,誰得大自在。

這個「願解如來真實義」,「解」就是開智慧了。

怎麼叫「如來」啊,妄想心見到了真心,是不是「來」見到了「如」啊?原來的心是不是就是如啊,我現在這個心是不是就是來啊,「願解如來」,這個「真實義」明白了嗎?啊原來如此啊,法爾如是啊!我就是如來啊,這個茶杯蓋就是如來呀,你也是如來呀,大家都是一個如,所有的來都是一個如,一個如變出來的,要成佛要了生脫死就是這麼簡單吶,你懂得了如來你就是如來呀,問題是你懂不懂啊。

《楞嚴經》《法華經》是貫通於一切法門,不管你是凈土宗禪宗相宗什麼什麼宗,都必須把《法華經》《楞嚴經》讀懂,為什麼?因為每一部經前面都有個「如是我聞」,因為「如是我聞」就是講如來,因為《法華經》《楞嚴經》就是講「如是我聞」。

我們考大學可以考物理系化學係數學系,考每一個系的考的內容都有區別,但是所有的系都必須考語文,你離開了語文你數學一加一等於二你都開不得口。

所以一切的修行從悟門而起,然後進入修證,如來藏就是公共課就是基礎課就是語文課,離開了語文什麼學問都不要談,所以祖師大德講,如果不懂法華楞嚴,三藏十二部經一切法門可以一筆勾銷,因為古今中外很少有人這種狂呼亂叫,所以師父不得不狂呼亂叫,要不然我們都會蒙在鼓裡。

我們的責任就是挽救如來家業。

好,大家明白這四句偈是不是很開心啊?現在我們來研究第二卷。

「爾時阿難 及諸大眾 聞佛示誨 身心泰然」,「泰然 泰然」心安
身就安——「身心泰然」,所以明白了在我們六種意識心後面還有我們的見性還有我們的真人 知道了我們還有來世,跟大家講啊,吃了一個定心丸。

當我們知道有來世的時候 比起那個不知道有來世不相信有來世的人,在臨死的時候,他心態一樣不一樣?知道有個來世,就做個鬼做個畜生,都還有一個來世啊,後面什麼也沒有的人他是不是心境一片恐懼啊,有些人他還很安詳,那是裝出來的,他在一種邏輯推理,反正又不是我一個人死大家都要死,人家能死那我難道就不能死?他用這種心態來安慰自己,是麻醉劑。

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他首先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對死亡的恐懼,何況這些修行人他們本身就在行善積德,真正明白了。

把假人和真人分開,就等於這個時候雖然還沒有修沒有證,他已經吃了定心丸。

當一個明白了真理的人,他的這種心態是凡夫沒有辦法理解的,但有的人他不一定講得清楚,可是他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解脫了,在佛法里叫解脫知見,他一絲一毫都不懷疑。

一個真正明白自己解脫的人,一個真正明心見性的人,他會欣喜若狂,過去形容那些開悟的人,怎麼了,有的是打嘴巴,噼吧打左右開弓,我混帳我不是人,我吃了千辛萬苦以為怎麼樣長怎麼樣短,原來成佛就這麼簡單吶,我怎麼這麼愚痴啊,人家這麼樣勸我,我還懷疑人家還誹謗人家,是不是他感到自己也對不起自己 也對不起別人啊,原來成佛就這麼簡單,佛也是講啊成佛最簡單吶,馬上第四卷就要講了,易如反掌,何況明心見性算什麼東西!兩分鐘你就明心見性,一句話你就明心見性,當然要根據各人根機不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越是真理越簡單,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就是如來藏,就是如是我聞,就是阿彌陀佛。

《法華經》《楞嚴經》就是講什麼是阿彌陀佛,這是不是最圓滿的凈土啊?當下成就的凈土,我們凈土宗的祖師印光大師是不是講「法華奧典 妙冠群經 聞即往生 位齊等覺」,等覺菩薩呀,明心見性初信位的菩薩就能明心見性,與等覺菩薩相差五十多個位次,明心見性算什麼啊!如果一個人講明心見性的,會一大堆人來攻擊你來誹謗你,你算老幾啊,你到明心見性啊。

印光大師講,把法華奧典聽懂了就是等覺菩薩。

我們不是修凈土嗎,我們的祖師就是這樣講的,難道你不走近路要走遠路?一念叫你成就你卻願意無量劫成 就,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你只要聽到這個問題,當下「身心泰然」,這個泰然的境界有高有低,最低保障線不落三惡道——初果羅漢,最高地上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不封頂。

《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就是這麼講的 印光大師就是這麼講的,這是我們救命的法寶啊,救我們無量劫的輪迴之苦,我們要懂得感恩。

「念無始來 失卻本心 妄認緣塵 分別影事」,這裡的「念」是回顧,「無始 無始」沒有開始,所以我們往往講,你即使能夠見道,能夠不落三惡道,能正得初果羅漢,初信位的菩薩你這個功德受用比你成圓滿之佛要大無量倍,有人感到奇怪,初果羅漢算老幾啊怎麼跟成佛相比啊?師父講這個法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我們從無始劫以來證到阿羅漢這個時間有沒有量啊,沒有量啊!那我們從初果羅漢到成究竟圓滿之佛有沒有量啊,有量!那麼有量再大再大再大即使寫滿了天空,多少多少量,只要停止了他就是個小不點兒,因為它是有量跟無量相比就是小不點兒。

所以當我們明心見性,知道自己已經解脫不落三惡道,這個功德受用這個感慨是不是比成佛還要快樂無量倍?不管多長,我們從現在開始到成佛已經是指日可待,特別是讀懂了《法華經》那更是指日可待,只有明白了十法界一切的地萬法都是一個念,這才叫念佛。

怎麼叫念佛,什麼叫念佛,我這一念就是佛,我這一念就是無量佛,這叫念佛,動不動,不是嘴巴念也不是攀緣心在念,攀緣心在念『我要成佛』,佛法里叫方便菩提心,我要往生極樂世界,叫方便菩提心,明白了阿彌陀佛就是我,極樂世界就在我心中,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沒有哪一法不是極樂世界。

這叫什麼念佛?叫念自性佛,這叫究竟菩提心,叫真實菩提心,就叫真實義,你以為怎麼樣啊。

「妄認緣塵 分別影事」說盡了十法界一切的萬法,什麼「緣塵」啊,執著於這六根是我,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是我,執著於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是器世界,我這個六根為能緣,外六塵為所緣,能緣攀所緣造成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種意識心叫所緣緣,也叫增上緣。

這叫「妄認緣塵」,說盡了萬法,「分別影事」種種的妄想分別,就跟我們走路的影子一樣, 那個影子真實不真實啊,你不能把影子當成是我啊是不是,可是我們這個肉團身是不是我們的影子啊?你執著的時候就是影子,當你明白了是影子的時候,他當下是不是影子啦,當下就是真的,圓頓大法即在此。

所以我們還自以為怎麼樣,我們是不是天天在做夢啊,天天在做影子,把影子當成真實,就和那猴子撈月亮一樣是不是啊,在井底看到月亮,啊不好啦不好啦,月亮掉到井裡頭了,但是撈撈撈後來撈了半天撈不到,一隻猴子回頭一看,月亮還在天上呢。

回頭一看是不是表明心見性了,所以明白一心三藏的人,他即使講天文地理唐詩宋詞統統能講成《妙法蓮華經》,是不是,牛屎狗糞都能講成《妙法蓮華經》,你說妙不妙啊,妙啊。

那我們吃大米白面能不能講成如來藏?對一個明心見性的人,沒有哪一法不是如來藏,我們以此來檢驗你自己,明白了沒有,隨便拿出一樣東西,這是什麼東西你給我解釋它的來龍去脈,這樣下來是不是成佛太簡單了,所以想到這樣是不是感到慚愧萬分吶,同時也感到法喜,幸虧明白了,原來《法華經》《楞嚴經》還這麼妙,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我們修行人做個老實人,在真理面前,我們敢於低頭,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證錯誤,因為有來世,對我們自己法身慧命要負責,對如來家業要負責,師父就是這樣的人,師父沒出家就在破我執,你們想不想聽師父怎麼樣破我執啊,師父有次騎自行車發現一個人連續三次追上來在前面向他臉上吐口水,吐到第三次,第一次第二次師父根本都沒往心裡去,吐了第三次來講呢,師父停下來了,首先跟他合掌:阿彌陀佛,在上風吐口水能不能當心一點吶?師父不是生煩惱,他要是吐到別人身上別人可能要揍他的嘴巴的。

他眼睛一瞪,哦你還知道,那你怎麼向我臉上吐口水啊?師父猛然想起來,可能在上風吐了一次口水,然後師父馬上說謝謝你的指教,他還搞得不好意思了,這是不是破除我執啊,這第一。

第二,師父沒有出家之前,師父已經跟他的怨親債主分手,回到老家,單位照顧他一間正房一間廚房,一間正房有大門有房門還有廚房門,三個門,師父外出從來不鎖門,這就是師父的特點,哪個願意來哪個就來,人來人住狗來狗住,這是第二個破我執。

第三個破我執,師父連續修行六年苦行,吃的是豆渣、麥麩、毛芋頭,可是師父把錢拿出來放生,到街上撿爛菜葉在垃圾堆撿爛菜葉,第一次撿爛菜葉,師父心裡鬥爭多激烈啊:我這個人今天也到了這步田地了。

看到沒人的時候再撿菜葉,比做賊心裡還慌,這說明是我執啊,人家看到,哎呀你現在撿爛菜葉回去吃了,是不是,儘管這樣,還是給人家發現了秘密,趁師父不在的時候「抄家」,看師父吃的東西怎麼樣怎麼樣。

一回去以後,街道委員長書記說趕快寫一個報告,我給你報什麼,叫基保,說你所有的東西我已經掌握得一清二楚,結果呢,他們自己強行給師父搞了個基保,其實他哪知道師父的秘密啊。

所以我們一個明白自己解脫的人,他非常快樂,面對諷刺、挖苦、打罵,哪怕是枷鎖上身,哪怕是在勞改里,他都自在快樂:這下好好閉關,這下好好念佛,甚至可以求往生。

這樣的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上他不會有任何理由來生任何煩惱,但是除了這個眾生不爭氣,他要生煩惱,佛菩薩煩惱最大我告訴你,誰都沒有佛菩薩煩惱大,他就是急在大眾不爭氣。

但這種煩惱,在佛法里叫「爾焰」,是智慧是功德,要明白這個道理。

「今日開悟 如失乳兒 忽遇慈母」,我們檢點一下我們心態,我們一旦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時候,你對這個大你對師父,你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所以「如失乳兒 忽遇慈母」你們能感受到嗎?因為師父給了你們法身慧命,父母只能生你一個肉團,師父給你們法身慧命,父母只能對你這一輩子負責任乃至只能負責到十八歲,師父負責你們生生世世叫你永遠地了脫,也不是世間的師傅可比,時間的師傅教給你手藝謀生,師父教給你們了
生脫死成佛,誰把這些心發起來誰得大成就,所以我們發了這個心是成就師父還是成就了我們自己啊,成就了我們自己啊,我們要知恩報恩。

你再報,師父能吃得了多少,穿得了多少,你報來報去報在如來家業,報在你自己,明白嗎?「合掌禮佛」這是情不自禁合起掌來了,有時合掌他情不自禁是不是,還不知道怎麼掌就合起來了,這就叫自性流露。

「願聞如來 顯出身心 真妄虛實 現前生滅與不生滅 二發明性」雖然心暗身暗,但是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下意識,懂不懂啊,但是在這個妄想心粗心裡,他還不明究理,我們往往不是不是出現這種狀況,我就相信我就怎麼,但是我講不清這個道理,這是不是我們修行常見的一種心態啊,師父啊我都懂我就講不出來理不清,就這種情況。

所以這段經文就是講這個意思,願這個如來再詳細地明明白白地,我們這個到底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想心,什麼是肉團身,什麼是所謂的法身,什麼叫有生有滅,什麼叫不生不滅,我能明白如來藏的道理,這個是不是很簡單吶,我在這裡講話聲音是不是生滅法,前面的過去了就滅了,後面出來就生了,再後面的出來的時候,前面又滅了。

可是在我沒有想沒有講之前在不在我心裡,它有沒有任何形相?那就是不生不滅,,這個明白了嗎?拳頭變成了手掌,看上去拳頭滅了手掌生了,明心見性之人拳頭變現了手掌,手掌生了沒有啊?它當下還是拳頭,生了沒有?拳頭滅了沒有啊,手掌當下還是拳頭,所以生滅法與不生滅法(拿手好戲)一下就明白了,是不是啊,叫打比方吶。

所以佛講,講法要善於打比方。

你看生滅與不生滅通過拿手好戲是不是也講出來了,通過這個講話一下是不是認識到了。

那麼我們不生滅的東西,眼看手掌心看拳,心裡沒有想之前那個一二三四就在,它既然不生滅既然無形無相,那跟張三的那個不生滅,跟李四的那個不生滅,能不能把它分開啊?所以所有的生生滅滅的形相,都是共一個不生不滅的心。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當下一念,明心見性成大菩薩。

佛當年在世就是這麼樣度化眾生,一個道理一講,修行人跪在那裡,好,成佛了,解脫了,就這麼簡單,並沒有講,雖然明白了以後,你給我老老實實地布施一萬塊,再去放生三千八百,然後再去參加拜懺八年,然後我再看看你能不能成佛,有沒有這樣吶?都沒有啊,這些都是節外生枝。

「時波斯匿王 起立白佛 我昔未承 諸佛誨敕 見迦旃延 毗羅胝子 咸言此身 死後斷滅 名為涅槃 我雖值佛 今猶狐疑 云何發揮 證知此心 不生滅地」,這個「波斯匿王」是佛當年的在家弟子,我們上次已經解釋過了,他叫「波斯」,解釋成漢語叫月光,他是在沒有聽到佛的教導的時候,他遇到了外道,我們再強調一下外道,他也是行善積德的修行人,與世間法講的外道不是一回事,世間法講的外道是強盜土匪壞人壞事,佛門講的外道是修行不究竟,但是不是壞人,是好人。

這個「迦旃延」這個外道,翻譯成漢語叫牛領外道,牛領外道是六師外道中的一種,這種外道一般的是講牛領,就是講修苦行,吃青草吃爛水果,不吃五穀,是這樣修苦行的外道,過得像牛媽豬一樣的苦日子。

這個「毗羅胝子」這個外道解釋成漢語叫不做胝子,不做胝子就是執著於一種斷滅空,什麼事也不做。

前者是六師外道中的第五種,後者是六師外道中的第三種。

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這六師外道是形成了一定的氣氛,隊伍比較龐大一點,這兩種外道他有共同的執著,說眾生都是自在天天王所造出來的,就是我們過去人家講神話,說捏泥巴人造眾生,他執著這種邪說,這是一個,第二個,他執著這個苦與樂,無因無果現在無因未來無果,皆以斷滅空作為修行宗旨,所以死後斷滅為涅槃。

當然他這個斷滅空來講,也還是有一種有為涅槃,他並有講斷滅這個人心是斷滅這個人身,如果斷滅了人心的話,他就不會修行了是不是啊,他不是那種認為人死了什麼也沒有,他認為死了以後就歸入那種空性,外道叫暝諦,還是有的。

好請大家合掌:願以此功德 普及與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阿彌陀佛,感恩大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阿難受記,再次認識我們是誰

編前語:可能在沒有讀過《法華經》的人中,有90%以上會認為,佛是這一生才成佛,他出生在印度,棄王位出家修行,歷經苦修證到佛果。關於這個,我們已在前面的<化城喻品>中有過分享,他講自己已成佛的時...

佛的兒子如何成佛的(專治不服)

編前語:祖師大德歷來講——無修無證,不立階梯,一步登天。這是什麼法門?有這等便宜事嗎?而且這樣的講法,自古以來太多太多。有幾個人去當真?僅僅是作為口頭禪而已。今天,就以釋迦牟尼佛的兒子——羅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