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疆考古異彩紛呈之古樓蘭交通與古代人類村落遺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樓蘭交通與古代人類村落遺蹟

調查中發現一處「雙河」遺址

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羅布泊地區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學考察」於2014年正式啟動。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了其中的《新疆古樓蘭交通與古代人類村落遺蹟調查》子項目。

經驗豐富的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吳勇參加了連續三年的調查活動。

樓蘭古城位於若羌縣羅布泊鎮西北約81.5公里、塔里木盆地東緣的羅布泊盆地西北。

羅布泊盆地一般泛稱羅布泊窪地,東抵北山,南達阿爾金山北麓,西鄰塔里木盆地,北至庫魯塔格山脈,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

獨特的自然環境使其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

考古與文獻資料顯示,羅布泊區域人類活動歷史比較悠久。

距今4000年左右,就存在著較大規模的從事畜牧經濟活動的人群,西漢初年,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國所在地。

公元前77年,更名為鄯善,遷都泥城,位於今若羌縣附近。

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漢,漢設西域都護府,鄯善屬西域都護府管轄。

東漢至魏時期為西域長史所在地。

公元4世紀左右廢棄。

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先後有俄國的普爾熱瓦爾斯基、克茲洛夫,瑞典的斯文·赫定、貝格曼,英國的斯坦因,日本的橘瑞超等外國探險家和中國學者黃文弼、陳宗器到羅布泊地區進行過探險和考察。

新中國成立後,蘇聯學者西尼村、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新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羅布泊考察隊等先後在該區域分別進行了地理地質、文物考古等方面的調查與研究。

羅布泊、樓蘭可謂是有著輝煌歷史和傳奇故事的地方。

吳勇大致介紹了這兩年在羅布泊的考察收穫。

吳勇說,樓蘭確實是新疆地區早期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雖然歷經1500餘年的自然和人為破壞,但地表殘留的遺蹟、遺物還是比較豐富的,其中既有古城、寺院、民居、烽燧、墓地等社會類遺存,也有耕地、河渠、林帶等生產類遺存。

「張幣千人丞印」

在2015年的調查中,發現了「張幣千人丞印」,該印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在以往百餘年的樓蘭探險和科考歷史中,尚未見到有印章發現的資料。

該發現填補了樓蘭探查史上的一項空白。

據研究初步推斷該印是一枚魏晉時期的官印,屬於西域長史營下的一位中下級軍官,秩在三百石左右。

此印的發現進一步完善了西域長史職官制度體系,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為我們了解魏晉時期職官制度中的印章制度等提供了佐證。

吳勇說,2016年的考查區域位於樓蘭古城南部。

在涉及的18個區塊中,他們新發現了一處遺址,並將其命名為「雙河」遺址。

該遺址位於一條古河床西岸台地上。

遺址面積約200平方米,可見陶、銅、鐵、石、玻璃等器物。

另外還發現馬牙等動物骨骼以及部分煉渣。

在採集的遺物中石器所占比重較大,銅、鐵、玻璃器等較少。

在遺蹟附近、古河床兩岸台地上,隨處可見陶器殘片等遺物,這對於我們深入了解、研究羅布泊地區人類活動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吳勇說,通過2014~2016年三個年度的調查,他們對樓蘭地區的人文與自然遺產分布概況、保存現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根據現有遺存及遺物特徵初步判斷,該地區曾經有過兩次規模較大的人類活動。

一次可能距今4000年左右;另一次可能在距今2000年至1600年左右的漢晉時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耗時9個月 蕪湖鳳凰嘴遺址見真容

7月22日,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記者從省考古研究所獲悉,蕪湖鳳凰嘴遺址考古發掘日前結束。本次搶救性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根據最初採集到的陶器類文物標本初步判斷,遺址主體時代為春秋中晚期—戰國早期。

什麼是考古學?

一、「考古」一詞的來源「考古」這一詞,在漢語裡出現很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滱水》中有「望都縣在南,今此城南對盧奴故城,自外無城以應之,考古知今,事義全為」的記述,「考古」一詞自此始。在北宋呂大...

「川滇通道」歷史上溯至4600年前

記者昨天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新發現的四川鹽源皈家堡遺址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填補了鹽源盆地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空白。這些遺蹟的出土,將川西南地區歷史上溯到距今至少4600年。「這是目前川西南地...

新疆達勒特古城 出土豐富遺物

記者從新疆達勒特古城遺址考古項目上了解到,考古人員在內城、外城遺址發掘中取得諸多新發現,出土遺物中既有來自中原地區的瓷器,也有來自海邊的貝殼,還有來自中亞或西亞的青金石、琥珀等,證實了在遼-元時...

羅布泊發現古城 考古專家推測為樓蘭國都城

古詩云: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是西域古國名,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樓蘭位於東經89°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