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再現」近三千年前周原 堪稱「世界城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寶雞11月29日(記者馮國、鞏軍)記者從我國首座國際化考古研究機構——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成開放舉辦的學術研計會上獲悉,代商而建的周人在三千年前把大批商遺民遷移到其發祥地,經二三百年持續發展在周原形成了「聚邑成都、兩系一體」的大型都市,其規模在當時堪稱「世界城市」。

世界範圍內人類由石器時代發展到鐵器時代之間,通常有一個青銅時代來過渡,從而為人類留下了豐富的青銅文明。

尤其重要的是,青銅時代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中國文明,重點是商周時期,其中周人發祥地——陝西周原遺址的考古、研究與保護遂成為世界性學術,一直牽引著世人的目光。

近年來一直著力於周原考古的北京大學教授雷興山說,幾十年的周原考古與研究發現,周人滅商後曾遷移大批商遺民來周原居住,在共同生產生活中把周原的都市發展起來。

從規模來看,到西周中晚期時,周原的城市規模已近30平方公里,其北擁有迄今最大規模的墓地,其最東邊也有南方來人群的墓地,作坊、居址與墓葬等功能分區十分明顯,而其規模從全球同期城市來看最大,堪稱「世界城市」。

實際上,周人滅商後遷移商遺民的證據在文獻和考古方面都得到證明。

專家認為,此前周原一直出土擁有族徽的青銅器,一般認為這是商人或商遺民的標誌,譬如微氏家族就以青銅窖藏聞名遐邇。

近年來的考古研究進而發現,商遺民的墓地與周系人群的墓地多數存在著明顯分區,譬如姚家墓地的北區為周系人群,其墓葬規格明顯高於南區商遺民,其青銅器、玉器、毀兵和棺槨等明顯比南區商遺民墓葬的陶器等貴重一些,而南區商遺民的腰坑、殉狗、殉人等則在北區周人墓葬中不會存在。

商遺民為何擁有與周人分區而葬的地位?專家表示,主要原因在於遷移來的商人主要是富貴家族或手工業者,在當時都屬於戰略性資源,其擁有的技術堪稱當時的高新科技,對於青銅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初步統計,周原遺址已出土各類文物38000餘件,其中鼎、簋、鬲、觥、尊、盤、豆、罐等青銅器物3000多件,商周青銅器1000多件,各類陶器1萬餘件,西周甲骨2萬多片,有字甲骨290多片約900多字,堪稱青銅文明的字典。

為進一步研究和弘揚周原文化遺產價值,經3年建成的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日前正式開放,將為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展開多元視角的研究提供國際化平台。

陝西寶雞周原博物館館長張亞煒說,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位於扶風縣法門鎮召陳村,其開放吸引了夏商周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等來自全國和海外的著名考古專家和各類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周原博物館已簽訂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周原遺址是西周時期周朝的都邑聚落之一,是西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遺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築面積10500平方米,總投資7255萬元,是一個集文物資料整理、標本安全保管、科研、教學、展覽、公共文化普及等功能於一體研究基地。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扶風姚家西周墓地考古發現大量珍貴文物

記者今天從陝西省文物局獲悉,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去年11月至今年12月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周原博物館組成考古隊,對位於陝西省扶風縣的周原遺址東部邊緣的姚家墓地進行了考古...

講座整理:大周原考古記

5月7日下午,由北京大學文物愛好者協會主辦的「中華文明探源與上古史重建系列講座」第四講「大周原考古記」在二教410成功舉辦。本次講座由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雷興山主講,主持人為活動負責人考古文博學院1...

考古聖地——周原

周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是考古學家的聖地。周原遺址,用一種廢墟的方式蟄伏著一個民族古老文明,涌動著一個東方古國的殷殷血脈。青銅、玉器、甲骨……印記著一個農業民族興衰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民族生命意...

找到3000年前周王室居住地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周原考古隊2016年在曾經出土甲骨的四合院建築東側,新發現了一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專家認為,新建築貫穿西周的使用時間表明,其與此前發現社石的院落和出土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