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合肥早知道:安徽太和「攜子抱孫墓」其中一主人或是大內侍衛 官居五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先後共發掘5座古墓

3月22日,記者從太和縣文物所獲悉,此前在倪邱鎮中心校建築工地發掘的一處古墓葬又有新發現。

此前,倪邱中心校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發現一處古墓葬。

得知情況後,太和縣文物部門第一時間組織專家趕赴現場,對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

自3月11日發現該處墓葬以來,太和縣組織專業人員24小時密切關注發掘進展。

起初,在連續3天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現場共發現古墓葬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單棺墓1座。

據介紹,單棺墓是施工人員最早發現的古墓,但由於墓室進水嚴重,棺木受到嚴重毀壞,已很難看出墓葬的原樣。

而與之相距10多米的兩座夫妻墓保存相對完好。

太和縣文物所負責人金亞東介紹,根據現場情況來看,最西邊第一座被施工現場破壞掉,第二座是部分發掘,第三座、第四座是我們正規的發掘,主要的出土器物也就在第三座第四座墓葬。

金亞東介紹,按照清代墓葬習俗,此次發掘的墓葬應為「攜子抱孫墓」,根據初步判斷,這座古墓後應還有其他墓葬。

按已發掘的墓葬寬度來看,其後應還有並列的墓。

近日,考古人員在持續細緻地發掘過程中,又發現兩座單棺墓葬,均為南北走向的土坑墓。

初步判斷墓葬為清道光年間墓主或為大內侍衛

據考古人員介紹,這幾處墓葬按照時間早晚有序排列,應為一處家族墓地。

主墓開口距地面1.5米左右,單個墓室大致呈南北走向,兩個墓室大小、形制結構基本一致,推測為夫妻同墳異穴合葬墓,年代應為清朝道光年間墓葬。

目前,此次搶救性考古共發掘出土玉劍彘、玉戒指、玉扳指、銅手鐲、水晶扣、雞心牌、帽頂、銅錢等文物200餘件(套),數量之多、類別之廣,在太和縣考古歷史上尚屬首次。

更為重要的是,在其中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象徵清代官員等級的頂戴,其官階為五品,但考古人員並未在墓葬中發現安插花翎的翎管。

據當地村民介紹,清代時,當地曾出過一位武舉人,是皇宮中的侍衛,官居五品。

據太和縣文物管理所考古員鮑建鵬介紹,在清代,漢人要想成為宮廷侍衛必須通過武舉選拔。

其中,一等侍衛官居三品,二等侍衛官居四品,三等侍衛官居五品。

與文官不同的是,清代文官擁有頂戴花翎,表明自己的品階,而大內侍衛只有頂戴,沒有花翎。

此外,考古人員在該墓葬中發現的扳指等其他陪葬文物,說明墓主人能夠彎弓射箭,也初步佐證了墓室主人的武官身份。

據了解,目前,太和縣文物管理所和倪邱鎮政府,已向當地可能是該墓主人的後代徵集家譜,以進一步推測印證考古發現。

墓葬附近可能曾是唐宋時期居民聚居區

在此次考古發掘中,除發現5座古墓外,還有一個重大發現,即倪邱中學可能是唐宋時期的一處遺址。

據報導,此次發現的3座古墓位於地面以下4米左右,而在地面以下2米左右的位置,發現許多青磚青瓦。

鮑建鵬介紹,這些青磚青瓦中,一部分屬於漢代的瓦當,更多的是唐宋時期的磚瓦、瓷片等,說明唐宋時期這裡應該是一片居民聚居區,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戰亂、朝代更迭、黃河大水等,後被泥沙掩埋形成了一個文化層。

據介紹,七八十年前,倪邱中學所在的位置是一處古廟,名為「東大寺」。

後來寺廟倒塌,建國後政府在此修建了學校。

太和縣文廣新局副局長蔣大偉說,下一步,文物部門將對這些出土器物進行整理鑑定、分類存放,以確保這些器物的延續和利用。

同時,結合博物館建設對已經出土的文物進行整理,免費向市民展出,也讓全社會形成一個愛護文物、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歷史文化保護氛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洛南考古發掘春秋戰國墓葬群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在對洛南西寺墓葬群附一處墓葬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初步探明有8座墓葬。其中最大一座墓葬為單槨單棺墓葬,且槨棺保存完好。考古專家表示,這在省內極為罕見,現場同時還出土有...

湘江邊工地發現古墓群

紅網長沙12月4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趙晶 實習生 唐浮力)12月3日,記者從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書院路和白沙路交會處一工地,發現一批古墓葬,包括戰國、魏晉和唐宋三個時期。其中一座還帶有弧...

專家:陝西韓城市發現無棺古墓

十年前,在一支陝西省考古部門的科考隊,在陝西省韓城市的盤樂村發現了大批古墓。這些古墓葬中有不少古墓都頗有來歷,不過可惜的是其中很多都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儘管如此,盤樂村的這些古墓依然有很多保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