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托克托縣海生不浪遺址發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內蒙古托克托縣海生不浪遺址發掘

2014年,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對內蒙古托克托縣海生不浪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遺址包括兩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共清理海生不浪文化和朱開溝文化灰坑50個,房址13座,灰溝2條,獲陶、石、骨等標本1000餘件。

海生不浪遺址的發掘深化了仰韶時代晚期黃河沿岸地區文化面貌的認識。


海生不浪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雙河鎮海生不拉村北500米的沙丘上,海拔1030米。

遺址坐落於黃河北岸,南距黃河1800米,屬於河岸三級台地,高於河床70餘米,東西兩側為沖溝和沙丘,構成了遺址天然的界限。

遺址東西寬約340米,南北長約340米,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

遺址地表為20世紀90年代人工播種的防風固沙的沙棘類灌木叢覆蓋,部分為近現代墓地所破壞,因開挖墓葬和水土流失,地表可見大量不同時期的陶片等遺物。

海生不浪遺址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命名為「海生不浪東」遺址。

1963年,蘇秉琦在內蒙古大學做《內蒙古考古與內蒙古歷史》的報告時,將該遺址所代表的一類遺存稱為「海生不浪類型」。

1978年,前述60年代調查資料重新發表時,將遺址正式稱為「海生不浪遺址」。

1992年6月10日至7月20日,北京大學考古學系與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海生不浪遺址進行了正式發掘。

為進一步加深對海生不浪遺址的了解,深化對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的認識,受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委託,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繫於2014年8月至11月,再次對海生不浪遺址進行發掘。

此次發掘區域位於遺址南部,發掘5×5平方米探方17個,實際發掘面積520平方米(含擴方),共清理海生不浪文化和朱開溝文化灰坑50個,房址13座,灰溝2條,共獲陶、石、骨等標本1000餘件。

主要認識和收穫

通過本次發掘豐富了海生不浪遺址的資料,深化了對海生不浪文化內涵的認識。

首先,海生不浪遺址的發掘驗證了內蒙古半乾旱草原區在距今7000-5500年間為較穩定的暖濕期的結論。

海生不浪遺址位於河邊或湖邊台地高於水面70-90米,海拔1000米左右,當時人群的生活環境應比當前優越許多。

朱開溝文化人群仍然沿用該遺址,但遺存的豐富性遠遠不如前者,說明朱開溝時期的氣候有可能發生了變化,但變化不明顯。

其次,海生不浪遺址周圍同類遺址的調查,豐富了黃河沿岸仰韶晚期聚落空間關係的初步認識,可以與岱海地區海生不浪文化廟子溝類型聚落空間關係進行比較。

居住址延續時間較長,但房址位置高敞,大小規模差別不大,顯示當時的社會組織結構比較鬆散而穩定。

再次,通過海生不浪遺址的發掘,深化了對部分文化遺物的認識。

石鑽、帶窩石餅、殘斷的石環半成品及石環製品的大量發現,提供了探討本地區石器製作工藝流程的寶貴資料,對環飾品的用料、加工和使用規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環飾品的直徑普遍較小,顯示這類可能僅限於兒童使用或者作為配飾,而不作為成年人的腕飾品。

對於以往把帶窩石餅理解為生產工具的認識,給予了有力的駁正。

海生不浪文化存在以廢棄陶片改制陶刀的習俗,陶刀通常選用質地較硬的小口尖底瓶等泥質陶的腹片為之。

中山大學南中國海考古研究中心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輯 利納 原創「雲中之聲」新媒體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云中之聲微信公眾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准格爾旗發現5座東周時期墓葬 或屬趙文化系統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昨日發布消息稱,我區文物考古人員日前在准格爾旗石口子遺址發現朱開溝文化遺存的房址和5座東周時期墓葬。准格爾旗石口子遺址位於准格爾旗大路新區。考古人員在石口子遺址實際發掘總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