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論壇在洛陽舉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月10日,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論壇在我市舉辦。

相關專家學者,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使館代表等,圍繞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何開展文化遺產保護交流合作等話題暢所欲言。

推動文物資源合理利用、惠及民生

——劉玉珠(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

加強頂層設計、加大保護利用力度、深化國際合作、推進學術研究,是推動「一帶一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主要措施。

圍繞「十三五」相關規劃,我國正加緊編制實施「一帶一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項規劃。

未來,相關部門將在政策引導、平台搭建等方面,開展多維度、多形式的交流合作,不斷完善文化遺產對外交流多部門協調、各地區聯動的長效合作機制。

由於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時間跨度大,空間分布廣,類型多樣,內涵豐富,我國將在推進學術研究的同時,加大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力度。

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時代價值等需要進行專題研究,其文化遺產的地位和作用也需要重新審視,以實現整體價值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在此基礎上,政府將加大「一帶一路」沿線文化遺產保護投入力度,組織實施具有重大影響和示範意義的文物保護、考古研究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推動文物資源合理利用、惠及民生,讓古老的絲綢之路煥發嶄新的時代光彩。

共建「一帶一路」當然離不開深化國際合作。

近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了廣泛的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合作,並引進了一批高水平文物來華展覽,構建起完善的文化遺產雙邊、多邊交流機制與合作平台。

條件成熟時,我國將推動邊疆省區設立專門的國際考古研究中心,並積極參與「國際文物避難所」網絡建設,勇於承擔國際義務。

包容不同文化促進文化多樣性

——塔特亞娜·帕娜由朵維奇·茨維特科維奇(塞爾維亞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副館長)

洛陽以其古老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址聞名於世,是古老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市之一。

文化遺產既是民族身份的象徵,又屬於全世界,是人類共有的「身份證」。

保護文化遺產對於促進不同文化間的對話非常重要,可以讓我們以包容和開放的心態對待他國文化,促進文化多樣性發展。

今年5月,中國與16個中東歐國家在貝爾格勒舉行了文化遺產論壇,創立了文化合作的新模式,即共同保護文化遺產的合作模式。

論壇期間,中國和塞爾維亞相關部門簽署了文化遺產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在共同保護、保存和修繕文化遺產的合作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國成為國際合作的主導力量

——歐敏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辦事處主任)

中國是促進國際社會相互溝通的橋樑。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軟實力建設,其所提供的知識和價值觀等,為年輕一代開創更加包容與和平的社會創造了條件。

目前,中國共有50項世界遺產,其中70%都是文化遺產,如何平衡這些遺產的保護和開發,使其長期傳承下去,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劑「良方」。

「一帶一路」倡議縱貫亞洲、歐洲和非洲,其影響是深遠的。

過去幾年,中國在促進全球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今年4月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舉辦的「國際青年論壇」,聚集了絲綢之路沿線65個國家的80名青年代表,並發表了「長沙宣言」,為青年一代參與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榜樣。

「一帶一路」倡議發出了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號召,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流架起了橋樑,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戰略目標,中國將成為國際合作的主導力量。

積極開展合作保護文化遺產

——梅柏傑(世界銀行首席城市專家)

當今國際社會普遍把文化、經濟、社會穩定性、環境視為可持續發展的四根支柱。

從中國的經驗來看,尊重文化遺產和文化多樣性,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發展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世界銀行和中國政府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合作主要體現在三個領域: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將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及城市重建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結合起來,以促進城市的發展;通過為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和專家提供資助,提升群眾參與度和對文化遺產的認知;通過研究文化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繫。

世界銀行將進一步加強和中國政府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合作,把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融入可持續性發展和減貧計劃中,未來主要解決好四個方面的問題:如何通過文化遺產保護促進經濟發展;如何利用傳統文化促進智能型增長和節能;如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與旅遊業發展之間的融合;如何通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遺產保護的義大利經驗

——伊麗德(義大利駐華使館代理文化參贊)

義大利保護文化遺產的法律尤為嚴格,甚至通過憲法對文物加以保護,從而形成了保護文化遺產和景觀的「義大利體系」。

在國際層面,義大利與其他國家也聯合採取各種措施,預防由戰爭和恐怖襲擊造成的文化遺產破壞。

去年,義大利組建了一支名為「為文化遺產而團結起來」的維和部隊,保衛文化遺產。

另外,文化遺產保護還包括打擊盜竊、非法挖掘、走私及偽造文物等行為。

義大利有一支名為「保護文化遺產」的特殊警力,他們從1969年就開始相關工作,現在已成為該領域的國際典範。

義大利和中國都有著眾多的文化遺產,對於文化遺產保護和推廣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國在該領域的合作日益增多。

未來,中意兩國將從文化遺產修復、非法文物交易的預防和打擊等方面開展積極的合作。

保護文化遺產,新疆這樣做

——李軍(新疆文物局副局長)

近年,新疆並沒有對文化遺產開展大規模的主動性考古發掘,而是進行大面積調查勘探,摸清範圍和功能布局,儘可能以小的試發掘面積解決更多的學術問題。

按照「逐年分區分批」原則,新疆文物局與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西北大學等單位合作,以綜合科學技術為手段,有序推動蘇巴什佛寺遺址、北庭故城遺址等遺產地考古發掘項目。

在新疆的4個遺產地管理機構中,有3個都成立了研究機構。

這些研究機構廣泛吸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有針對性地開展世界文化遺產相關學術研究。

例如龜茲研究院設立「新疆龜茲研究院上海工作站」,以上海為窗口開展絲綢之路文創產品研發、信息平台建設、絲綢之路文化傳播展示及學術交流等工作。

「十三五」期間,新疆6處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點將全部建成並運行文物安防系統,實現對文化遺產實時、高效、準確的全天候監控。

另外,新疆的克孜爾石窟、北庭故城遺址、交河故城遺址都建立了監測預警平台,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收集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信息,實現動態信息監測和預警管理,使遺產管理日趨科學化、信息化和標準化。

(洛陽日報記者 張寧 申利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熱點八國專家紫禁城話文保

點擊上方「北京參考」可以訂閱哦 日前,來自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包含中國、埃及、希臘、印度、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墨西哥8個文明古國在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