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考古發現「昂昂溪文化」中心聚落 東北地區首次出現大規模環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10號房址

「這裡與梁思永先生1930年發掘確立新石器時代『昂昂溪文化』的昂昂溪五福C地點直線距離只有12公里,基本上可以確定,這裡就是『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這也是咱們東北地區首次發現這麼大規模的環壕,太讓人興奮了。

」近日,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洪河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張偉激動地介紹著他們近期的新發現。

第10號房址清理灶址

歷經四年考古工作發現大規模環壕

2日下午,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杜爾門沁達斡爾鄉洪河村南約1公里處的齊齊哈爾洪河遺址內,張偉正帶領團隊成員進行發掘工作,儘管寒風凜冽,但他們仍幹得熱火朝天。

「對洪河遺址的考古工作從2013年就開始了,今年是省考古研究所對洪河遺址新石器晚期遺存進行考古工作的第四年,終於有了新發現,大家特別激動。

」張偉表示,今年6月中旬起,他們就開始了鑽探工作,兩個多月後,不但完成了對洪河遺址近2萬平方米的全面鑽探,還有了較為重要的收穫。

在這次鑽探中,他們發現了規模不同、位置相鄰、並列分布的新石器時代的兩條環壕,裡面分布有數量相差較多的聚落,並且基本搞清了洪河遺址新石器晚期聚落的分布格局,同時還探明了環壕內聚落面積多在50平方米以上,100平方米也有分布。

「在對遺址考古中發現,這一帶的房子非常大,很多都是8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的,4000年前的房子就這麼大,這也讓我們堅信這一帶肯定有人長期居住,非常值得發掘,所以2013年初我們就向國家文物局申請了學術性考古項目並在同年6月啟動。

」張偉說。

觀察人骨

嫩江中游新石器晚期的人群已有防禦意識

此次發掘工作中,張偉和他的團隊人員發現了新石器晚期修建的寬約6米、深約3米的環壕,環壕內發掘出新石器晚期長方形半地穴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長約16米、寬約6-8米,面積約110平方米,出土器物主要包括有陶、石、骨器,包含了梁思永先生1930年清理墓葬出土和地表採集的同類器物,且造型一致,包括刻劃幾何紋球腹小平底罐。

張偉表示,通過洪河遺址近年的考古工作,他們認為,洪河遺址距今約4000年新石器晚期遺存與梁思永先生確立「昂昂溪文化」性質相同,屬於同一考古學文化,而其文化面貌的豐富程度遠遠超出「昂昂溪文化」,應是「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

同時,在中國範圍內目前發現的史前時期環壕聚落中,洪河遺址的環壕和環壕內聚落規模都是比較大的。

「修築如此規模環壕聚落,表明了洪河遺址人群中已存在社會管理、人群關係比較複雜,生產力已比較發達、建築技術水平較高。

我們目前發現的環壕不但面積大,而且都是把房子圍了起來的,明顯是用來防禦野獸和敵人的。

」張偉介紹。

刻劃幾何紋陶罐

將對嫩江流域

社會發展史重新定位

張偉表示,當年梁思永先生髮現的「昂昂溪文化」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成為東北亞地區新石器時代研究的參照標尺。

但80多年來,對「昂昂溪文化」的研究,考古資料一直局限於梁思永先生當年清理昂昂溪五福C地點的,沒有新考古資料的發現與補充,直到這一次鑽探,他們才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對於此次考古發現的重大意義,張偉直言,我國史學界的傳統認識認為,嫩江流域地處東北北部邊疆,遠離中華文明中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經濟形態屬漁獵經濟,人群流動性強。

而洪河環壕聚落遺址的發現,表明嫩江中游新石器晚期的人群是定居的,且有十分強烈的防禦意識,進而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嫩江中游的社會發展程度與中華文明中心區同步,這也將改變中國歷史的傳統認識,對嫩江流域的社會發展史重新定位。

□ 記者 吳雨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樂遺址首現上層文化房址及環壕

2014-11-30 08:45:00昨日,記者從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新樂遺址補充發掘工作目前已經結束,考古人員在遺址中首次發現了新樂上層文化時期的房址和一條環壕。專家表示,這為探討新樂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