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豐社山頭遺址出土5000年前最古老瓷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江西歷史悠久,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美譽。

千百年來,贛鄱大地上湧現出了無數英才,也誕生過許多彪炳史冊的古文化。

古代遺址是古文化的重要載體,一座座遺址蘊藏著深刻的時代烙印,也是還原先人生活軌跡的珍貴史料。

1983年在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發現的社山頭遺址,因出土了品類繁多的文物,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周的歷史面貌和瑰麗多姿的古文化而備受世人矚目。

「走親戚」時的驚人發現

社山頭遺址位於廣豐區五都鎮前山村,又被稱為「蛇山頭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距今約有5000年歷史。

該遺址呈圓土墩形,頂面平整,高出四周稻田4~5米。

在其東北方向約1公里之外,豐溪河自東南向西北流過,其北面附近即有豐溪河的支流從東往西注入豐溪河。

在其東、南、西三面的丘陵或台地上,均發現有新石器時代晚期及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

這座保存完好的遺址被發現源於一次偶然。

1982年,廣豐文物工作者葉百濤到廣豐五都黃土山陶瓷廠走親戚時,看見被取來的瓷土中有石鏃、陶鼎等物,便來到取土處社山頭察看。

他採集了一些標本帶回文管所,並向上級單位報告,引起了上級部門的重視。

1983年第一次發掘

1983年冬,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工作隊對廣豐社山頭遺址進行了第一次搶救性發掘。

1991年和1995年,江西的考古學者聯合廈門大學人類學系又先後兩次對社山頭遺址進行發掘。

這三次發掘不僅共出土文物2000多件,考古人員還發現該遺址保存完好,內涵充實,文化規程非常豐富,地層關係極為清晰,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出土的文物有一定的地區性特色,如捏窩帶鼻突的鳥頭形和鷹頭形鼎足特別多,硬質陶比例較大等;上層主要出土的是屬於江西萬年類型商文化之典型器物。

據廣豐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羅小安介紹,社山頭遺址的下層可分為三期,其一期文化年代大體與築衛城文化相當,在距今5000~4500年間;二期文化年代在距今4500~4000年間;三期文化年代的下限距今約2800年。

社山頭遺址展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周的歷史面貌和瑰麗多姿的古文化,因而吸引了許多中外考古學家多次到發掘現場參觀考察。

出土最古老原始瓷

據上饒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陳國順介紹,上世紀90年代,社山頭遺址發掘出了大批新石器晚期原始先民使用的生產工具和器皿,房子、灰坑等都極具地方特色。

「其中,出土的2隻完整的钀(niè),朝天式流口,空心肥袋足,飾有凸旋紋,流口由平而扁逐漸朝上捏成鳥喙形。

這是我國目前出土的最大、最完好的钀,也是我國最古老的瓷器,即由陶器到瓷器過渡時期的原始瓷,展示了我國原始工藝的光彩。

」陳國順說。

此外,在廣豐社山頭遺址的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紡輪和房址,可見,社山頭原始先民在新石器時期已經開始過上定居生活,從事原始農耕,並學會了紡織。

遺址年代跨越三個時期

使用陶器、製作磨光石工具等,是新石器時代人類的主要特徵。

這些器皿及勞動工具的起源應當與食物生產的起源和發展有關,自然也應該在新石器時代早期或更早的遺存中進行探尋。

在對廣豐社山頭遺址的多次考古過程中,發掘出了大量石器,其中有一部分鑿、鏟等石器是經過磨光的石工具,還有割穗用的磨光蚌器、滑器等。

對此,有專家認為,這都表明古時廣豐先民能夠把石器的刃部或某個局部磨光,用於切割和加工食物。

根據現有資料分析,社山頭文化遺存內涵充實、年代跨度大,歷經夏、商、西周三個時期,前後達1500年之久,且從未間斷。

其中尤以下層的文化遺存堆積最厚,各種遺蹟和遺物最為豐富,為在江西進一步認識此類文化遺存提供了較為理想的標準尺度。

記者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廣豐社山頭文化遺址中的長方形連問式地面建築房址,是繼修水山背跑馬嶺遺址中的大房址之後省內發現的最大房基遺蹟。

同時,該房址及其包含物,與「夏」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相吻合,或許這些遺蹟和包含物可成為江西夏代考古的標準器物。

合理開發利用社山頭遺址

1982年社山頭遺址被發現後,受到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為了承擔起保護、修繕、搶救文物的責任與使命,當地政府堅持「不改變文物原狀」、「儘量減少干預」的原則,對社山頭遺址進行了保護。

2006年,廈門大學人類系對遺址進行了第四次發掘,出土了卷沿深腹盆等大批文物。

同年,社山頭遺址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該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當地政府充分考慮了社山頭遺址保護對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可能,包括結合遺址周邊環境的自然、人文特色,策劃了社山頭生態農業園等項目進行綜合保護與利用,使遺址保護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上饒市廣豐區交通示意圖

編後語

觸摸著廣豐的特色木雕,仿佛隨著木雕上的花紋回到了5000多年前的舊時光。

那時,生活在五都鎮社山頭的先人們,過著歲月靜好的耕織生活;當時間悄悄來到北宋時期,銅鈸山的壯麗風光依舊,廣豐民間百姓會在「春社日」舉辦一場盛大的「蠟燭會」,很是熱鬧……

日前,為了更好地了解廣豐過去發生的「那些事」,本報記者深入當地,力圖撥開歷史的塵煙。

在廣豐區委宣傳部的積極配合與支持下,當地許多單位和個人為本期「江西風景獨好」大型新聞公益活動提供了大量資料與線索,為本次報導的采寫創造了方便。

據廣豐區委宣傳部報導組俞霞霞介紹,秀美的廣豐還有許多自然風光、人文古蹟、特色美食值得推廣,讀者若想了解更多信息,可登錄廣豐區政府官方網站http://www.gfx.gov.cn/zjgf/index.htm,或掃描廣豐區委宣傳部公眾號二維碼:

在今後的報導中,本報《江西文化讀本》《江西歷史讀本》《江西地理讀本》將繼續推出我省其他縣(市、區)的相關報導,敬請期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廣豐這個遺址,歷經夏、商、西周三個時期

1.2萬年前,萬年仙人洞先民種植出了世界第一棵水稻,升起了世界稻作文明的太陽,世界農耕文化——稻作文化從此開始。目前,上饒已發現的原始農業文明文化遺址有48處之多,其中,以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文化...

南昌瑤湖呂蒙崗遺址考古發掘新石器晚期墓葬群

據悉,因南昌航空城瑤湖機場建設需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會同南昌市博物館對南昌瑤湖呂蒙崗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與整理,獲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呂蒙崗遺址位於南昌市高新區麻丘鎮廣安村委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