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是在秦始皇幕中,還是被盡繳天下之兵戈鑄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鼎,是我國夏朝禹之子啟時鑄造的。
它分別以九隻刻樓精美、古樸典雅、氣勢莊重的青銅大鼎,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
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
在工藝美學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從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國青銅器時代的集中代表,從鑄造工藝技術上看,它標誌著中國的歷史已結束了野蠻時代,進入了文明的時代。
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有關九鼎的資料,不絕於歷代史冊,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隱身何處了。
夏代的青銅鑄造業,已相當發達。
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熔點低,便於鑄造冶煉。
夏代的煉銅業。
古文獻中亦有記載。
《越絕書》卷十一日:「禹穴之時,以銅為兵。
」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
」三國指夏、商、周。
《左偉》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遷於商。
」即言此事。
據考古材料證明,當時的奴隸在鑄造象九鼎這樣的大型器件時,一般是首先用質細的泥土製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銅製的坩鍋冶煉銅,錫礦塊,最後將銅錫溶液注入范中,就成為青銅器。
《春秋左傳》中,談到九鼎鑄造的情況:夏朝初年,朝廷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
夏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
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
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濱,莫非王臣。
」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
從此,後人將爭奪政權,稱之為「問鼎」。
此後,關於九鼎的下落,史家眾說紛壇,不一而足。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
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五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人秦。
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照王五十二年,秦從錐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並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泅水之下。
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泅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元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
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
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把志》中認為: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元力量保護自己。
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
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人不敷出,於是銷毀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泅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難以使人置信的。
縱觀中國歷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還存在?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周三代的鎮國之寶。
相傳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毀的歷史記載。
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
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歷史三大未解之謎,戰國的青銅劍為什麼能千年不銹
第一:三星堆文明三星堆文明距今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而三星堆文明也應該是成都古蜀國的忠心,它是可以改變人們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重大發現,其影響不亞於德國的特洛伊古城的發現。但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