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考申論熱點:加強文物保護 傳承傳統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背景連結】

1.自2015年6月22日以來,朝陽市公安局相繼發現牛河梁紅山文化古遺址保護區建控地帶以外周邊均出現深挖痕跡,連續發生多起盜掘案件,一批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積石冢群文物本體和原歷史風貌遭到嚴重破壞和損毀,大量文物被盜。

2015年12月31日,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1·26號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一審判決,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分別判處5名被告人無期徒刑,判處2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5—3年不等,並處罰金。

該案系「公安部督辦第一號」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紅山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系列犯罪案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追繳被盜文物最多、單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最多的案件。

【政策理論】

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杜絕破壞性開發和不當經營。

2016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

【問題闡述】

1.重經濟發展輕文物保護。

個別地方政府對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關係的認識相對薄弱,把二者對立看待;一些文物的保護條例缺乏細則,或未出台保護規劃,文物保護的約束力有限。

2.公民文物知識及保護意識缺乏。

公眾多對文物歷史淵源不知曉,對歷史文物宣示主權方面缺少關注;對文物價值評價不客觀,將有些文物作為暴力、戰爭等的代名詞或象徵;為追求心理探險,不按規定要求遊覽,攀爬刻畫隨意。

3.違法案件多發。

文物違法案件中絕大多數為法人違法,有的在改造中擅自拆除文物,有的建新代古;文物火災、盜竊盜搶、盜掘等文物犯罪案件頻發多發;電氣隱患造成的文物火災占比較高;違法監管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不足。

【解決對策】

1.轉變觀念,優化過程。

樹立科學的文物政績觀,使保護與發展良性互動;通過終身追究制嚴肅追責,擔負起法定責任;了解文物家底,建立基本信息檔案,對修復過程形成詳細報告,建立修複數據庫。

2.普及知識,宣傳價值。

邀請專家對文物進行正名,對文物的發展進程及價值意義進行詳細呈現;借紀念活動或教育基地向公眾宣傳保護理念,使公眾對歷史文物多一些尊重與敬畏;利用科技實現文物的有效管理與保護,增加大眾與文化的互動。

3.提前預防,專項整治。

會同消防部門,啟動防控技術規範編制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加強重點區域消防設施建設的經費投入;建立預警監測系統平台,發現不法行為及時處理。

對於盜、搶等的文物犯罪案件,開展違法整治行動。

備註:更多招考資訊、備考資料請關注微信河南人事考試網hnrsksw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偷盜文物 要打擊更要預防

4月14日,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公安部部督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進行了宣判,以姚玉忠為主犯的一批犯罪嫌疑人受到了法律的懲罰。然而,有識之士指出,紅山文化大案的宣判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