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土」男皇后「墓 吃貨王爺火鍋陪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

秦漢時代陵區內設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宮人獻食,猶如生時狀況。

秦始皇陵地下寢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完全是人間世界的寫照。

南京疑現陳文帝及男皇后墓

南京發現兩座長16米、寬7米左右的大型南朝墓,有專家推測,這一座山會不會是1400多年前的斷背山?墓主會不會是陳蒨和韓子高?有趣的是,考古人員挖掘出了兩座古墓聯繫的「橋樑」,一段墓磚似乎是鋪砌在兩座古墓中間,看起來有「手牽手」的感覺。

正史上,陳文帝陳蒨,是南北朝時期陳朝第二位皇帝。

野史上,陳蒨是一位男同性戀。

他深愛的人,叫韓子高。

韓子高本名蠻,只是一個鞋攤小弟,但長得很帥。

陳蒨22歲時遇到了16歲的韓子高,幾乎是一見鍾情。

後來,陳蒨黃袍加身,想封韓子高為「皇后」。

後來,迫於壓力,最終封后未遂,可陳蒨認定的皇后只有他的阿蠻……陳蒨在彌留之際,一切人都不見,除了韓子高。

子高像當年一樣貼身服侍,端藥倒尿,二人病榻相守,直至陳蒨去世。

「吃貨」王爺 火鍋陪葬

1968年發現的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的墓,裡面出土了大量稀世文物。

在劉勝的墓中便發現了一隻可以用來吃火鍋的鐵暖爐。

此爐系採用鼎結構三足造型,在足腿中部設可以懸置燃料的托盤(爐底)。

這種爐子溫酒、熱飯、吃火鍋均很方便。

南京博物院在江蘇盱眙縣境內大雲山西漢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直接證明墓主、西漢江都王劉非特別青睞吃「火鍋」。

而且,不只證明他喜歡吃火鍋,還證明他吃的是「鴛鴦火鍋」。

分格鼎,就是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其飲食原理就是現代的鴛鴦火鍋,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飲食習慣的食客。

劉非很會吃火鍋,在分格鼎旁邊還出土了兩套「染器」。

所謂染器,就是吃火鍋時放佐料的盤子。

從這些來年的考古發現來看,染器有的是盤狀,有的則呈杯狀,如果有加熱裝置,則稱為「染爐」

奇香的誥命夫人

2001年在安徽碭山的小區施工現場出土一具身著清代服裝的美貌女屍。

據說棺木一打開眾人就聞到一股奇香,方圓幾里地都能聞到。

在目擊者們的描述中,這個躺在棺木中的女子身高在165厘米左右,身材修長、勻稱,四肢的關節均能活動。

女屍的皮膚細膩而有彈性,沒有一點腐爛或脫水的跡象,雖然失去血色,卻白皙得如同剛剛入葬一般。

最讓人們驚詫的是,她唇上的胭脂和精心暈染的紅指甲居然也都保持著完好的色澤。

可惜的是,屍身在開棺後迅速氧化。

她頭戴一頂絲質的黑色葬帽,上嵌一枚金絲捻成的帽花。

貼身穿一套素白色的衫褲,上身穿織有龍鳳圖案的錦緞短襖,下罩羅裙,外套一件長衫,長衫的前胸和後背處各縫有一塊用金絲線繡成的麒麟補子。

經專家推斷,她是一位一品誥命夫人。

由於開棺現場遭到嚴重破壞,她的身份和異香來源一直是未解之迷。

東周古墓22名青年女性集體裸葬

死者多數為側身屈肢,少數仰身直肢。

一些頭骨上保存了十分完美的秀髮,和清晰的髮髻以及綑紮頭髮的髮帶。

從目前只發現四個棺內有服飾的情況分析,入殮時,多數死者未穿戴服飾,只是使用紡織品匹料或者竹蓆包裹屍身,一些死者身上佩戴有精美的小件玉飾。

在清理棺木的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在許多棺木中都有同類型的香瓜籽。

最後總共出土了上百顆之多。

這些沒有消化的瓜子告訴我們兩件事實,一是這些人死在瓜果成熟的夏季,吃下了帶有劇毒的香瓜,二是這些人是在同一時間死去的,而且是在睡著了以後。

她們很有可能是服毒殉葬。

火焰山旁古墓 主人腳踩五顆女性頭骨

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中,有一個特別的狩獵民族古墓。

墓主人身穿毛織衣服,披一件綠色坎肩,褲子為直桶式,腳上穿著皮子縫製的鞋。

根據墓主人體態和骨骼判斷這是一個男性,身高約180厘米左右。

但是,他的裝束卻像是一個女性,脖子上纏了一條長長的假辮子。

在他頭部的左側,還插著五根木製的箭和一根權杖,箭杆長約70厘米,箭頭深深地插在土裡。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木箭的箭頭銳利,並且都帶有倒刺。

令人費解的是墓主人的腳下居然擺放了五顆人頭骨。

這幾顆人的頭骨都是女性的,而且年齡看起來都不太大。

根據這幾顆頭骨的生長發育狀況判斷,她們的年齡大約十四五歲左右,發育還很不成熟,不但牙齒沒有長全,顱骨上的矢狀縫還沒有閉合。

從這幾顆頭骨來看她們都有外傷,像用榔頭一類的鈍器擊打似的,在遭到鈍器打擊以後,顳骨部位幾乎都被震裂了。

唐宮女公共墓地

地處長安城西的10餘座盛唐宮女墓的墓向基本一致,墓葬形制結構基本相似,時代特徵明顯,可以說是一處盛唐長安宮女的「公共墓地」。

這些唐朝宮女的隨葬品內容雷同,特別之處是在墓葬隨葬品中均有漆器,以小型漆圓盒、漆小盝子最多,屬於典型的女性用品。

從墓志銘文內容看,唐代皇宮內的侍女有明確而嚴格的品階官銜,有九品直至六品階銜。

從銘文反映的宮女生平來看可分為兩類人,一類宮女從選秀入宮直至死亡,一直生活在深宮,老死不得出宮;第二類宮女似乎只能侍奉一朝天子,待皇帝死後,被辭配於寺廟或尼姑庵中削髮為尼,終生不得婚嫁,墓誌中稱之為「亡宮尼」,死後還以宮女的身份和官階埋葬。

明代宦官墓

田義墓又稱慈祥庵、石香爐庵,位於北京石景山區翠微山腳下,北距法海寺約1華里,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積最大,規制最高的,石刻最為精美的明代宦官墓。

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墓主田義為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太監,官階正四品。

從墓地面積、地宮、石刻的大小種類尤其是華表須彌座束腰八面淺浮雕看,均已越制,不僅證明了明代官宦常超過禮制的喪葬習俗,同時也證明了宦官在明代的專權和跋扈。

墓園區內現有5座太監墓,葬有十幾位明清太監。

現已建為以宦官歷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

這裡遊人不多,很安靜。

你能看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特有的宦官制度和太監文化,以及太監們畸形人生的辛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古人什麼時間開始吃火鍋

如果追究火鍋的源頭,當從商周時期的青銅鼎說起。鼎是什麼?現在大家都知道是文物,其實它是商周時期人們做飯做菜、祭祀最常用的炊具——即今天的鍋。鼎與鍋的不同之處在於,鼎有三足,不需要另置灶台,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