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日前在滬開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朝,我國已在木結構建築中使用斜拱;金代,人們就喝上了冰鎮酒;元代,刀削麵在山西地區已頗為流行……國內規模最大的壁畫藝術原作展———「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帷幕。

展覽遴選的北朝和宋金元這兩個時期的12組89件墓葬壁畫精品,堪稱一幅幅鮮活的古代生活畫卷,向人們呈現了禮儀、風俗、建築、飲食、服飾、音樂等諸多方面歷史文化信息。

這些稀世珍品,絕大多數是首次公開亮相。

北朝壁畫,填補美術史上的空白

南北朝時期的繪畫,在我國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然而,當時的繪畫遺存極少,文獻記載亦寡。

本次展出的三組北朝時期的壁畫,讓人們見識了北朝繪畫藝術「簡易標美」的造型風範和「氣韻生動」的美學追求。

其中的《太原市北齊婁叡墓壁畫》堪稱古代繪畫藝術傑作。

作品線條流暢,人物氣韻生動,駿馬形神兼備,勾勒暈染極富藝術特色。

以一幅「鞍馬游騎圖」為例,畫家通過單層墨線勾畫,平塗濃淡色彩和明暗映襯手法的運用,表現出馬的健壯,尤其是馬的眼神處理得恰到好處,即使觀者變換位置,也能感覺到馬的雙眼炯炯有神,給人以「畫龍不點睛,點則飛去」的

感覺。

經專家研究考證,《太原市北齊婁叡墓壁畫》很可能出自北齊「畫聖」楊子華之手。

著名繪畫大師吳作人曾言:「北齊東安王婁叡墓的發掘,使千百年徒憑籍志、臆見梗概的北齊繪畫陡見天日」,足見《太原市北齊婁叡墓壁畫》的重要性:它們在我國美術史上有著填補空白的意義。

熱鬧的生活場景,見證鮮活歷史

「無論從文化史還是社會史的角度,這些壁畫精品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示,除了關注其藝術性,壁畫所描繪的內容也相當精彩。

比如,展覽中單體面積最大的一件展品:《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壁畫》長3.2米,高3.5米,既描繪了神話故事中的奇禽怪獸、龍鶴仙人等形象,也有騎馬圍獵的雄宏場景,還有武士儀仗出行之縮影,充分揭示了北朝人豐富的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該壁畫還展現了古晉陽北朝木結構建築的風采,畫面中建築斜拱的出現,將我國古建築中斜拱的運用歷史又提早了幾百年。

而氣勢恢宏的長卷式狩獵圖,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墓葬壁畫狩獵圖。

相比之下,此次展出的金元時期壁畫作品的內容更為世俗化,所描繪的都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有夫婦對坐、備茶、雜劇表演、馱運、馬廄等。

以《平定西關村M1壁畫墓》為例,東壁展現了「雜劇」演出場景:四人在表演,一人在旁伴奏,畫面人物形象生動,詼諧有趣。

西壁為「進奉圖」,一個頭戴軟腳帽、身穿圓領長袍的男子在前面引路,兩名小廝抬著酒罈,一個小廝手捧酒具。

酒罈中間,清晰可見一塊塊冰。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認為,由此推測,當時的人們已經喝上了冰鎮酒。

而根據壁畫「內宅」中男子髡髮長辮的形象,表明墓主人可能為北方草原民族。

《陽泉東村元墓壁畫》描繪的生活場景也很是熱鬧,其中,一男童邊做刀削麵邊欣賞伎樂表演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它證實:在元代,刀削麵在山西地區已出現。

復原墓室,近距離欣賞藝術傑作

「壁畫經過了上千年歲月的洗禮,是一種脆弱易損的文物。

雖然壁畫經揭取保護處理後初步達到了穩定狀態,但它們對環境變化依然非常敏感。

」山西博物院院長張元成透露,該館藏有近萬平方尺的墓葬壁畫,但如此大規模外出展示還是首次,有些壁畫在自己的展館也捨不得拿出來展出。

比如,本次展出的「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是首次公開亮相。

為了讓觀眾能夠身臨其境觀賞到氣勢恢宏的傑作,工作人員在展廳內重新搭建復原了整座壁畫墓。

進入墓室的甬道較為狹窄,上海博物館特別設計了一條通透的玻璃通道,頂部隱藏的LED燈帶照明使得呈現效果更佳。

而考慮到墓室內部僅七八平方米,最多可同時容納六人,上海博物館從昨日起採取現場預約方式,引導觀眾分批次參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