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前所未有地把南門拆了,只為迎接巨幅古代山西壁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1月8日深夜,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上海博物館建館21年來首次拆開的南大門前。

在近10位工人的號子聲中,一件長3.2米,高3.5米的巨幅南北朝時期的古代壁畫——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被小心翼翼地抬下車,推入1樓特展展廳。

這個月底,這件壁畫將獨自擁有一個展覽空間並與公眾見面。

上海博物館即將舉行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珍貴墓葬壁畫最讓人期待的展品昨天從太原運抵上海,「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現場了解到,此次展覽以「天似穹廬」和「人亦黃土」兩部分展出北朝和宋金元的12組(89件)墓葬壁畫,其中展示的三件北朝壁畫分別來自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太原市北齊婁叡墓和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展覽現場將還原水泉梁北齊壁畫的墓室。

上海博物館展覽部金靖之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之所以拆除上博南門,是因為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的這一壁畫太大了,「最初考古人員從考古現場取出這一壁畫時時就沒捨得切割,而是整體揭取保護,並在山西博物館修復收藏,而在籌備這一大展前,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與我在山西看到這件壁畫,一見鍾情,就想一定要借,即使拆門,也要借!」她表示,這一大展除展示了古代精湛高超的繪畫技藝外,也呈現出漢文化與北方文化的關係。

展覽海報

由上海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院聯合主辦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將於11月29日拉開帷幕。

展覽遴選北朝和宋金元這兩個時期山西地區出土的12組(89件)墓葬壁畫珍品,大部分為首次公開展出,也是迄今為止國內舉辦規模最大的一次古代壁畫特展。

迎「九原崗」北朝壁畫,上博首次拆門

11月8日晚,為迎接壁畫作品中規模最大的一件「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壁畫(長3.2米,高3.5米)上海博物館在閉館後拆除南門,運送文物進入展廳,這在上博人民廣場本館開館21年來的展覽史中尚屬首次。

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工作人員韋剛對「澎湃新聞」介紹說,為了避免壁畫在運輸途中的顛簸受損,一般採用平放運輸,而「九原崗」壁畫因為面積過於巨大,上海博物館只能為其定製特殊支架固定,傾斜運儲。

11月8日深夜,在近10位工人的號子聲中,這件巨大的壁畫被小心翼翼地抬下車,推入1樓特展展廳。

屆時,這件壁畫將獨自擁有一個展覽空間,觀眾和它的相隔也並不遙遠。

11月8日深夜,在近10位工人的號子聲中,九原崗北朝壁畫被抬下車

這件「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究竟為何物,讓萬眾期待,其中有蘊含著怎樣的歷史信息?

九原崗北朝墓葬的發掘於2013年,對研究北朝晚期社會生活、繪畫藝術以及中國古代建築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遺憾的是,除卻穹隆頂上面的星象圖及兩壁星星點點的殘跡,墓室壁畫幾乎盜揭殆盡,所幸墓道東、西、北三壁的壁畫尚大部存留。

忻州九原崗墓道北壁,北朝,泥質,山西博物院藏

壁畫墓中最引人注目的畫跡,也正是此次來到上博展出、上博為之「拆門」的是「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是甬道拱門周邊和頂部所繪磚牆之上一座極有氣勢的木構建築,即廡殿頂三開間的門樓,兩側有廊相連,應是表現宮門。

《洛陽伽藍記》卷一曰城內之永寧寺,「南門樓三重,通三閣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門」,可知北魏宮門之概。

兩個各開啟一扇的門裡,分別露出顧盼相視的兩個女子,其中一人手持團扇。

兩邊廊子裡的侍女,均臂橫一物,有研究認為,此物是對摺起來的一方茵褥,原當挾持腋下,只是工匠不曾把它畫得妥貼。

坐以方褥,是南北朝時期上流社會的風尚。

但觀之此畫,也許又會對此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帶有透明感的這一物,與周邊環境貌似脫離,此物究竟為何物,或更待研究。

忻州九原崗墓道北壁(局部),廊中侍女臂橫一物為何物或待考

宮門正脊上方是蓮花座上一個尺寸頗巨的博山爐,蓮座兩邊一對高高探出的枝葉和結著蓮蓬的花朵,又有蓮座花瓣之間低低舉起的一對蓮葉,蓮葉上托著香寶子。

不過這一具博山爐與通行的式樣略有不同,因此或認為它是火盆,然而對比大抵同時的其他圖像,當可辨認無誤。

除此之外,分別安排在一對鳳凰腳邊的兩棵樹,也是佛教藝術中「莊嚴道樹」的式樣。

宮闕以鳳凰為飾,則是漢代以來一直沿用的做法。

壁畫屋脊兩側的鳳凰卻是以誇飾之筆塗染金剛怒目之容,鉤喙長舌,更以體量之巨而見護佑之威儀。

忻州九原崗墓道北壁(局部)

還原「水泉梁北齊壁畫墓」,觀眾將身臨其境

當天運抵上博的展品中,「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也為一大亮點。

該墓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窯子頭鄉水泉梁村。

墓葬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於2008年6月進行了考古發掘及壁畫搬遷保護。

山西博物院採用「復原性保護」的新方式,把原本置於自然環境中「不可移動」的壁畫切割成數十個塊面,揭取搬遷後,進行修復、養護,再按照原有的墓葬結構拼接復原。

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北齊,泥質,山西博物院藏

此次上博展廳將復原「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的墓室結構,屆時觀眾一樓展廳中宛如身臨其境得走入墓室,墓壁的北壁的夫婦宴飲圖,東壁的鞍馬儀仗圖,西壁的牛車出行圖,以及南壁門洞左右兩側的鼓吹圖均復原展出。

墓頂壁畫的四神圖和十二時圖也將呈現,其中的十二時圖也說明北朝中國已經呈現了十二生肖。

根據墓葬的形制、隨葬器物和壁畫判斷, 該墓的年代為北齊後期,墓主人當為鎮守朔州的軍政長官。

而通過壁畫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及生活相關的北齊歷史社會風貌也將展現在當代人的面前。

古代壁展品在11月8日深夜依次被移入上海博物館

此次展覽的負責人上海博物館展覽部金靖之告訴「澎湃新聞」藝術記者,此次展覽分為「天似穹廬」和「人亦黃土」兩部分,分別展示北朝(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太原市北齊婁叡墓、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和宋金元(9組)壁畫,這些壁畫除展示了精湛高超繪畫技藝外,也呈現出漢文化與北方文化的關係,漢文化吸收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也同化和影響著北方文化。

顯示出文化的共同性和包容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了這個大展,上海博物館曾把南門都拆了!

11月29日,上海博物館與山西博物院共同舉辦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拉開帷幕。本次展覽遴選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這兩個時期的十二組八十九件墓葬壁畫作品,展品大部分為首次公開展出。展...

8平方米「墓室」,每次限6人參觀

記者 詹 皓晨報訊 「在壁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宋元時期人們就喝冰鎮酒了,還可以看到元雜劇演出時的樣子。」通過專家的解說,昨天在上博開幕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就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該展覽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