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祖宗們早都玩過啦(快來收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泊風

來源:觀察者網(ID:guanchacn)

本文經授權發布

這兩天,正兒八經的「黃河與長江流域商代青銅文明展」因為一件國寶級文物的照片紅了。

這件↓↓↓

大禾人面紋方鼎

「大禾人面紋方鼎」極具辨識度的臉狀紋飾,簡直是表情包的好苗子啊。

專家從鼎上幾字紋、人面紋、鳥爪狀雙臂紋上分析出這尊方鼎其實是在象徵性地刻畫商代巫師的作法情況。

但網友腦洞一開,就聯想到了英國動畫片《火車頭托馬斯與他的朋友們》里的火車頭,一模一樣!

高高在上的文物能這樣為人所知,專家應該欣慰才是。

翻翻文物照片,像「大禾人面方鼎」這樣帶有「表情包」屬性的文物,在中國歷史上可不在少數。

青銅器:笑而不語

人們對青銅器和中國商周朝總有著莊嚴肅穆、詭譎神秘的刻板印象。

可其實呢,我們的祖先也是活潑開朗滴……

目雷紋方內銅鉞

這件青銅器被稱作「目雷紋方內銅鉞」,是目前發現的最重的商代銅鉞,也是中國現存最早採用「錯金屬工藝」的商代器物之一,為商後期文物,現藏江西省博物館。

不過千年過後的今天,回頭再看這鐵(銅)齒銅牙的時候,倒是讓人多了幾分不一樣的感受……

鉞體中部形近嘴角略翹的大咧口,露出2排13顆利齒。

對於為何會有這樣的花紋出現,學者們挖空心思也沒想明白。

不過有幾個膽子大的文獻學家根據甲骨文推測,這可能與江西地區的「虎方國」有關。

虎方國崇拜老虎,那麼「目雷紋方內銅鉞」的「牙齒」很可能對應的就是老虎的牙齒。

表情搞笑的青銅器可不只這麼一件,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獸面紋銅鉞」表示不服。

獸面紋銅鉞

這件銅鉞兩面均透雕著張口怒目的人面形,眉、目、耳、鼻、口均呈突起狀。

在西方,權杖是權力的象徵,在中國商周時期,鉞也是權力的象徵。

這件「獸面銅紋鉞」可能是「亞醜」族老大的寶貝。

就這個表情來說,「亞醜」族族人的精神面貌,應該不會太嚴肅……

以上三個似乎在微微發笑的青銅文物,是青銅鐃(náo),是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之一。

它們自帶的微笑表情是一種叫「饕餮紋」的花紋。

「饕餮紋」和我們現在說的「饕餮」獸其實沒什麼關係。

按照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的說法:饕餮紋是一些動物的抽象紋樣,這些動物紋樣隱藏著古人希望與神溝通的願望。

所以銅鐃呈現出的表情,可能是古人期待與神靈溝通露出的虔誠笑臉。

三星堆遺址中,最典型的文物之一便是帶有典型三星堆特色的人頭面具。

這個面具圖案業已成為中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圖案之一,可惜紋飾含義至今仍不可考。

因為三星堆作為古蜀地區的獨立文化,很難在中原傳世文獻中找到它的影子,更不要說去解讀面具圖案的意義了。

不過它獨特的美感,倒是並不需要太多解讀就能感受得到。

尤其是它與世界文明融合的特點……

三星堆人頭面具撞臉德國球員厄齊爾

陶俑:死了都要嗨

陶俑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品中一個重要的分支,陶俑多為「明器」,也就是墓葬主人的隨葬品。

常常拍出高價的唐三彩,也是隨葬品的一種。

嗯……希望大家下次在別人家看到唐三彩時,能有好心情。

陶俑的出現可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戰國時期,以活人殉葬的方式逐漸衰落,陶俑便逐漸替代了殉人陪葬。

就是說,有了陶俑以後,活人就再也不用倒在墓地中啦。

和現代人提起殉葬品時寂滅嚴肅的氣氛不同,在古人的觀念里,死是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過了那扇門以後,該開心還是得開心……比如↓↓↓

擊鼓說唱俑

這尊陶俑全名為「擊鼓說唱俑」,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作為東漢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陶俑之一,可是經常出現在歷史課本中的。

這件陶俑反映的是東漢時期的俳優,也就是會說學逗唱的弄臣。

這個工種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主要的工作就是換著法子哄老大開心。

當然,一些有追求的俳優也會利用他們的特殊身份,諷諫君王。

當年,秦始皇打算造個動物園,他的俳優就說:「造啊!造啊!敵人打進來,我們就把麋鹿放出去頂死敵人!」秦始皇一聽覺得不對勁,就不造動物園了。

看了文藝表演,沒有美人在側怎麼辦?當然要有陪葬的女俑。

不同時期的女俑也受到那個時代審美的影響。

「以肥為美」的唐代審美觀,在女俑身上展現出悖於傳統瘦削之美的魅力,但不僅不遜色於所謂的苗條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朝氣。

這種審美有著豐厚的物質基礎,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社會安定。

哪個姑娘要是在盛唐時候瘦了吧唧的,那準是嫁不了好人家的。

肥則肥矣,為什麼表情都那麼凝重?這和中、晚唐的時代變化是密切相關的。

當時佛教影響逐漸擴大,慈祥、寧靜、雙目微閉等佛教造像藝術特點便在陶俑中顯現了出來。

另一方面,隨著儒家文化的發展,靜美、安寧的「賢女」形象不斷地被士大夫們以繪畫、詩文塑造出來。

晚唐時日漸低迷的社會氛圍也難以重複初唐、中唐開拓進取的磅礴氣勢,騎馬、蹴鞠、女扮男裝的女俑形象漸漸稀少,隨葬女俑的形象慢慢開始單一,甚至神態、相貌都開始變得相似。

佛像:接地氣的神仙

宗教信仰在中國的發展並不如歐洲那樣有著不可褻瀆的體系和儀式。

比如民間信仰灶王爺,多少也是個神仙,可老百姓覺得拿糖瓜就能把他老人家哄住。

能在中國落腳的信仰,最後大多都發展得很親民。

佛教也是這樣,在與犍陀羅、笈多、儒、道等多種文化的交互中,不少佛像既帶著外來文明的影子,同時也保存了中國文化的印(風)記(趣)。

例如文殊菩薩,他的固定動作就是胯下騎著青獅或右手拿著寶劍。

注意獅子的表情

這對「明代三彩菩薩坐」是國家文物局在財政部的支持下使用「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徵購的海外遺珍。

兩尊菩薩的完整性、對稱性使它們在回國後馬上成為國家博物館佛像藝術館的典藏文物。

在典籍中記載,文殊菩薩騎的是一頭青獅子,希望虎虎生威的獅吼能夠震懾魔怨。

在《西遊記》里,這頑皮的青獅子在南天門前變化法身,唬得眾天兵不敢交鋒並關了南天門。

他一口曾吞十萬兵,之後在獅駝嶺為王,他與白象、大鵬兩個妖怪結拜,打算一起抓了唐僧吃肉。

長這樣↓↓↓

在電視劇中,就算這青獅不能震懾魔怨,多少也能半夜嚇人一跳了。

但這兩尊菩薩胯下的獅子,似乎離震懾魔怨還有一點點距離。

再說到文殊菩薩本身,下面這尊文殊菩薩造像,頭戴五佛冠,上身袒露,飾項圈、瓔珞,下身著裙,帔帛自雙肩垂下。

左手牽蓮枝,結跏趺坐於蓮座上。

上揚的冠帶與帔帛繫結的方式,十分具有漢地造像的特點,一些網友調侃說他的寶劍使文殊菩薩「溫而不厲」「威而不猛」的個人形象展露無遺。

當然,對於文殊菩薩來說,無論擺出怎樣的造型出來,他英武過人的神韻是不會變的!

一尊不斷在拍賣會上出現卻從來沒賣出去,且還沒了劍的文殊菩薩

羅曼·羅蘭曾經提到文學的意義在於讀者理解,而不光是文本本身。

從這個邏輯來說,文物的意義除卻它自身的歷史價值外,還存在於觀賞者那裡,學者的專業解讀也好,當下流行的表情包也好,怎樣對文物解讀其實不存在優劣之分,重要的是那些歷經千年或百年的文物,在時下還煥發著新的生機。

西晉對書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