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有「中國」二字的何尊領銜丨「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展」成博揭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內容摘要

8月6日19點,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指導,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成都市文物局)、中共寶雞市委宣傳部等單位支持,成都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漢中市博物館等單位主辦,扶風縣博物館、岐山縣博物館、岐山縣周原博物館等單位共同協辦的「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館一樓舉行開展活動。

這次展覽匯集了來自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共計25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55件。

作為人類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銅一直被視為文化的標誌、文明的象徵。

中國青銅文明發端於新石器時代末期,至商周時達到鼎盛。

此次展覽的青銅器,幾乎匯集了中國青銅器中饕餮紋、鳳鳥紋、雲紋等最主要的紋飾,每一件都值得細細觀摹品味。

01

何尊:「中國」二字最早出現在何尊之上

1963年在陝西寶雞賈村塬出土。

此次以「鎮展之寶」的身份被放在展廳入口的最顯眼處。

它不僅造型透出「獰厲之美」,散發著譎秘、威儀的氣質,最值得一提的還在於內底銘文的122字,記錄了西周初年的兩件大事:武王滅商和武王、成王營造成周洛邑。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副書記肖琦介紹,尊的主人「何」可能是在鎬京管理祭祀的官。

銘文中何的父親大約是與西虢鄰近的另一諸侯,曾服事文王與武王。

武王滅商後立下「宅茲中國」的宏願。

成王承武王遺志,營建洛邑,並遷都於此,號曰「成周」。

銘文中的「宅茲中國」,也是「中國」一詞最早出現。

02

1號禁(西周):倡導禁酒思想的禮器

即使在滿目精美的青銅展品中,這件器形巨大的長方形青銅器也極為吸人眼球。

肖琦說,禁,是周武王滅商之後的一種青銅禮器。

殷商貴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風,荒於政事。

為吸取商因縱酒而亡國的教訓,周公命令康叔在殷商故土衛國宣布禁酒令,傳達「無彝酒」「執群飲」「禁沉湎」等禁酒思想,是為《酒誥》。

「禁」應該誕生於這一背景之下。

這件「禁」為長方體器座,底空,裝飾有直棱紋、夔龍紋等精美紋飾,銅禁造型規整,莊嚴肅穆。

03

43年逨鼎丙:講述中國最早監察官的故事

2003年,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了43年逨鼎10件,形制、紋飾基本一致。

鼎內均鑄有銘文,內容相同。

編號為「丙」的這件逨鼎銘文約310餘字,記述逨因治理林澤有功,周宣王欲冊封提拔他為監察官的故事。

這說明早在西周朝時期就已經設有監察官員,而鼎上的文字,詳細記錄了周宣王對監察官「逨」進行「任前廉政談話」的場景。

中國青銅文明的區域差異,則體現了各個族群思想觀念和社會面貌的獨特性。

以分居於秦嶺兩側的關中、漢中和成都平原為例,關中平原的商周文化中,以各類青銅食器、酒器、水器、樂器構成了禮儀體系;成都平原三星堆文明以青銅人像、面具、神樹等作為信仰與神權政治的象徵物;而漢中平原則由於處於溝通秦嶺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商代銅器群既有地方特色,又與中原文化和蜀文化互有交流。

此次展覽以文物為證,展示出三地青銅文明不同的文化內涵以及文化交流和互動的存在。

共分為「序:雲橫秦嶺」「蜀與中原」「鳳鳥齊鳴」「秦入西蜀」「尾聲:大蜀道」5大部分,匯集了不少珍稀文物,將免費展至11月11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青銅見證商周蜀道:三地青銅器聯展

「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巡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廣漢三星堆的「銅人頭像」等諸多青銅器正向觀眾訴說神秘地古蜀文明。近日,成都博物館又舉辦了一場由古蜀及秦地演繹秦蜀之路的青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