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美術史|寧芙女神的煩惱(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寧芙仙女很多,但有名有姓又有故事的寧芙只有幾個,其中一位就是以漂亮著稱的海洋仙女伽拉忒亞(Galatea)。
伽拉忒亞是老海神涅柔斯(Nereus)的女兒中最靚麗奪目的一位。
她的姐妹眾多,各有各的特點,其中海神波塞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追到手的妻子安菲特里忒,據說腳長得特別秀美,希臘第一勇士阿喀琉斯的母親忒提斯(Thetis),被稱為美發女神,應該長著一頭如瀑布般光澤美麗的長髮。
其他姐妹,有的長著玫瑰色的胳膊,有的身材特別迷人,有的曲線玲瓏,有的愛笑,有的端莊,有的可愛,但只有伽拉忒亞在古希臘作家赫西俄德的《神譜》中用「漂亮」來形容。
所以,伽拉忒亞應該是最漂亮最迷人的海洋仙女,是一位真正的女神。
膚白貌美,女神引來情歌老手
確實,形容海洋仙女伽拉忒亞,你不能用美若天仙這個詞,因為她就是那位最美麗的仙子,正如一首粗鄙的情歌中所唱的:
「伽拉忒亞啊,你比那雪白的耬斗花花瓣還白,比草坪上的花朵還美,比榿樹還修長苗條,比水晶還耀眼,比嬌嫩的小羔羊還活潑,比那海水不斷沖刷的貝殼還光潔,比冬天的太陽、夏天的蔭涼還可愛,比蘋果還精貴,比高大的梧桐還漂亮,比冰還澄澈,比熟葡萄還甜蜜,比天鵝的羽毛和奶酪還柔軟,如果你不躲避我,那麼你就比一座灌溉過的花園還美。
」( 古羅馬·奧維德:《變形記》卷十三)
這首不太入流的情歌是膀大腰圓人高馬大長得奇形怪狀一天只知道放羊的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Polyphemus)填詞作曲並親自演唱的。
這位作曲家兼歌唱家的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雖然沒什麼文化,長得又丑,名字又長又拗口,很不好記,但經過艱苦努力,還是給自己掙下了野蠻人的赫赫名聲。
首先他雖然丑,但出身高貴,是海神波塞冬的兒子,所以如果幹點壞事就會很引人注目。
其次他兇狠野蠻,最喜歡的運動是投擲巨石,最愛吃的食物是羊肉和人肉。
對,沒錯,波呂斐摩斯之所以有名,就是因為曾在希臘智多星奧德修斯的海上漂流記中本色演出,客串了一回食人生番,把奧德修斯的夥伴吃個底朝天,結果被奧德修斯弄瞎了唯一的眼睛,成為盲眼巨人,也坐實了這位野人的名聲。
圖1-12 圭多•雷尼:《波呂斐摩斯》,油畫,約1639年,52×63厘米,義大利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確實長得不夠上像,又比較凶蠻。
正如義大利學院派畫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 1575-1642)的油畫《波呂斐摩斯》(圖1-12 Polyphemus)描繪的那樣。
因為眼睛被奧德修斯戳瞎了,憤怒的波呂斐摩斯正搬動巨石投向遠遠逃開的船。
畫中的獨眼巨人畫著三隻眼睛,這和獨眼巨人的形象有些不符。
雷尼筆下的獨眼巨人除了眼睛有些特別之外,看起來與常人無異。
但19世紀瑞士象徵主義畫家阿諾德·伯克林(Arnold Böcklin 1827–1901) 的作品《奧德修斯和波呂斐摩斯》(圖1-13 Odysseus and Polyphemus)所描繪的獨眼巨人,十分符合獨眼巨人的怪物身份。
畫中的獨眼巨人身強力壯,蓬頭垢面,毛髮濃密,舉手投石之間,顯得非常有氣勢。
獨眼怪不受女神待見
獨眼巨人雖然氣勢雄壯,天生野蠻人下凡,但卻是一位多情種子和情歌老手。
他有一天看上了這位美麗的海洋仙女伽拉忒亞,從此一往情深,深陷情網之中難以自拔。
他茶飯不思,羊也不管了,人也不吃了,用一個耙子把自己亂糟糟像蓬鬆野草一般的鬍子給割掉,每天在仙女伽拉忒亞出現的地方登台演出,大唱特唱自己編的情歌。
老實說,獨眼巨人的情歌在比喻用法上稍嫌老套,內容上以生活用語為主,沒有體現出什麼新奇的內涵,但可貴在於感情真摯,如果不是我們先入為主,很難想像這是一位大老粗的作品。
而且這些情歌十分貼近日常生活,簡單易懂,如果沒有天天放羊與山野為伴的生活經驗,一般人還真做不出來。
他形容伽拉忒亞對他冷酷無情的樣子時唱道:
「你伽拉忒亞,卻又比一頭野性的小母牛還野、比一顆多年的老橡樹還死硬,比大海還不可靠,比柳條和白藤還難拗,比石頭還堅定不移,比一條河還洶湧,比受到讚揚的孔雀還驕傲,比火的性子還烈,比刺還扎人,比生崽的母熊還兇猛,比大海還聾,比一條挨踩的蛇還無情。
」 ( 古羅馬·奧維德:《變形記》卷十三)
他的情歌里既有讚美,又有威脅,既許諾給海洋仙女漫山遍野以山羊為主的萬貫家財,又明白告訴這位美少女自己是名門之後,和她也屬門當戶對。
醜男人也要娶老婆,獨眼巨人也要愛,這倒沒有什麼可指責的。
只不過在獨眼巨人追求伽拉忒亞的時候,人家已經有了男朋友。
伽拉忒亞正和一位英俊帥氣的青年阿喀斯(Acis)自由戀愛,沉浸在親親我我的甜蜜愛情世界中。
阿喀斯是一位寧芙仙女的孩子,從事的也是放羊的工作,長得十分美麗,和伽拉忒亞門當戶對,而且兩情相悅,屬於那種人見人羨的神仙眷侶。
所以,一位自認為已經找到了一輩子的真愛,滿腦子都是甜蜜愛情的姑娘,是不會這麼快就追求另一段幸福的。
獨眼巨人這樣一位悲情野蠻人,沒有看清這一點,在不恰當的時機硬要插上一腳,這就讓海洋仙女伽拉忒亞很反感。
她覺得像獨眼巨人這種野人,只可能有激動的情慾,是不會有細膩的情感的:
「就像他這樣一個野蠻的傢伙,樹林見了他也害怕,任何陌生人見了他都要遭殃,他連奧林匹斯山上的偉大的天神都看不起,居然懂得什麼是愛。
他被強烈的情慾俘虜了,他像火燎一樣,把他的牛群和他的洞窟忘得一乾二淨。
」 ( 古羅馬·奧維德:《變形記》卷十三)
因此,每當獨眼巨人在岸邊大唱情歌,自以為可以上演一場美女與野獸的愛情故事的時候,我們的美少女則帶著自己的夥伴,在海浪中盡情地舞蹈和嬉戲,一邊嘲弄著這隻巨大癩蛤蟆的怪念頭,一邊駕著海豚的小船,遠遠逃離波呂斐摩斯的破鑼嗓子,去和自己的情郎幽會。
高貴女神的勝利
海洋仙女伽拉忒亞逃離獨眼巨人的故事,如同貞潔的美婦逃離獸慾的野獸魔爪一般,成為許多藝術家喜聞樂見的創作主題。
在西方美術史上,最優美的一幅以海洋仙女伽拉忒亞逃離獨眼巨人為主題的畫作,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於1511年創作的經典濕壁畫作品《伽拉忒亞的勝利》(圖1-14The Triumph of Galatea)。
英國藝術史家貢布里希認為,這幅畫中的伽拉忒亞體現了他對「人物形象的純粹美」和「想像的標準美的類型」的藝術追求。
當這幅壁畫完成的時候,有人問拉斐爾,這位如此美麗的模特是誰?拉斐爾回答說,這個模特並不是某一位具體的模特,而是他心目中美的理念的化身。
在拉斐爾的筆下,「伽拉忒亞的可愛之中毫無圖式化或精心計算的地方,她是一個生活在充滿愛和美的更光明的世界中的人——那是16世紀義大利讚賞者心目中的古典的世界。
」(英·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
在這幅作品中,美麗的海洋仙女伽拉忒亞位於畫面的中心,她正駕駛著兩隻海豚拉著的貝殼小船越過海浪,她的紅色紗巾被海風吹到了後面,讓人感受到一種從左到右的運動感。
她的周圍,一左一右,各有一位海神鼓著腮幫子在大吹海螺,還有兩對海神和仙女正在相互調情。
她的頭上是三位彎弓搭建的小愛神,正把愛情之箭對準了伽拉忒亞和旁邊調情的海神和仙女。
左上角拿著箭的小愛神躲在雲端之中,正好和伽拉忒亞腳下的小愛神相對應。
畫中中小愛神的弓箭,伽拉忒亞手中的韁繩,都指向了美少女的臉,使得伽拉忒亞的臉成為整幅畫面的中心,周圍的所有畫面元素仿佛都在圍繞著這個中心而旋轉。
這正是拉斐爾希望達到的效果,通過對稱的人物安排與和諧完美的構圖技巧,讓人們既感到一種運動的感覺,又產生出寧靜和平衡的協調感。
因此,這幅畫代表著拉斐爾「已經實現了老一代人曾極力追求的目標:用完美而和諧的構圖表現自由運動的人物形象。
」 (英·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
這幅畫還有三個細節需要注意。
第一個細節是貝殼小船。
在文藝復興之前的作品中,伽拉忒亞通常是騎在海豚上的,坐在貝殼小船上這是第一次。
拉斐爾借用了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中的貝殼,用在了伽拉忒亞的腳下,不同的是,拉斐爾為這艘貝殼小船安上了輻射狀的輪槳,這是拉斐爾的藝術創造。
當拉斐爾的這幅作品問世後,以後的藝術作品中,出現反映伽拉忒亞的故事或有車船的形象,幾乎都會配以這種輻射狀的輪槳。
第二個細節是伽拉忒亞的扭頭方向。
在這個畫面中,伽拉忒亞正駕船逃離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她扭頭嘲笑著這位野蠻巨人的粗鄙情歌。
所以在這幅壁畫的旁邊,還有拉斐爾的另外一幅反映波呂斐摩斯的壁畫。
第三個細節隱藏在伽拉忒亞腳下的小愛神和拉著的兩隻海豚身上。
這幅畫為什麼叫作《伽拉忒亞的勝利》?解答的密碼就在小愛神的手上。
小愛神的姿勢很奇怪,他的雙手指向的是海豚,似乎在提醒我們注意這兩隻海豚。
順著小天使的手,我們看見其中一隻海豚咬住了一隻章魚。
(圖1-14-1拉斐爾《伽拉忒亞的勝利》局部)在拉斐爾的時代,海豚是海洋中智慧高貴的動物,而卑賤低下的代表正是章魚。
所以,伽拉忒亞的勝利代表著在愛情的世界裡,高貴自由的愛對肉慾之愛的勝利。
畫中的伽拉忒亞神采飛揚,也正體現了勝利之名。
圖1-15 義大利畫家弗朗西斯科·阿爾巴尼:《乘坐貝殼中的海洋仙子伽拉忒亞》,1630年左右,油畫,188×124厘米,德國德勒斯登古典大師畫廊
直接受到拉斐爾這幅作品影響的是17世紀義大利學院派畫家弗朗西斯科·阿爾巴尼(Francesco Albani,1578-1660)的油畫《乘坐貝殼中的海洋仙子伽拉忒亞》(圖1-15 Galatee in Shell)。
這幅油畫創作於1630年左右,是阿爾巴尼晚年的一幅代表作。
阿爾巴尼的作品具有古典主義的風格,他的作品深受安尼巴列·喀拉蚩(Annibale
Carracci,1560-1609)和拉斐爾的影響,繪畫精雕細琢,色澤鮮亮,力求完美。
在這幅油畫中,伽拉忒亞坐在兩隻海豚拉著的船上,船邊的輻射狀的輪槳正來自於拉斐爾的《伽拉忒亞的勝利》。
伽拉忒亞的身邊圍繞著許多小愛神,畫面遠方的馬車上,是海神波塞冬和海後安菲特里忒。
雖然阿爾巴尼仿效了拉斐爾的藝術形式,但阿爾巴尼筆下的伽拉忒亞有一種成熟婦人的風韻,卻缺少拉斐爾筆下海洋仙女的自信和奕奕神采,這也體現了兩位畫家在藝術水準上的差別。
圖1-16 貝爾納多•卡瓦里諾或阿爾特米西婭•真蒂萊斯齊:《伽拉忒亞的勝利》,1650年,油畫,152.1×205.1 厘米,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雖然很難再有畫家的作品達到拉斐爾的高度,但是還是有很多不同風格的畫家喜歡以「伽拉忒亞的勝利」為主題創作神話作品。
這幅創作於1650年的油畫作品 《伽拉忒亞的勝利》(圖1-16The Triumph of Galatea),被認為最有可能是義大利畫家貝爾納多·卡瓦里諾(Bernardo Cavallino
,1616–1656)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義大利女畫家阿爾特米西婭·真蒂萊斯齊(Artemisia
Gentileschi,1593–1653)的作品。
這兩位畫家都受到過卡拉瓦喬的影響,也具有學院派的藝術傾向,善於用光線的明暗對比來表現主題。
畫中的伽拉忒亞同樣是坐在海豚拉著的貝殼小船上,她的臉引人注目的揚起,在神韻上有些類似於拉斐爾筆下的伽拉忒亞,整個畫面的色調對比並不是特彆強烈,但讓人感覺很優雅。
另一幅優美典雅的油畫《伽拉忒亞的勝利》(圖1-17 The Triumph of Galatea),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畫家厄·勒·絮爾(Eustache Le Sueur, 1617-1655)的作品。
勒·絮爾是法國宮廷畫家西蒙·武埃(Simon Vouet
1590-1649)的學生,非常崇拜拉斐爾,其作品具有理性、端莊和寧靜的古典風格。
這幅油畫體現了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的藝術特點:一是強調人的理性至上,反對個人情感的表達;二是遵循古希臘羅馬和文藝復興的藝術傳統,主張描繪理想美,而不是具體的美,注重素描的精確,強調藝術語言的簡潔明確;三是藝術風格莊嚴宏大,又寧靜典雅。
所以,勒·絮爾筆下的伽拉忒亞並沒有嬌艷的感覺,而是一位帶有古典寧靜風格的美婦人形象。
被忽視的獨眼怪
圖1-18 科拉多•賈昆托:《伽拉忒亞的勝利》,約1752年,油畫,85.1×123.2,美國密爾沃基美術館
有意思的是,這些不同時代的畫家在表現伽拉忒亞的勝利這一主題時,都有意地把另一位主人公獨眼巨人給忽視了,仿佛在這個主題中沒有他什麼事。
但實際上,獨眼巨人一直存在,而且一直在等著某位畫家給他畫上。
所以,在18世紀義大利畫家科拉多·賈昆托(Corrado Giaquinto,1703-1765)的作品《伽拉忒亞的勝利》(圖1-18 The Triumph of
Galatea》的左上角,獨眼巨人傷心的身影模模糊糊地出現了。
賈昆托是洛可可畫家,他的作品刻意追求強烈的光線和色彩效果,具有較為純粹的洛可可藝術風格,即色彩奢華柔美、人物形象濃艷富有肉感。
畫中的伽拉忒亞,嬌艷潔白,被眾多的海神和小愛神圍繞著,有一種女王的感覺。
當然,還是有許多有心的畫家是不會忽視這位明明可以用武力搶婚卻偏偏想用才華來征服美少女的野蠻男人。
(未完待續)
(「閒話美術史」系列即將由中國青年出版社整理出版,敬請期待美柔汀著《博物館神秘花園:從潘多拉到芙羅拉》)
閒話美術史 | 狂野的海神與四處逃散的仙女們(四)
在奧林匹斯諸神中,只有波塞冬富有四海。他掌管著全天下的水域。理論上無論是泉水、自來水、沼澤、泥塘、河流、湖泊,還是大洋、小洋、太平洋、大西洋之類的,只要有水的地方統統都歸波塞冬管。俗話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