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武當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的建築,成中國古建築未解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武當山,被譽為「天下第一仙山」。

明朝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作為皇家寺廟來修建,有「北建故宮,南修武當」的說法。

綜觀宏大的武當山古建築群,薈萃了中國古代最優秀建築方式,集中了皇室建築的宏偉大氣、道教的玄妙神奇,園林的幽靜典雅等多種特色,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經典之作。

而我今天要介紹的武當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的建築方式,是古人大膽智慧的傑作,更是中國古代建築之謎。

明朝時期武當山被封為「大岳」、「治世玄岳」,是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

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嶽之冠」顯赫地位享名於世,被列為道教第一名山。

武當「道教」不斷吸收儒、佛兩教精華,成為明朝的「國教」。

(寒殘一葉拍攝於湖北武當山)

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明代達到鼎盛。

明永樂皇帝朱棣大建武當山,用時十二年,軍民工匠三十多萬人,在武當山建成了長達160里、9宮9觀36庵堂72岩廟的33座龐大建築群。

據資料記載,明代在武當山有各種建築五百多處,大小為房屋二萬多間,是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

相傳凈樂國太子在武當山修煉,歷時42載,最終修成正果得道飛升,被封太玄,史稱真武大帝(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

而太子坡,就是真武大帝最初讀書的地方,因此被稱為「太子坡」。

太子坡屹立於獅子山60度的陡坡上,面對千丈幽壑,左接十八盤棧道,右有天池飛瀑,「神道」如綢帶般飄逸。

古人巧妙的利用山形地勢,創造出1.6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被稱為利用陡坡開展建築的經典之作。

走進山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條依山勢而建蜿蜒起伏的夾牆復道,名為「九曲黃河牆」。

其實從山門到主殿只有71米,但古人在修造時十分巧妙利用山勢,以及高大彎曲的紅牆,讓人產生遙遠深邃的感覺,仿佛是在穿越時空隧道。

復道的盡頭是二道山門,走過門是一個寬闊的平台道院,整個院子用大塊的石板鋪成。

院子左側為依山而建的各種樓閣,整體布局合理,「五雲樓」、「皇經堂」、「藏經閣」、「太子殿」高低錯落,合理利用了每一寸可用土地。

復真觀,又名「祖師殿」,是整個在太子坡最主要的建築。

殿內供奉真武神像,值得一提的是,這裡巨大的塑像是武當山最大的彩繪木雕像,經歷600多年依舊如新。

復真觀有一座五雲樓,也叫「五層樓」,是現存武當山最高的木構建築,高15.8米。

古人在沒有開挖山體的情況下,完全是依山勢變化而建造的五層木結構高樓,本身就是一木結構建築的傑作。

然而樓內一柱十二梁更是神奇之作。

或許是因山勢而建的緣故,五雲樓有十二根梁枋,且交叉穿鑿在一根主體立柱上,構思巧妙結構奇特,對於房屋的沉重力計算相當精確,歷經數百年風雨依然紋絲不動。

這不僅是中國古人一大膽而又智慧的傑作,也成為中國古建築之謎。

「一柱十二梁」現為太子坡的標誌性景點。

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武當太子坡黃河九曲繞道觀

光明網05-12 17:11顯示圖片真武大帝與佛教的釋迦摩尼有許多類似的地方,例如:都是在肋下出生,都是出身皇家,都是歷經磨難終成正果。道教的許多傳說,與武當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武當山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