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縷玉衣的來歷,你知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金縷玉衣, 出土於中山靖王墓中。

 我國漢代皇帝和貴族的殮服。

按死者等級分為金縷、銀鏤、銅縷。

1968年滿城漢墓出土的兩套金縷玉衣,保存完好,形狀如人體,各由兩千多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每塊玉片的巨細和形狀都通過緊密設計和精密加工,可見其時高明的手工藝水平。

玉衣的一種。

用金縷編成, 漢 代皇帝和貴族身後用為殮服。

因為等級不一樣,玉衣有金縷、銀縷、銅縷之分,這三種玉衣在考古工作中都有發現。

河北 滿城 漢 中山靖王劉勝 配偶墓出土的兩套金縷玉衣,各由兩千多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

  金縷玉衣是漢代標準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期間。

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盔甲,用金絲銜接。

這種玉匣即是大家平時說的金縷玉衣。

其時大家非常迷信玉能夠堅持骸骨永存, 更把玉作為一種尊貴的禮器和身份的標誌。

  漢代皇帝和貴族,死時穿「玉衣」(又稱「玉匣」)入葬。

它們是用很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絲、銀絲或銅絲編綴起來的,別離稱為「金縷玉衣」(帝王級)、「銀縷玉衣」(諸侯王級)、「銅縷玉衣」(公侯級)。

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檔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標誌,皇帝及有些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別的貴族則運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期間。

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盔甲,用金絲銜接。

這種玉匣即是大家平時說的金縷玉衣。

其時大家非常迷信玉可以堅持屍骨永存,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標誌。

現在最早的玉衣

由於金縷玉衣象徵著帝王貴族的身份,有非常嚴格的制工藝要求,漢代的統治者還設立了專門從事玉衣製作的" 東園"。

這裡的工匠對大量的玉片進行選料、鑽孔、拋光等 十多道工序的加工,並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分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再用金線相連。

製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於當時一百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

用金縷玉衣作葬服不僅沒有實現王侯貴族們保持屍骨不壞的心愿,反而招來盜墓毀屍的厄運,許多漢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盜。

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解放以來,漢墓中所發現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二件、定縣西漢中山孝王劉興的一件、江蘇省徐州東漢楚王劉戊(一說為第二代楚王劉郢客)的一件、 安徽省亳州東漢末年曹操的宗族曹騰(曹操祖父)的一件,共5件,已經完全復原。

以滿城漢墓的二件為例,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絲重1100克,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 克,其製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驚人的。

芒碭山金縷玉衣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鎮芒碭山僖山漢墓出土 ,現收藏於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玉器館"。

玉衣出於西漢末期梁王墓,長度為1.76米,由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應為西漢梁國國王級別的陵墓。

按人體部位分別為頭罩、面蓋、上衣、袖、手套、褲、腳套等,1988年參加了北京故宮舉行的全國出土文物精華展,1991年作為中新建交的先行使者赴新加坡參加展出,為中國贏得了榮譽。

徐州博物館館藏國寶"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於1994~1995年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由徐州博物館花費兩年多的時間修復完成。

是目前國內出土的金縷玉衣中玉質最好、玉片數量最多、工藝最精的一件。

這件金縷玉衣目前有很多全國之最:年代最早,距今超過2000多年,推斷墓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劉戊;玉片最多,玉衣長174厘米、寬68厘米,用1576克金絲連綴起4248塊大小不等的玉片;玉質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組成,溫潤晶瑩;工藝最精,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拼合得天衣無縫,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


玉衣的是古時候封建迷信的產物,但因為他的稀有性及文物代表性,使得現在市面上的基本的玉衣都是假的,隨著文化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古玩行業,真假難辨,以為不爭的事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代玉衣殮服等級森嚴 僅皇帝能使用金縷玉衣

古人崇信「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發明了許多專門用於殮葬死者以求不朽的「葬玉」,而歷代「葬玉」中,最奢華鋪張和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漢代的玉衣。 考古資料顯示,玉衣起源甚古。西周時期的「玉覆...

漢代貴族的「壽衣」——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中國漢代文物,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

永生夢想幻滅——楚王和他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玉衣的一種,用金縷編成,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

保定滿城漢墓:史上最著名金縷玉衣在這裡出土

古人將玉視為通天神物,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以玉陪葬的習俗。大約到了西漢初年,王公貴族階層流行身穿玉衣下葬,以求屍體萬年不腐。以金絲編造的稱為金縷玉衣,以銀絲編造的稱為銀縷玉衣,此外還有銅縷主衣和絲縷...

金縷玉衣的傳說,能否讓人死而復生

金縷玉衣可以追溯到東周時的「綴玉面幕」 「綴玉衣服」,到三國時曹丕下詔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銅線綴編稱為「銀縷玉衣」、「銅...

揭秘金縷玉衣真的能夠保持屍骨不朽嗎?

玉衣也稱「玉匣」、「玉押」,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

盤點國內出土的10件漢代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中國漢代文物,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

金縷玉衣真相之謎!

2011年收藏界發生「金縷玉衣」的醜聞事件,由此「金縷玉衣」又開始進去人們的視野。楊伯達等5名國內文博界知名專家,隔著玻璃鑑定一件玉衣,拿了幾十萬鑑定費,即聯名簽署一份價值24億人民幣的證書。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