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在蘭亭雅集上誕生了《蘭亭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晉永和九年(353),王羲之酒後一揮而就的324個字,是中國書法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世人皆知《蘭亭序》的字寫得好,卻「不知其文千古悲涼也」。
東晉太和四年(369),王羲之辭官回家,丹池赤水,書樓墨池……書聖的身影在浙江的山水裡,悄悄地匿跡了。
我們尋找著書聖的遺蹟、書聖的故事,剝離了歷史的華美裝飾,卻在書聖光環的背後,發現了一個痛苦的病人。
千古書聖王羲之,究竟還有多少我們不為所知的秘密呢?
紹興城外的蘭亭,又是一年桃花開。
紹興文化名人王雲根是王羲之的第五十五代孫,每天,他都會執筆習書。
王雲根平日練習書法,臨得最多的帖子,就是先祖王羲之的《蘭亭序》。
當然,他臨的也都是後人的摹本。
2005年的一天,王雲根接到了一個神秘的電話。
電話里的人自稱是一個民間博物館的館長,他透露出一個驚天的消息:「我這裡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寶——《蘭亭序》的真跡。
」
《蘭亭序》是永和九年一代書聖王羲之在蘭亭雅集上趁著酒興寫下的一卷行草作品。
東晉以來,它備受歷代帝王和書家推崇,即使是唐朝的臨摹本,也是難得一見的稀世國寶。
突然現世的《蘭亭序》如果是真跡,絕對價值連城。
但是,這個民間博物館館長手中的《蘭亭序》會是真的嗎?
王雲根根據自己對《蘭亭序》多年的研究,當時就判斷說這不可能,因為真跡早就在唐代失傳了。
依據史書的記述,那一卷令天下書法家垂涎欲滴的《蘭亭序》,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被一生摯愛王羲之的唐太宗李世民帶進了他龐大的陵墓。
大唐的月夜,在昭陵合上的那一刻,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就永遠埋在了天下第一陵漆黑的地宮裡。
蘭亭雅集上誕生了《蘭亭序》
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蘭亭序》難道都不是王羲之的手跡嗎?
這事和唐太宗李世民有關。
公元626年,大唐武德九年。
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接過父親、唐高祖李淵手中的權杖,登上了帝位,由此開創了幾十年的大唐盛世。
繼位之初,戰亂剛息,李世民需要大量治國之才,他開始像隋朝一樣,在全國開科選拔人才。
唐代實行科舉考試,吏部會考的內容是「身、言、書、判」。
具體操作時,先考其「書」,再考其他。
由於考的人多,不能一一,實際上主要是憑「書」用人——書法與當官緊密地結合起來。
書法這門中國古老的藝術,因為皇帝的喜好,在唐代成為天下士子踏入仕途的必修課。
李世民最推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重修《晉書》時親自撰寫《王羲之傳》,寫完後,意猶未盡,御筆一揮,點評了前朝歷代書法名家,認為其他人都是「區區之類」,是絕不能和心中的偶像王羲之相提並論的。
史書說,李世民聽聞名士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體」,當天便召他來「侍書」,也就是當秘書了。
天下書法學逸少,繼南朝梁武帝後,在唐朝又達到了一個高潮。
王羲之的蘭亭序至今流落何處,到底是不是在李世民墓中
說到王羲之,他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的書法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而他的代表作《蘭亭序》也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這部天下第一書是如何作出的呢?
千古第一行書《蘭亭序》下落真相最終解釋!
《蘭亭序》,被譽為「千古第一行書」,是書聖王羲之巔峰之作,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失傳千年,讓人懷念!史書記載,在唐太宗遺詔中,明確要求《蘭亭序》陪葬。換句話說,這件寶貝應在昭陵。五代溫韜滅絕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