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馮永謙:我嘗了一口遼代古墓中的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日,記者採訪到葉茂台古墓挖掘的親歷者,著名考古學家馮永謙先生。
40多年過去了,這位當年參加葉茂台遼墓發掘的考古專家給記者講述了許多有趣的事。
葉茂台位於法庫西南45公里的101國道上。
1974年4月,葉茂台村村民無意間發現一處古墓。
很快,遼寧省博物館立即派出以徐秉琨、馮永謙、曹汛等組成的專家組於5月2日趕往現場……
七號墓發掘初始及墓室外觀(由北向南攝)
無法鑑定,就先嘗一口
現場發掘具體工作由馮永謙主持完成。
「發掘的第一天就出現了奇蹟!」馮永謙講到,「在主墓室東南角的木桌底下發現有兩件白瓷注壺,其中一件的重量比正常注壺重很多。
」壺口是封閉的,他用手輕輕晃一下瓶體,裡面居然發出清脆的液體聲。
憑藉多年的考古經驗,馮永謙斷定這裡面盛的是酒。
這時參加考古的專家們都停下手中各自的工作,仔細觀察這把注壺。
注壺的口和流是用類似軟木塞的東西充塞,外面用蠟封。
由於經過了上千年的時光,「軟木塞」已經腐朽,分不清材質。
「木塞」外面的封蠟呈深黃色,黃中還帶有一點兒紅色。
專家們意識到,必須立即密封壺口,並及時對壺內液體進行化驗。
但是依據當時的條件,又不能馬上運回瀋陽化驗,即使運回瀋陽,由於路途遙遠,在路途上液體中的成分極有可能揮發了。
怎麼辦?專家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第一時間把能夠掌握的情況先記錄下來。
有人甚至建議乾脆先用嘴嘗嘗,看壺中裝的液體到底是不是酒,這個建議得到大家的贊同。
馮永謙從壺中倒出少許液體盛在玻璃杯中,液體很清澈,淡黃中略帶紅色。
馮永謙用鼻子聞聞,沒有任何氣味。
他輕輕地呷了一口,細細地品位,大夥都看著他。
過了一會兒,他慢慢睜開眼說:「有點土腥味。
」沒有得出結論的液體很快密封著被送到了瀋陽進行化驗,後來化驗結果出來了,報告單上書寫的各種化學元素中,其中清楚地標明液體中含有微量的乙醇!這個結論證明,壺中的液體就是酒。
馮永謙說:「在法庫的遼墓中出土千年古酒,是遼代考古史上的第一次,也我國考古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發現。
」
第一次看到木質棺房
讓考古專家更為驚奇的是,在石供桌的後面,並沒有看到棺槨,而是一座精美別致的小帳式木建築。
馮永謙說,小帳式木建築用柏木製作,通體刷茶褐色漆,前面有門窗,屋頂有壓脊獸,下面有磚砌的底座和木質護欄。
護欄上有彩繪精美的圖案,大部分構件保存完好。
房屋式樣屬於古代祠堂、宅第一類的民間建築。
它有什麼用呢?馮永謙說,墓中設帳是中國古代一種喪葬制度,人們稱這種建築為棺床小帳或者棺房。
墓中設帳是古代皇親國戚才能享受的特權。
可見,這座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很可能與皇室有關。
更珍貴的是,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木質棺房。
那麼「棺床小帳」為何千年不朽?馮永謙認為,是因為葉茂台西山、北山地勢較高,氣候乾燥,這裡千年來未遇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而且「棺床小帳」採用的是極耐腐朽的柏木。
選用柏木製作葬具,是遼國契丹人的習俗。
當棺床小帳被打開,裡面露出一個雕刻精美的石棺,石棺長225厘米,寬124厘米。
除了棺底外,通體雕刻華美的圖案。
棺蓋中間雕刻著卷草紋,卷草紋相互纏繞,宛如一株枝繁葉茂、繁衍不息的大樹覆蓋整個棺蓋。
棺蓋的四角各雕刻一隻俯臥的雄獅,石棺的四壁分別雕刻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祥瑞神獸,更加顯示出墓主人身份的高貴和神秘。
墓室內棺床小帳岀土時狀況
運古屍是技術活,卡車走了10多個小時
馮永謙告訴記者,現場就有法醫專家進行測定,墓主人的屍體已經腐爛,只剩下了白骨。
由於墓室場地狹小,不便剝離衣服,發掘小組決定把屍體連同裹屍體的衣服一起從棺槨中取出運回遼寧省博物館。
為此,考古專家在墓主人的衣服上鋪了一層宣紙,再在上面撒一層石膏粉,紙和石膏粉都濕潤,然後再鋪一層宣紙,再撒一層石膏粉,如此做十多層,使紙和石膏粉與屍骨上服飾間完全吻合,無間隙存在,當石膏粉遇水後就會凝固在一起,形成一個近似密封的硬殼保護層,即使有輕微的震動,也不會對其封固的文物造成損壞。
接下來的難題就是怎樣才能把屍骨連同服飾衣物一起完好無損地從石棺中取出來,屍骨貼著石棺底,怎麼取呢?專家們想出了絕妙的辦法,他們把屍骨和石棺剝離出一條縫隙,把小塊膠合板貼著縫隙插進去,然後再用一整塊大膠合板從小塊膠合板底下再插進去。
如此反覆用了大概7塊膠合板,古屍被完整地和石棺底分離,裝進了木匣。
裝進木匣的女屍又遇到了麻煩,由於包裹古屍的絲織品已經有些碳化,輕微的震動都會使腐朽的衣服成為碎末,再也無法修復。
專家們用繩子把裝屍骨的木匣懸掛在卡車的車廂里,類似吊床,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震動對文物的損害。
往回運屍骨時由馮永謙押車,他說:「從發掘現場到瀋陽,雖然不到100公里,卡車卻足足走了10多個小時。
」
兩幅珍貴的畫反應契丹人民的生活
據馮永謙回憶,運回遼寧省博物館的古屍上的衣物被一點點剝離下來,屍骨的鑑定結果表明墓主人是一位五六十歲的婦女,她頸部佩帶水晶、琥珀項串,胸前安放瑪瑙管金絲球飾,雙手握瓜楞水晶球,腰部佩帶水晶珠。
墓主人身穿十餘件華麗的絲綢服裝,棉袍外圍著鎏金鑲琥珀寶塔鸞紋杆腰,覆蓋身上的緙絲屍衾,緙絲紋飾是火龍、山水、海怪等圖案。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龍鳳圖案只有皇室成員才能享用。
考古人員除了從墓室的結構,喪葬習俗,器物式樣來推斷墓葬的年代外,墓中出土的兩幅畫也幫助專家推斷出墓葬的年代。
在清理棺床小帳時,馮永謙發現了兩幅精美的絹畫,一幅是青綠山水畫《深山棋會圖》;一幅是花鳥畫《竹雀雙兔圖》。
在一千多年前的遼代墓葬中,出土這樣兩幅精美的繪畫,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發現,這引起了國內外極大的轟動。
《深山棋會圖》反映了漢族士大夫山林隱逸的情趣;《竹雀雙兔圖》的構圖與漢族畫師的傳統布局不同。
從同時代的畫作提供的標尺,可以推斷這兩幅畫可能出自契丹畫師之手。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最早的絹畫,也是發現最早的以捲軸形式懸掛的中國繪畫形式,其中《竹雀雙兔圖》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繪畫風格,對於研究遼代契丹族的繪畫藝術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七號遼墓出土的設色深山棋會圖軸
墓主人可能是耶律氏公主
那麼,這座被稱為葉茂台7號遼墓的女墓主人到底是誰呢?
馮永謙講道,在其後的數年裡,考古人員在葉茂台地區相繼發現了10多座遼代墓葬,特別是1976年春季發現的遼代宰相蕭義墓,出土了一方墓誌,墓誌通篇1777個字,詳細地記錄了墓主人北府宰相蕭義的身份、家世等情況,它像一把金鑰匙,揭開了葉茂台古墓群的歷史之謎。
志文記載,葉茂台村的西山、北山被遼國契丹人稱為「聖跡山」,是蕭氏家族的祖塋地。
專家推測,葉茂台7號墓女主人應是遼國皇室耶律氏的公主,她嫁給了與蕭義相關的這一族支蕭氏家族,死後安葬在這處墓地里。
因為她的皇室地位,死後享受了只有皇親國戚才能享受的豪華安葬。
馮永謙說,雖然現在還不能證明墓主人的具體身份,但是他相信,總會有一天會在某座墓葬中找到線索,知道這個神秘的女人到底是誰。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無法鑑定:考古學家嘗了一口遼代古墓中的酒……
葉茂台位於法庫西南45公里的101國道上。1974年4月,葉茂台村村民無意間發現一處古墓。很快遼寧省博物館立即派出以徐秉琨、馮永謙、曹汛等組成的專家組於5月2日趕往現場……
揭秘:葉茂台遼墓群,隱匿於山,墓主顯赫,彰顯契丹習俗
提及遼代契丹族,人們一定會想到《楊家將》的傳說,那位足智多謀的遼國「女皇」蕭太后。而在瀋陽法庫葉茂台遼墓群中就有「蕭氏家族」的人。墓主手握當時罕見的水晶球下葬。根據相關專家對墓室中的遺物測定,...
遼寧發現遼代墓葬群 含貴族墓葬
中新社瀋陽2月28日電 (記者 朱明宇)記者28日從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已完成對康平張家窯遼墓群搶救性發掘,10餘座遼代墓葬出土。遼王朝始建於公元10世紀初,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
千年古墓被打開,發現兩壇陳年佳釀,郭沫若嘗了口神色複雜
中國古人事死如事生,所以會在下葬時將生前所用過的東西都帶到墓葬中。除了一些金銀玉器、陶瓷人俑外,美酒也是他們最喜愛的墓葬品之一。在我國出土的各種古墓中都有被發現的陳年佳釀,那這些美酒有毒麼?還可...
《科爾沁史話》連載之——古墓
[沙石柳畫按]沙石柳畫的故鄉——奈曼旗,在內蒙古通遼市版圖的西南方。源遠流長的科爾沁文化,滋潤著美麗的科爾沁草原。沙石柳畫的作者與《科爾沁史話》的第一作者喬子良老師,是素未謀面的網友,徵得喬老師...
「奢華墓葬」主人竟是遼代公主,「國寶」黃金面具,堪稱鎮館之寶
在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有一件堪稱鎮所之寶的重器:一件遼代的黃金面具。 該面具採用捶揲工藝製作而成,長20.5厘米、寬17.2厘米,和一位成年人的臉龐大小相當。面具耳朵部位的紋路清...
遼墓壁畫再現當時生活 大興三合莊墓地現古墓129座
3月16日,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了大興三合莊墓地考古發掘情況。據悉,經過近兩個半月的發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在大興城區西北部邊緣的原三合莊村址發現了從東漢到遼金時期的古代墓葬129座,現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