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簡,研究漢字和書法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留言,即可獲國家級書法註冊教師資格證,限量,欲領從速。
趕緊在評論區互動吧!
中國兩漢時代遺留下來的簡牘。
早在北周時代就有人在居延地區發現過漢竹簡書,北宋人也曾在今甘肅等地獲得過東漢簡。
1906年,匈牙利人M.A.斯坦因在新疆民豐縣北部的尼雅遺址發現了少量漢簡。
次年,他又在甘肅敦煌一帶的一些漢代邊塞遺址里發現了700多枚漢簡。
這是近代初次發現的漢簡。
此後陸續有新的漢簡出土,至今共發現4萬餘枚。
從西漢簡上可看到漢字字體從古隸逐漸演變以及草書形成的過程,從東漢中後期簡上又可以看到隸書開始向楷書演變的情況,所以漢簡也是研究漢字和書法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除了尼雅漢簡等少量比較特殊的例子,已發現的漢簡可以根據出土情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在漢代西北邊塞地區遺址里發現的,可簡稱為邊塞漢簡。
一類是在漢墓里發現的,可簡稱為墓葬漢簡。
漢簡在書法方面的價值: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書法史和書法源流方面所占的重要位置,二是漢簡的書法藝術性。
過去研究書法和臨摹碑帖者,大都熱習漢代遺留下來的名碑刻石,如《張遷碑》、《禮器碑》、《曹全碑》、《石門頌》、《西狹頌》等等,不一一而舉。
但這都是東漢以來的書體,多屬於分書流派,至於西漢時期字體的變革發展和民間使用流傳的字體則是極為罕見的。
過去有過不少西漢時代的文字資料,都是刻在銅器或磚瓦石刻上的文字資料。
直到漢筒的出土,才真正見到了西漢人們當時使用的書體墨跡,這不能不說是考古工作者的一大貢獻。
(未完待續)
漢簡:一本記錄漢字演化史的「古書」
1906年,匈牙利人M.A.斯坦因在新疆民豐縣北部的尼雅遺址發現了少量漢簡。次年,他又在甘肅敦煌一帶的一些漢代邊塞遺址里發現了700多枚漢簡。這是近代初次發現的漢簡。此後陸續有新的漢簡出土,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