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金器大賞:戰國期(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京博物院在2013年新館重開時,曾推出至今都能推為第一的中國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等級最高的金器大展「金色中國」,該展匯集了陝西、內蒙、湖北、雲南和江蘇五地最重要的金器,涵蓋了中國的東西南北中五方之地,橫跨戰國到明清3000多年的歷史,是不折不扣的超級文博盛宴。


所謂金,又稱黃金,貴金屬之一,色黃純正,因此又稱「黃金」。

金儲量很少,因此非常珍貴,其耐腐蝕,既不與水和氧反應,也不與酸、鹼作用,化學性質極為穩定;延展性極佳,非常適宜製作具有精細工藝要求的飾品和器皿。

金銀器擁有天然艷麗的色彩、炫目耀眼的光澤、富麗堂皇的魅力,加上人類工藝的精心琢飾,使之具有了財富和藝術的雙重價值。

戰國以前,中國的金銀器大都是形制小巧的裝飾品,基本未見容器及其他器皿出現。

進入戰國以後,尤其是在遠離中原的東南地區,情況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金器突破了裝飾性的附屬地位,獨立的金質器皿誕生,並以此為起點,逐漸形成了與中原北方金銀器在使用功能上的差異。

中國古代金銀器皿率先興起於長江流域,而不是傳統上認為發達的中原地區,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由中國金銀礦藏的分布決定的。

長江流域的楚地自古以來便以生產金銀而著稱,《禹貢》中已提及楚國出黃金。

據考證,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發掘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下限約在公元前433年或稍後,正處於戰國早期,從該墓出土的竹簡可知,戰國早期曾(隨)國與楚國關係十分密切,實質上已經淪為楚國的附庸。

該墓出土物極為豐富,其中的5件金質器皿是迄今所見最重要的先秦金質器皿,代表了當時金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蟠螭紋金盞、鏤空龍紋金匕,湖北省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蟠螭紋金盞為盛食器,口徑15.1厘米,高10.7厘米,重2150克,含金量約99%,有蓋。

蓋頂有四柱支撐的環形提鈕,蓋沿有三個等距的銜扣,蓋面四周飾蟠螭紋、綯紋、勾連雷紋,具有顯而易見的荊楚特徵。

盞平口,口沿外側有對稱環耳,飾一周凸起的細密蟠螭紋,三足作向外彎曲的倒置鳳首。

出土時,盞內尚置鏤空龍紋金匕一件,此專為從湯中撈取食物之具,匕首端呈橢圓弧形,通體飾透雕鏤孔對稱變形龍紋,柄身長而扁平,微弧,通長13厘米,重56.45克,含金量達87.45%。

(蟠螭紋金盞、鏤空龍紋金匕,湖北省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盞器形別致、莊重美觀,為中國已出土的先秦金器中最重最大的一件。

其鑄造工藝極為複雜,鈕、蓋、身、足分鑄,即器身與附件分別作成,然後再合范澆鑄或焊接成器,與當時青銅器的鑄造方法幾乎毫無二致。

器物表面鑄造的紋飾也特別精緻入微,尤其是蟠螭紋上浮雕出的尖狀雲紋,看上去細如毫髮,其鑄工之精,遠遠超過同一時期中原銅器上的類似紋飾,是已知早期金器皿和戰國黃金澆鑄技術的頂級傑作,被定為一級甲等,是名副其實的國寶文物。

這件墓中所出金器蓋,未見器身,呈圓拱形,直徑7.5厘米,高2.2厘米,重157.35克,含金量85.66%,蓋面以麻點紋為地紋,中心有一個銜環鈕,內銜一圓環,圍繞環紐飾數圈變形龍紋,變形鳳紋、重環紋、斜角雲紋等紋飾。

(戰國龍鳳紋金器蓋,湖北省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何以該物有蓋而無身?對此問題,有過各種猜想,比如曾經被盜,比如下葬時被親屬拿走之類,但也僅是推測,沒有實際的證據。

當初發掘時,曾在主棺近旁,又發現了類似銅器四件,開始也以銅器蓋稱之,但同樣不見器身。

為了解開這些疑團,專家學者進行了考證,認為「器蓋」之名不確切,應更名為「鎮」——鎮席之物。

在高架家具傳入中國之前,人們一直習慣於席地而坐,蓆子也一直是古人們常用的生活用具。

用藤子、蘆葦、蒲草或竹條編織的蓆子不僅容易卷邊,起身時蓆子還會移動,因此四角常用鎮來壓住。

既然是席鎮,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器身」了。

按說這個問題已經解決,而且湖北省博物館展出該器時已標為「金鎮」,不知何以這次南博的大展,依然將其命名為「金器蓋」?!

戰國時期金銀容器非常少見,因此這件雙耳素麵金杯頗顯珍貴。

其高10.65厘米,口徑8.1厘米,底徑6.3厘米,蓋徑8.2厘米,重789.9克。

由器蓋和器身組成,敞口,方唇,束腰,平底,器壁較厚,口沿外側有對稱環耳。

蓋面呈半球形,略大於器口,蓋邊內沿有3個等距離的銜扣,正好卡在杯內。

(戰國,雙耳金杯,湖北省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此器內弧似矮青銅觚般的器身,隆凸的器蓋弧面乃至光素無紋的器表組合在一起,在視覺上給人以怪異甚而陌生的感覺,為已知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金質器皿之一。

別看曾國不大,曾侯乙也只是戰國時代的小國國君,可是他的墓卻是一個無以倫比的聚寶盆,其墓東室出土的這20個木陀金彈簧器,經鑑定,彈簧由黃金與鉛錫合金製成,長二尺多長,直徑僅為0.2毫米,質地較軟,雖有彈簧的外形,但實際上並無彈性,出土時纏繞在紡錘形的器具上,這不免令人疑惑,當時的工匠們製作金彈簧是幹什麼用的呢?

(戰國,金彈簧形器,湖北省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眾所周知,黃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像這般把黃金抽成直徑0.2毫米的金絲,再捲曲成有一定韌性的彈簧,這種工藝在此之前相當罕見,說明戰國時期對金銀性能的認識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製造工藝中抽絲、制簧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這些帶鉤為曾侯乙生前實用之物,出土於他的腰間,皆黃金鑄成,長4.4厘米,寬1.4—1.6厘米,含金量均達90%以上,鵝首形,長頸扁喙,雖素麵無紋,但製作甚精,器表潔凈,燈下閃閃發光。

(戰國,素麵金帶鉤,湖北省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春秋時期言財富多以粟、馬匹、寶器計之,諸侯之間禮聘以及饋贈、賞賜,也多用布帛,雖然也有用「金」的事例,但多是指銅,少見特指為「黃金」的。

戰國以後,出於社會儲備和支付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金在社會上層經濟生活中逐漸取得了財富中心的重要地位,以黃金計財不勝枚舉。

黃金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價值尺度、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而實際起著各國之間共同貨幣的作用,可說是一個劃時代的變化。

此時期,作為貨幣尤以楚國的黃金流通最盛行,有「黃金珠璣犀象出於楚」的說法。

(戰國,郢爰金版,江蘇省盱眙縣南窯莊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楚國黃金貨幣有金版與金餅兩種形式,金版,即外觀扁平的版型金幣,亦稱版金。

這件郢爰金版平面大體作長方形,上部呈不規則弧狀,長10.4厘米,寬7.09厘米,重466.3克。

上用印鑿打鈐印文「郢爰」46個(其中有半印11個),皆同一方向排列。

郢爰使用時根據需要切割成小塊,然後用天平稱量支付,因此,其流通尚屬稱量貨幣範圍。

整塊金版為一次鑄成,大宗交易可以使用整塊,也可以說又具有黃金鑄幣的性質。

(戰國,郢爰金版,江蘇省盱眙縣南窯莊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郢是戰國時楚國的首都,最早的郢在今湖北江陵,戰國後期為秦所逼,遷都到壽春(今安徽壽縣),仍稱「郢」,「爰」是稱量的意思。

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稱為「印子金」,將其上印記誤讀為「劉主」。

清末金文學家方浚益父子稱為「郢爰」,吳大澂稱其為「郢爰」金幣,至此「郢爰」為楚國金幣遂成定論。

古時候,人們使用結繩系帶來固定衣服,後來隨著皮革進入生活,其不僅用於製作盔甲,也用於製作腰帶,但革帶無法打結,於是金屬與非金屬的一種裝置應運而生了,它的使用方法為:即將鉤尾固定在革帶上,鉤頭勾住鑽有孔眼的革帶另一端,靠人體的張力束腰。

革帶上配的鉤就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名字,叫做帶鉤。

從考古發現來看,早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玉制的帶鉤。

(戰國,錯金鷹首銅帶鉤,1953年自陝西省大荔縣收購,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這件錯金鷹首銅帶鉤,通體簡潔明快、鉤首高昂,頭形較小,鉤身較寬,陰刻細線錯金紋飾。

在鉤面兩側的邊沿和鉤首頸背兩側的邊沿切削成微微的斜坡度,既對稱得體又平整美觀,鉤背有圓形鈕。

該器保存完整,工藝精美,製作考究,具有較高的藝術和科學價值,是研究戰國時期青銅錯金工藝和衣飾配件的重要實物。

絕大部分帶鉤的形體雖然很小,但在我國古代文化史上卻占有一定的地位!《史記》中有「管仲射鉤,桓公以霸」的記載;《莊子》也曾有「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名言流傳於世。

(戰國,鎏金銀帶鉤,江蘇省漣水縣三里墩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這件鎏金銀帶鉤為戰國時期流行的琵琶樣式,長12厘米,重275克。

一端為獸頭形鉤,一端寬並呈圓弧狀。

整體造型為一浮雕狀蹲坐怪獸,前肢抬起收於胸前,胸向前挺,形體豐滿,以中軸線分割成型,採用分層迭加的裝飾手法,立體感甚強。

獸面鼻樑兩端的雙眼最為突出,眼球渾圓透空,原鑲有黑色玻璃小珠。

在裝飾工藝上,此金帶鉤除了鑲嵌玻璃裝飾外,最突出的還是鏨花工藝的運用。

注1:文中照片均為作者拍攝。

注2:文中內容參考相關文獻及網絡資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