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有水銀嗎?為何周邊村民居住千年無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人推測,秦陵地宮中的水銀可能多達幾十噸甚至上百噸。

那麼,大量的水銀又來自何處呢?

秦始皇陵地宮中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十二本紀·秦始皇本紀》:「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後來《漢書》等書中類似的記載基本都照搬《史記》記載。

秦始皇卒於公元前210年,司馬遷大約生於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左右去世,他作《史記》的時候,秦始皇逝世100年左右,司馬遷的記載應該還是比較可靠的。

三國時《皇覽》載:「關東賊發始皇墓,中有水銀。

」 關東賊指的是曹操,袁紹等路諸侯。

地宮為何要埋入大量水銀?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卷十九》中解釋:「上畫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

宮觀百官,奇器珍寶,充滿其中。

令匠作機弩,有所穿近,輒射之。

」意指以水銀象徵江河山川地理形勢,與「上具天文」相對應。

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

除了《史記》文字記載之外,一直無從驗證。

直到1981到1982年間,研究人員曾經對秦始皇陵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汞含量測試,在封土中心1.2萬平方米的範圍內,發現了一個強汞異常區,最高汞含量為陵墓外其他地方的八倍。

科學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史記》中關於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記載是可靠的。

原秦陵考古隊隊長、西北大學教授段清波說:「經過兩次科學測試,以及文獻資料、相同時代考古資料推斷,秦陵地宮底部存在以水銀為材料製作的秦帝國水系版圖,地宮頂部為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圖像。

」他認為,秦陵地宮的設計理念是戰國晚期以來形成的陰陽五行宇宙觀的再現,墓室頂部象徵著天,墓室底部象徵著大地,以水銀製作的帝國水系版圖,是秦為水德(秦水德是秦王室以黃帝為自己祖先所推導得到的德行,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禮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的象徵。

中國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劉士毅介紹,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布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

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和我國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秦陵之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水銀,有可能來自旬陽。

」段清波專著《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提出,旬陽青銅溝的水銀大概占到中國版圖內水銀含量的20%,而旬陽離秦陵的直線距離也就是100多公里。

過去有學者認為秦陵的水銀可能來自重慶東南、湖南西南一帶,但沒有明確記載,而那些地方離秦陵顯然更為遙遠。

段清波稱,有證據表明,旬陽的汞礦開採,在先秦時期就開始了。

而水銀不易運輸,史料記載,旬陽通往關中的「子午道」在2000多年前已經存在了,提煉的水銀人背馬馱運往秦陵更易實現。

秦始皇一統中國,祈求長生不老、國祚永駐,陵墓也要恢弘大氣、萬世不朽。

所以倒水銀作為百川江河大海,象徵統一時的帝國水域,除此之外,水銀可以防腐、防盜,讓水銀機相灌輸,緩慢揮發,盜墓者不能侵入也。

不過,有一個問題,秦始皇陵周邊一直是有村民居住的,水銀屬於易揮發物質,即使不揮發,重達幾十噸的水銀,也會對當地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

網絡搜索」水銀投毒」,有很多相關報導,為何秦始皇陵周邊居住兩千多年的村民,未見史書等有記載報導村民怪病?另外,現在技術這麼發達,是否在1981年之後,再次進行過水銀測量,為何未見報導?這些都是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陵地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之謎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有關秦始皇陵地宮有這樣一段文字描述:……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做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秦始皇陵打開後會有多少謎被破解

秦始皇陵被打開最先解開的謎團是秦陵地宮的規模。在史記中,司馬遷向我們展示了地宮富麗堂皇的景象,地下有穿三泉而建的地宮,豪華的陪葬品以及水銀來表現的百川江河大海,防止盜墓人的機關弩失,玄宮頂部裝飾...

華夏千古一帝,秦始皇陵未解之謎

今時今日,有座千年皇陵仍舊深埋地下,只是不斷出土的陪葬墓文物時時誘惑著人們去遐思:如果秦始皇陵打開,那麼將會有多少謎迎刃而解?中國第一位一統江山的帝王究竟打造了怎樣的地下王國?

秦始皇陵墓的九個驚天謎團!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於中國北部陝西省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