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襄:為中國甲骨學研究傾其所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2月31日科技名家推薦:王襄】

1876年12月31日,中國現代金石學家、甲骨學家王襄出生。

1876年王襄出生於天津城東門裡倉門口的一個文物研究世家,父親是王恩翰,母親鄭氏。

七歲之時,王襄跟隨兄長入私塾讀書。

10歲時,其父考中科舉舉人;11歲時,改入樊氏私塾學習。

王襄自幼喜歡小篆、古書,曾師從王守安。

1910年在北京農工商部高等實業學堂礦科畢業,1913年又畢業於天津民國法政講習所政治經濟科。

曾在天津、福建、廣東、四川、浙江、湖北等省鹽務稽核所任職多年。

范壽軒是晚清末年經常往來於京津地區的古董販子。

一日范壽軒急匆匆地來到王襄家,說在河南見到一種"龍骨",上面刻有古代的文字,問他想不想要。

王襄一聽,很感興趣。

正好孟廣慧也在座。

孟廣慧是天津近代著名書法家,很有名氣。

聽說是有古文字,二人趕忙催促范壽軒前往收購。

由於當時交通還不便利,直到一年後,也就是1899年,范壽軒才帶著從河南收購的龍骨回到天津。

原來,在中國清朝晚期,男人要留長辮子,頭頂前半部的頭髮要全部剃光。

那時候,理髮工具就是一柄鋒利的剃刀,一不小心,就會劃傷頭皮,所以剃頭匠必須常備一些止血藥,這種止血藥就是龍骨碾碎製成的。

不過王襄對這些不感興趣。

他見這些"龍骨"大大小小,形狀不一,有的像龜板,有的像一般的動物骨頭。

他在燈下仔細琢磨這些龍骨,發現上面有許多刻畫的小道道。

他把大大小小的龍骨對到一起,拼成了兩三塊龜板,他小心地擦去龜板上的泥土,發現這些「龍骨」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便向范壽軒求購這些「龍骨」,范壽軒以奇貨自居,向王襄索要高價。

王襄無力支付巨款,只得購買零星小片,未能得到大片龜骨。

後王襄根據龜骨出土地點的河南安陽小屯村,斷定這些龜骨是殷墟故物。

後知道這些故物中有龜甲和獸骨兩種,乃殷商占卜時所用之物,龜甲、獸骨上所刻之字是占卜的結果。

王襄和王懿榮基本同時,是我國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鑑定和購買者之一。

王懿榮雖然最早鑑定併購買甲骨,但他在1900自殺殉國,沒來得及對所藏甲骨進行全面研究,因而沒有留下此學的論述,王襄不僅有鑑定,購買甲骨之功,還有著述傳世,對甲骨學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天津同樣淪陷。

范壽軒賤價大量出售一大批甲骨。

王襄傾其所有,購得一大批龜骨。

一九三四年王襄由湖北回天津時,將甲骨和其他什物叫鐵路局裝箱運回天津,但在天津提取託運物品時,發現其他箱物都在,只有裝甲骨文的箱子不見了。

這些凝聚了多年心血的」寶貝」不翼而飛,真使他焦急萬分。

後來輾轉查找了五十多天,終於在張家口站找到了這箱甲骨,原來,鐵路上負責託運行李的人以為此箱中裝有無價的珍寶,但打開一看,卻是枯骨斷龜。

幸好他們不知甲骨文的珍貴,故又棄置,甲骨才倖免於劫。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王襄失業在家,生活拮据,天津的古董商常去他家,遊說他將甲骨賣給日本人,但王襄推說甲骨已存放內地,為了不使祖國的珍貴文物流往國外,他寧肯賣衣物和家中什物維持生活,也不要日本人的高價。

抗戰勝利後,北京藻玉堂書店的老闆和幾個高校的負責人到天津和他糾纏了一個多月,要購買他收藏的甲骨。

雖然此時物價飛漲,但他仍不為重金所動,一口回絕了他們,王襄後來說:「甲骨是祖國的瑰寶,現在沒有新的發現,將來也不會發現的很多,賣給那些大學,都是外國建立的,將來也會流失異幫,等到中國人想研究就困難了。

解放初期,直到1952年,王襄家中仍很困難,董作賓曾從美國來信,詢問他是否有意將甲骨售與美國某大學,王襄也一口回絕了。

1953年王襄出任天津文史館館長,他將畢生搜購珍藏的甲骨文全部獻給了國家。

為了彰顯王襄先生等先賢在甲骨文發現和研究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在「甲骨文發現百年」紀念日的時候,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編印出版了《甲骨文研究資料彙編》,收錄了羅振玉、王襄、郭沫若、胡厚宣、商承祚、容庚和唐蘭等甲骨學專家的著作近50種,是甲骨學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

王襄先生是甲骨文研究的先驅,有開創之功。

2009年12月18日上午在天津市文史研究館舉行了紀念王襄發現甲骨文110周年暨馬家店遺址保護座談會。

人物百科

王襄(1876.12.31--1965.1.31),祖籍浙江紹興,世居天津。

中國現代金石學家、甲骨學家。

長期從事金石學、甲骨學研究,為中國的金石、甲骨學研究,特別是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與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

建國後,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編輯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政協委員。

1959年天津市書法研究會在天津市文史館成立,他出任首任會長,直至逝世。

(科普中國出品,12月31日編輯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經典故事 — 龜甲獸骨上的天書

19世紀末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迄今已有100餘年,經過數代學人的鑽研探索,蔚然形成了舉世矚目的甲骨之學。存世的15.4萬片有字甲骨,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的奪目之寶。有關甲骨文的發現,坊間曾流...

甲骨文的發現

在清朝光緒年間,古董商、金石學家王懿榮,是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校長)。有一次他看見一味中藥叫龍骨,看見上面刻著字,就覺得很奇怪,就翻看藥渣,沒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種看似文字的圖案。於是他...

詭異的甲骨巫咒:為什麼他們無一善終?

中國有一種很古老的文字,與西亞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一起,並稱「世界三大古文字」。這種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寫在殷墟甲骨上的文字,也稱「契文」;它是當年商王占卜吉凶時,由巫師在龜甲和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