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少林,南武當」,但對武當這座道教名山你又了解多少呢?必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們常說「北少林,南武當」,武當和少林被譽為武林之中的泰山北斗,千百年來這裡面誕生了無數的武學奇才。

但湖北的武當山終不像河南的少林寺那樣名聲在外。

許多人了解武當,也不過是從眾多武俠小說中聽聞有武當一派。

事實上,武當不出名,當卻有一個響噹噹的祖師爺張三丰。

明初時,張三丰開創武當道,以真武大帝為祖師,在教義上主張三教合一,修持上注重內丹煉養,教團里則秘傳內家拳法;上自帝王將相,下到庶民百姓,莫不欲一睹張三丰的仙姿。

明朝歷代皇帝或頒詔請赴,或派人四海尋覓,可少有見其蹤影者。

他給人們留下了奇幻莫測的神功,以及膾炙人口的傳說,其中一個版本是說宋末宋徽宗曾傳詔過他,「或言三豐金時人」;三豐武功驚人,傳說曾單拳擊殺賊百人;修為有成,傳說他能辟穀神行,死而復生。

據其自述,曾任縣令,後棄官出家為全真道士。

曾於終南山遇火龍真人傳以丹訣。

張三丰游武當山,與其徒在該山「去荊榛、群瓦礫」,創草廬以修道。

預言「此山異日必大興」,囑其弟子「善守香火」。

不久離開武當山,雲遊至四川,在青城山和鶴鳴山訪真攬勝。

首創太極拳注以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於世。

其所傳道法空靈玄妙,武當劍名揚天下,太極拳益壽延年。

在太極拳的修煉和實戰中,講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順勢借力、後發制人」,我們稱之為「太極精神」。

這同樣是一種人生哲理和處世態度,是一套為人處世的方法和策略,這與道家那種「韜光養晦、保全自身、順應天道、無為而元不為」的處世態度完全合拍。

這種「外圓內方」、「外柔內剛」人格和「防禦型」處世態度,這正是典型湖北人的處世方式。

不僅如此,武當的武術也非同小可,與少林功夫南北並雄。

武當武術與道教淵源極深,道士修煉學道,往往伴以習武,武當武術以養身練功﹑防身保健為宗旨,以柔克剛,後發制人,自成一派,被稱為「內家拳派」。

使武當獨領風騷的,還有它宏偉玄妙的古代建築。

武當有著中國規模最大的道教宮觀建築群,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有人也許會問:道教是發源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本土宗教,當時中國有多座道教名山,為何只有武當的宮觀舉世無雙?其中緣由與明成祖朱棣密切相關。

武當宮觀始建於唐代,宋元陸續有建置,到了明代,藩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

為了使這種違背封建倫理綱常的行為名正言順,天下歸心,而他尋找的理論依據之一便是皇權神授,得到了武當真武大帝的陰佑。

因此,他在功成即位後大興土木,北修故宮,南修武當,後者便是為了酬謝神靈,鞏固統治。

據記載,當年朱棣修武當前後共動用了三十萬工匠,歷時十二年,修成宮觀大約有八千餘間,武當山各宮觀中神像、供器、法器及寶幡、神帳等設施多為皇室欽降,富麗無比。

當時盛傳武當山道場是「富甲天下」的「黃金白銀」世界。

後來,由於不斷的擴建,武當的道教建築達到了2萬間之多。

朱棣還把真武欽定為皇室的主要保護神,這些舉動為武當道教的鼎盛拉開了序幕。

以後明代諸帝一直把武當作為專為朝廷祈福禳災的朝廷家廟,扶持武當道教,加封武當,擴建宮觀,使其成了「天下第一山」,全國的道教活動中心,在明代,其政治地位,如日中天,眾名山不可同日而語。

幾百年來,武當信徒不僅廣及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而且遠及台灣﹑香港和東南亞。

武當山的建築也是根據真武帝修煉成仙的神話來安排布點的,並且按照政權和神權相結合的意圖營建,體現皇權和道教所需要的「莊嚴」、「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圍。

從山腳一直到山巔天柱峰金殿,都是用一色青石鋪成一條70公里長的「神道」,沿神道兩旁修建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樑、十二亭台等龐大的建築群。

在武當山的修建過程中,朱棣再三叮嚀順從自然,對山體不要分毫修動,這也是武當道教建築群的又一個特點,體現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

武當建築充分利用了峰巒的高大雄偉和崖洞的奇峭幽遽,將每個宮觀都建造在峰巒岩洞間的合適位置,使它們與周圍林木、岩石、溪流和諧一體,相互輝映,宛如一幅天然圖畫。

明人自豪地稱武當建築群為「萬世之偉觀」,今日雖然許多宮觀已成瓦礫,然而現存的仍透著宏偉和精美,且有許多絕妙之處令人稱奇。

如復真觀一座五層高樓中,有結構為一柱支撐十二根梁枋的奇特傑作;九曲黃河牆可傳遞聲音,與北京天壇回音壁異曲同工;轉身殿里的大鐘在撞擊時殿內幾無聲息,而殿外卻能聽到鐘聲裊裊;山巔那座銅鑄鎏金的金殿是一件工藝珍品,圍繞著它有幾大奇觀,其中之一為「雷火煉殿」:古時金殿未有避雷設施,雷雨時,金殿四周往往電光閃爍,火球翻滾,景象絢麗萬千,而每次雷擊過後金殿不僅分毫未損,而且燦然如新……凡此種種使人不由得為古人的智慧發出由衷讚嘆。

作為一座道教名山,武當山今日香火依然,那巍峨雄偉的宮觀,那意境深遠的道家音樂,那帶著仙風道骨的神話傳說,連同那些遠路而來的虔誠香客,都傳遞著古老的文化氣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