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滅商的高科技武器從何而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武器武王伐紂和西周滅商,很常見的說法是從政治和人心的角度闡釋。

但是假如我們把目光轉移一個視角的話,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擁有最新高科技軍事技術的政權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對一個技術落後的舊模式政權的勝利。

而這一切,是考古工作者從商代墓葬中挖掘出的文物揭示的。

窮酸的貴族墓

今年,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亳城鄉岸上村,村民在村頭取土時意外發現古墓群。

考古學家通過大面積集中發掘,基本已確認,這一大片古墓群屬於商朝中前期的貴族墓葬。

這不僅是首次大規模發掘出商朝中前期的墓葬群,也為我們體察那段幾千年前的遙遠歷史提供了一個更直觀而細緻的視角。

此次發掘的18座商代古墓大都保存完好,除了尚未腐壞的完好棺木外,幾乎沒有發現多少人們想像中的陪葬品,包括黃金、玉器、大型青銅器,以及商代最具特色的陪葬品--人殉。

從發掘出的多個墓葬上看,棺材大小基本一致,長約2.5米、寬約1.5米。

由於棺槨不能輕易打開,所以是否有那個時代的昂貴陪葬品與墓穴主人一起長眠於棺內,暫時不得而知。

但就棺木本身大小來看,也無法容乃太多的陪葬品,且墓穴內基本很少有其他陪葬品出土,僅在4個墓內找到了一些人骨、玉器和青銅器的碎片。

少量人骨似乎很難證明是大規模人殉的結果,而少得可憐的其他陪葬品也在向我們說明這些早期商朝貴族的生活並沒有我們原先想像中的那麼鋪張和闊綽。

除了棺槨使用的都是非常粗柏木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彰顯身份與財富地位的物品證據,又因距離商中宗太戊陵遺址非常近,所以被學者們判定為重要成員。

此次發現的商代貴族墓

相比之下,之前出土的一些商朝陵墓顯得富貴了不少,這也是我們很多人之前對於商朝墓葬的概念來源。

這當中,最為有名的莫過於商王武丁的妻子,著名女軍事家婦好的墓穴。

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生產力,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墓卻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質地的文物1928件,其中還包括了16名殉人。

隨葬品不僅數量巨大,種類豐富,而且造型新穎,工藝精湛,絕對是權利與財富的象徵。

配置豪華的婦好墓

其他一些出土的商代統治者陵墓中也包括了數量不少的人和畜殉葬。

通常殉葬者少則數十,多則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從、婢妾、衛兵和各種勤雜人員。

另有完全供殺殉用的「人牲」。

不過這些墓葬基本都屬於商代的晚期,比此次發現的18座墓葬年代晚了不少。

稀疏的武器

此次出土的墓葬儘管保存較為完好,到目前為止,除了一些青銅器碎片之外,基本沒有發掘出什麼與武器相關的陪葬品。

在古代,戰爭與武備往往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貴胄攜帶數量不少的武器一同下葬也是對於自己身份與責任的標榜和認同。

或許,隨著這些棺槨的逐步打開,我們會在棺內找到一些墓主人生前使用的武器。

但無論如何,這些寒酸的墓葬與之前出土的那些商代晚期墓葬相比實在是少得可憐。

到目前為止,考古學家已經在眾多商代晚期的墓葬中發現了數量不少的青銅武器,包括戈、矛、匕首等等,又發現了不少當時仍在使用的石器和骨質武器,數量最多的便是弓箭用的箭頭。

其他的戰爭裝備還包括了銅或皮革製成的頭盔,以及數量有限的早期戰車及馬匹。

鑲嵌滿綠松石的商代銅戈那個年代的頂級武器

一個時代出土的武器,不僅可以反映當時的戰爭水平和生產水平,也是國力和社會形態的一種折射。

顯然,通過商朝中前期與後期墓葬內出土的戰爭武備數量及種類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商代晚期曾有過一個非比尋常的軍事力量崛起過程。

查找古書上的記載,我們就能很容易地將這個非常關鍵的時間節點設定在商王武丁的年代。

正是他在位期間的四方征伐,讓商王朝的勢力範圍大大擴張,國力與財力也在短期內有了很快的增幅。

同樣,史書也記載了武丁之前商王朝混亂的內部統治。

一方面,迫於經常改變河道的黃河影響,商人屢次搬遷了自己的都城。

其次,貴族直接的內鬥也非常厲害。

在這樣動盪而漂泊的環境中,商王朝自然一直處於較低的發展水平,這也不奇怪此次發掘的中前期墓葬為何如此寒酸。

商王盤庚遷都殷之後,商的統治才趨於穩定,財力和軍事力量有了比較好的發展。

武丁繼位後,開疆擴土,征伐四方,為殷商帶來了過去所無法想見的收入。

包括糧食、陶器、青銅器、玉器、牲畜以及奴隸。

正是這種短時間內的膨脹積累,讓商的統治者迅速暴富,較大規模的青銅禮器及人殉、人祭也就成為了可能。

這一繁華時代的證據如今在商代晚期墓葬中,隨處可見。

就連一般人的墓葬,也會出現狗殉,可見財力與生活水平是有一定提高。

只是對比一下統治的貴族們,就不值一提了。

出土的商代青銅矛頭

商朝人將更多的資源用於繼續武裝與征伐異己。

商代早期,雖然已經出土了一些青銅器武器,但數量並不多。

但當到了商代後期,青銅武器的比例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雖然與同時代更為發達的西亞和埃及地區相比,仍顯滯後與不足,但相比商代早期已經是一種飛躍了。

不過,這種飛躍並不能挽救商朝此後所遭遇的問題。

盛極而衰

武丁開創的盛世並沒有讓殷商的江山更加穩固。

相反,窮奢極欲的統治階層已經習慣了依靠戰爭勝利帶來的暴利,維持自己血腥而奢侈的生活。

為此,商不得不派出更多的軍隊,攻伐更遠的地區,同更加多的敵人交戰。

這種不靠譜的軍國主義模式最終也就消磨掉了殷商自己的國力與統治基礎。

到了帝辛,也就是商紂王的時代,商朝在表面上依然非常強大,可能較武丁的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這終究只是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的迴光返照。

當商王朝的軍隊繼續對外進行征服和懲戒作戰,將勢力範圍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沿海之時,磨刀霍霍的周人發動了終結商王朝的致命一擊。

晚期商王朝的勢力範圍

過去,很多人談及商周易代時,總是將目光鎖定在紂王的暴虐無度之上。

這種觀點現在看來,過於片面。

帝辛不過是順著前人留下的政策與治國思想在往前推進。

既然祖上的武丁可以通過大規模攻伐來獲得一個盛世,那麼為什麼他不能依靠更加強大的軍隊去重走一遍這條崛起之路呢?他尤其注重對於南方和江淮地區的推進,也有戰略方面的考慮。

中國南方的銅礦儲量遠遠高於北方,這對於處於銅器時代的一個軍國來說是何等的吸引力。

而征伐帶來的納貢與俘虜,又是商代統治者統治的必要條件。

關鍵的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西周入侵時候所具備的武器優勢。

儘管周人在一些制度上似乎遠不如殷商來得完備與複雜,但在軍事技術上卻反而具有一定的優勢。

由於地處更西面的位置,讓周人能夠吸收商王朝文治影響的同時也更快地獲得了通過河西走廊與北方草原傳播來的最新技術。

這種技術優勢很快就體現在周人的軍事組織上。

他們不僅擁有和商人一樣的青銅武器,還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了改進。

從西面傳播而來的戎車成為了真正馳騁戰場的戰車武器,而同時代商的戰車僅僅能作為貴族指揮官的代步工具,打起仗來非常不方便。

從西周時代的一些墓葬來看,周人不僅將劍帶入了中原,也發展出了鑲嵌有銅片的胸甲。

這種胸甲雖然面積有限,無法同西亞和埃及的全身鱗片甲相比,但比起沒有護甲出土的商來,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西周的戰車真正意義上的實戰型號

基本和商朝同時期古埃及人的鱗片甲

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的技術差距,決定了商朝抵抗力量在牧野之後的交戰中,也落入了技術劣勢的一方,數次失利的結局也就不奇怪了。

考古能告訴我們什麼

今天,當我們細數近百年來不斷出土的商王朝陵墓內的物品,不難發現武器技術的進步比較有限。

不僅比同時代的西亞地區進步來得緩慢很多,較之後來的春秋戰國時代也遜色不少。

這並非因為商人沒有戰爭需求,恰恰相反的是,商人很長時間內穩固控制的地盤僅僅是首都及周邊的土地。

自豪的他們喜歡將之稱為大商邑。

一旦他們自身力量衰退,周邊的方國、部落隨時可能跳反。

最後取而代之的西周,也是從商的附庸做起的。

商代石質箭頭

但是頻繁的戰爭並沒有使商的武器水平迅速提高,只是在商不斷壯大後增加了原先只有極少數貴族才能裝備的青銅武器的比例。

終商一朝,石質與骨質的武器都沒有退出軍隊的裝備序列。

軍隊裝備的防護設備雖然有盾牌與頭盔,卻遲遲未有找到盔甲,這本身也說明了問題。

這說明,僅僅是戰爭並不能推進技術與文明本身的進步。

足夠強大的對手,相互之間幾個中心的不斷碰撞,才是文明進步的最佳推動力。

正是西亞的巴比倫、赫挮、米坦尼、埃蘭以及北非的埃及之間的不斷碰撞,造就了西亞早期文明水平的一枝獨秀。

商代中後期的西亞埃及巴比倫米塔尼赫悌相互攻伐爭霸

考古成果同樣能有力地證明,原本國力不足、文明落後的商王朝,通過短期內強化軍事力量獲得了一個不錯的盛世。

武丁與婦好時代開始的奢華的墓葬以及本次出土的早期墓葬便是有力的說明。

但這種依靠舊的模式所進行的輪迴制盛世,並不能真正促進文明本身的水平。

商紂王何嘗不是有一番雄心壯志的有識之士,然而他僅有單一的思維模式供他進行參考,終究帶著自己的王朝進入了一個不斷循環的死胡同。

各種影視劇中的商紂王形象殘暴不仁是永恆不變的設定

人算不如天算,面對西周入侵這種新的威脅,不曾面對過此類敵手的商王朝由此轟然倒塌,壯志難酬的紂王從此被打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今天讓我們更加了解其原意與困境的是考古學的不斷進步。

當我們將更多考古發現結合原先仰仗的古代史學記載來看待那段歷史,不由自主地會對原先一些約定俗成的觀點進行新的思考。

正是這種思維上的推進,讓歷史研究本身的深度及廣度不斷擴充。

歷史自古以來所獨有的參考價值也得以繼續發揮其無與倫比的價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陽辛店發現商代晚期聚落和大型鑄銅遺址

2016年5月至7月,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安陽市西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在安陽縣辛店村西南發現一處商代晚期聚落和一處大型商代晚期鑄銅遺址,清理一批商代晚期房基、道路、灰坑、窖穴、烘范窯、鑄銅...

趙卿墓鑊鼎的鑄造工藝研究

內容摘要:青銅文化早在商代就登上了中國歷史舞台,到了春秋晚期,青銅製作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當時的青銅器更加精美。作為春秋晚期的大型貴族墓葬——趙卿墓,它所出土的青銅器物很大一部分都能顯示出當時的...

殷墟——商朝之都

(世界文化遺產、5A級景區、河南安陽殷墟)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盤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盤庚遷都於北蒙(今河南安陽),改「北蒙」名為「殷」。盤庚十五年...

夏、商、周、蜀、越時期的頂級文物賞析

夏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著名古史學家徐旭生根據文獻記載和古史傳說,認定夏人活動的區域在豫西晉南一帶,並於1959年進行調査,發現了二里頭遺址。此後,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進行了多年發掘,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