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錄片《中山國記憶》拍攝製作進行時,值得期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型紀錄片《中山國記憶》創作研討會

研討會簡介

2017年5月13日下午,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記憶》創作研討會在河北博物院新館一樓會議室召開。

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匯報本片拍攝進度及下步工作,並對接下來的拍攝工作進行專題研討。

會議由本片總編導,著名紀錄片導演張軍峰主持。

嘉賓名單

劉效禮 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原會長,少將

李 炳 中央電視台記錄頻道特別節目組製片人,《超級工程》總導演

張志平 河北省文史館館員,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本片總策劃

孫 雷 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正處級調研員

冀國峰 河北衛視總監

李恩佳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

何振虎 河北省廣播電視學會會長

樊振宇 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

李旭亮 石家莊廣播電視台副總編

劉衛華 河北博物院社會教育部主任

程雪莉 石家莊市作協副主席

劉禮民 河北傳媒學院音樂系主任

王 凱 北京天元動畫總經理,動畫視覺導演

徐 偉 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編導

侯憲達 大型紀錄片《中國通史》編導,再現拍攝導演

安康美 河北中山國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黃子爵 中山國遺址陳列館館長

主創團隊:劉亞軍、邊春海、張才、董建根、王曉東、張敬超、高思、許立軍、辛七天、劉世昌、李君放、李悅天等。

會議內容

會議首先匯報交流了《中山國記憶》前一段時間的拍攝工作。

通過簡短視頻展示了近一年的拍攝工作成果,包括採訪國內外近百名歷史學家、文物專家、文化學者等,展示了部分動畫場景和再現場景。

重量級採訪摘選

著名考古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

守丘刻石是一個非常珍貴的文物,因為先秦時代的石刻是很少見的,特別是中山的石刻這是唯一的一件,它的價值的寶貴我想是可想而知的。

文化部原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 鄭欣淼

中山篆給人的字體比較修長,很優美、很流暢的,形制、規制看起來既有變化又很整齊,給人一種確實是引人注目的。

它屬於中山國的一種地方的字體,所以中山篆對於中國文字史的研究意義是很大的。

日本京都大學考古學教授 岡村秀典

中國很早就開始與中亞和西亞各國進行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中山國也引進了西亞地域的文化,並發展成一種新的文化。

所以,對於考慮整個世界的文化體系動向,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

日本東京博物館陳列部 高濱秀

金銀鑲嵌的虎噬鹿底座以及戰國時期特有的非常華麗的展品引起了大家的話題,另外還有被保存下來的酒,也是當時的話題之一。

美國哲學學會會員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 羅泰

中山王厝陵墓發現的器物沒有一個是外來的,是周文化圈裡以外生產的東西,至少沒有任何的依據這樣說,包括琉璃珠,到戰國時代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琉璃珠,而且都自己產琉璃珠。

動畫效果展示

再現拍攝場景效果展示

中山國號稱戰國「第八雄」,幾度立國,強盛一時,終被趙武靈王慘烈絞殺;這個存世200多年、在《史記》等歷史典籍中若隱若現的神秘古國,並沒有從歷史上消失;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揭開了中山國神秘的面紗,給世人留下了諸多謎團:它從何處來,是由白狄人建立的國家嗎?它何以能在華夏文化中心區域立足並逐漸強大?它何以能創造出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文明?強盛一時的中山國又何以走向覆滅?司馬遷為何在《史記》中沒有給這樣一個重要的國家做正面的記載?……

大型紀錄片《中山國記憶》主創團隊,歷時整整一年,跋涉西北、華北、華東十多個省市並遠赴日本,採訪美國、日本、台灣及國內著名歷史學家,考古藝術家、文物修復專家近百人,拍攝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等十餘家博物館大量國寶級文物;創作團隊以動畫高科技和情景再現的手段,打造這個神秘王國璀璨的圖景,全景式再現這個神秘王國悲壯的歷史,展示中華民族融合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頁,告訴你中山狼的故事背後深刻的文化背景……

紀錄片分為初立、崛起、繁盛、美物、悲歌、回望共六集,每集五十分鐘。

前期拍攝視頻與後續拍攝計劃展示過後,與會的各位嘉賓紛紛作出中肯的點評,為攝製組接下來的創作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建設性意見。

與會發言

張軍鋒 本片總編導,著名紀錄片導演

從去年四月份開始,我們中山國項目正式啟動。

通過一年多工作,我們採訪了河北、北京乃至台灣、日本、美國的一些學者,拍攝了大量的外景,三維動畫也完成了大部分的建築內容,目前我們攝製組已經基本完成了前期採訪和外景拍攝,情景再現也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今天把各位領導和專家請來,一方面是向各位匯報我們前一階段工作,另外一方面還要請大家給我們把把脈,對目前的稿件以及拍攝的相關問題提一些意見和建議,以便於我們真正能夠把這部片子做成精品。

劉效禮 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原會長,少將

中山國怎麼在那樣一個夾縫中生存了200多年,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崛起,又在很短時間內衰弱,這是為什麼?這個片子要回答這些為什麼。

再一個,從畫面到解說、音樂等,要展開充分的想像,不要守舊,要任性一點,中山國本身就是一個很任性的國家。

李炳 中央電視台記錄頻道特別節目組製片人,《超級工程》總導演

沒想到中山國文物保存的這麼好,這麼精美。

就這部片子來說,首先要給出一個做中山國這部片子的理由,中山國不光是河北的、中國的中山國,站在全球角度來說,中山國也有它獨特的位置。

所以講中山國的故事,一定要放在戰國時期的大背景下來考量;另外,歷史記載非常少,中山國謎團重重,我們要在這方面講好故事,告訴大家一個你所不知道的戰國,你所不知道的中山國。

何振虎 河北省廣播電視學會會長

紀錄片《中山國》的著眼點在哪?第一,這個片子能不能打通古今。

2300多年前的中山國,與現代人的關聯在哪裡,怎麼引起今天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共鳴;第二,打通中外。

能不能把中山國放在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那一段的背景下來講,中山國興亡這段時間,對應的國際大背景是什麼情況。

第三,打通文史。

我們這 部片子實際上有一定的開創性,在尊重基本史實基礎上追求故事的戲劇性,形成獨特的韻味。

孫雷 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正處級調研員

紀錄片《中山國》是繼《平山記憶》之後,河北省非常重要的一部紀錄片。

河北省委宣傳部非常重視這部片子,也會一如即往地支持拍攝。

我談幾點想法:第一,要堅持歷史的真實,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山國;第二,是否一定要講中山國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因為中山國華夏文化的印記已經很深了;第三,要講這部片子對當今的啟迪意義。

李恩佳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

中山國是個很神秘的國家,通過這六集紀錄片如何把這種神秘揭開,把中山國的來龍去脈弄清楚,靈壽城的考古,墓葬的考古,要反應出來,出土的文物,靈壽城的構造等要展示出來,讓大家知道河北除了燕趙,還有中山國。

劉衛華 河北博物院社會教育部主任

我們很多博物館業內同行,包括普通觀眾,都說中山國的文物非常精美驚人,但是關於這方面的宣傳不夠。

所以我認為,《中山國》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很及時也很必要。

中山國出土了大量文物,同時這個國家在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交融中的也很有代表性,中山國的興衰成亡也是人們關注的熱點,所以希望這部片子在這些方面要加強一下。

冀國鋒 河北衛視總監

我從一個普通受眾角度來說,非常關注這樣幾個問題,中山國究竟是誰建立的,為什麼在短短的200多年時間內,它能夠建立起這麼強大的文明,卻不被司馬遷記載,最後還被冠以中山狼的惡名,這部片子要幫助觀眾解開這些疑團。

河北衛視將一如既往支持這部紀錄片拍攝,一旦這部片子問世,河北衛視將在第一時間在重要時段隆重推出。

樊振宇 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

對於拍攝中山國,石家莊市已經期待多年了。

這次紀錄片拍攝也是石家莊市委宣傳部的一個重點扶持項目。

這部片子要在這幾個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把它的歷史展示好,第二,把它的文理展示好,第三,把中山國的精神體現好。

劉禮民 河北傳媒學院音樂系主任

紀錄片和一般的故事片還不太一樣,它需要有一定的音樂形象。

它的悲壯、它的美,它的歷史性,它的厚重和情感,都需要音樂來表現。

我覺得《中山國》的音樂不宜複雜,它需要一個古樸的風格,一個相對簡單而地域性又很強的這樣一個風格來承載這部紀錄片的主題。

許偉 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編導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看實踐性很強的內容,比如兵器大揭秘的之類的,它很具體揭示了兵器的具體威力。

比如咱們這個片子,戰車做戰究竟應該是什麼場景,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如果我們的紀錄片在這方面做些展示,很多年輕的觀眾會很有興趣。

王凱 北京天元動畫總經理,動畫視覺導演

我們做紀錄片對真實性要求非常高,所以拿文獻來說,我們必須準確交代它的出處和來源, 地圖的表示手法要更有針對性,讓觀眾能看懂,此外,建築動畫必須展現細節,表現情緒化的東西,光影流雲等要符合自然界的基本規律。

總結髮言

張志平 河北省文史館館員,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本片總策劃

通過聽取大家的發言,我對於這部片子的創作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各位專家的觀點都很有見地,比如劉將軍提出要增加合理的想像力,要有張力,要有點任性;比如何會長提出的「三個打通」,這等於給我們攝製組提出了一個坐標,比如李炳導演提出的如何正確使用情景再現,還有我們其它的一些專家提出的很多具體意見都很有啟發意義。

這些對於我們接下來繼續做好這部片子都有很好的借鑑,希望我們攝製組好好消化吸收。

剛才,攝製組的各個部門都匯報了工作。

採訪組歷時12個月,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

採訪了研究中山國的頂級專家百十人,包括歷史學家、文物專家、文化學者,取得了第一手的、極富權威的資料。

攝製組僅就六集稿子的創作,進行了幾十次的研討和反覆的修改。

至今,稿子仍在打磨修改中。

動畫數字組,情景再現組,音樂創作也都展示了初步的製作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的壓力仍然很大。

一是中山國距我們2390多年了,沒有當事者,文物也不會開口說話,再現當年的情景困難很大。

二是我們還沒有製作這種大片的經驗。

三是這是現代化的表現手段和形式,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僅情景再現就需要幾百套服裝,大量的道具和裝備。

到最後合成階段,採訪專家、動畫表現、情景再現要做到無縫連接,難度還很大。

為了拍攝需要,我們又求助平山縣,把一座閒置了15年的建築重新進行了包裝,設置了西廳—神秘王國中山國陳列。

大廳中央製作了一個中山國都城的大型模型。

東廳是中山文化源遠流長,內容主要是講述自1974年以來考古挖掘、歷史研究、文藝創作等方面的工作。

大廳中央製作了一個「中山國考古遺址公園」大型沙盤。

中廳布置了中山國宮殿大廳,情景再現組進場後的主要拍攝點。

有議事、宴請、歌舞、接見它國使者等內容。

非常感謝平山縣給予的大力支持,我們一定要集中精力,克服困難,整合力量,全力以赴的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1)繼續打磨劇本,邊改邊拍,越拍越精;(2)儘快研討修改情景再現腳本,一周後入場拍攝,爭取一個月拍竣;(3)聘請專家為攝製組把脈指導,研究透劇本需求,按照精品原則打造;(4)繼續籌措資金。

中山國留給我們的歷史、軍事、經濟、文化等等方面都是巨大的歷史財富。

向利部長非常關心和支持紀錄片的拍攝,石家莊市委宣傳部也做了不少工作。

前幾天,國輝書記約見我,就中山國文化談了好長時間。

我們一定不辜負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殷切希望。

鼓足信心,慎密工作,刻苦努力,克服困難,發揚我們《平山記憶》團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拍好《中山國記憶》,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中山篆書法篆刻邀請展

活動介紹

由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組織舉辦的「中山篆書法篆刻作品邀請展」及有關活動,將於今年9月份在石家莊展開。

這次活動得到了中書協、省市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並受到書法篆刻藝術界、中山國文化愛好者和社會廣泛關注。

為辦好這次展覽,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志平、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劉金凱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成立組委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名家邀請、作品徵集、場館布置、宣傳推介等具體事項,確保圓滿成功。

截止目前,組委會已陸續收到來自台灣、日本以及全國各地的中山篆書法、篆刻作品近百件,應邀參與活動的書法篆刻名家數以百計。

一些作者為了深切感受「中山三器」精美的文字,增加創作靈感,還親自到平山戰國中山王陵文物陳列館參觀考察。

這次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張守中先生、劉金凱先生、黃嘗銘先生組成顧問團隊,從參展人群、參展作品、顧問團隊等方面,充分體現「高端、精品、學術」。

可以預見,這必將是一場弘揚中山國文化的盛宴。

目前,作品徵集已接近尾聲,6月起將轉入作品整理、裝裱和布展前期準備階段。

讓我們共同期待9月16日活動揭幕的精彩時刻!(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秘書處)

活動顧問與作品欣賞

張守中

張守中先生(資料提供:郝建文)

1935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豐潤,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顧問,侯馬盟書研究會會長。

從事中國古文字研究有年,曾問學於古文字學家商承祚先生,是著名書法、篆刻家鄧散木先生的弟子。

他對戰國文字書藝有深入研究,在中國古文字臨摹及工具書編撰方面,在學術界享有盛名。

其古文字臨摹作品受到學術界前輩郭沫若、於省吾、陳邦懷、唐蘭、啟功、黃綺及馮其庸、李學勤諸先生的讚譽。

出版有《侯馬盟書》、《中山王器文字編》、《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包山楚簡文字編》、《郭店楚簡文字編》、《張家山漢簡文字編》、《張人駿家書日記》、《守素集》、《方北集》等著作。

張守中先生作品欣賞:

日中之光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方得始終。

劉金凱

劉金凱,1957年生,編審。

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北省政協文史館館員,多次擔任國家級書法展覽評委。

書法作品曾入展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八屆全國中青展、紅軍長征勝利79周年展、全國第二屆草書藝術大展、北京奧運會千人書法藝術大展、榮獲全國首屆大字展三等獎、中日韓三國書法展金獎。

先後出版《河北當代書法名家劉金凱書法集》、《河北當代書法家劉金凱》、《劉金凱行草書桃花源記》、《劉金凱行書王維詩稿》、《劉金凱行草書卷》、《劉金凱書法作品集》等多部著作。

2005年以來,在北京、山東、江蘇、海南、河北等地多次舉辦聯展或個展。

劉金凱先生研習書法40多年,以繼承傳統書法經典為己任,力求在傳統書法經典中得以啟迪,並發揚光大。

重點學習「二王」書法,結合宋人和明清書風,逐步形成了穩健、率意、大氣和靈動的書法風格。

劉金凱先生作為此次中山篆書法篆刻邀請展活動顧問,為邀請書題寫了行草書體的展標。

劉金凱先生作品欣賞:

詩作者:張志平

中山懷古

青銅鐫文有靈性

毛筆竹管也傳情

守丘刻石春秋度

大鼎銅壺鬼神驚

寫字要滿兩千載

宣紙鋪開十扇屏

男兒有志從頭始

壁染鵝池成蘭亭

黃嘗銘

黃嘗銘先生(資料提供:傅玉芳)

黃嘗銘,字子昭,齋名為真微書屋。

1954年生於台北市。

師事王北嶽先生。

歷任全國、全省各級美展評審委員、籌備委員及台灣立美術館審查典藏委員。

現為台灣印社副社長、西泠印社社員、長榮大學副教授。

黃嘗銘先生從事書法篆刻印鈕創作已三十餘年,曾獲台灣美展篆刻部連續三年第一名,並獲永久免審查作家資格、台灣美展篆刻部第一名、中山文藝創作獎、中華文化薪傳獎、中興文藝獎章及韓國世界書藝全北雙年展大賞。

成立有黃嘗銘篆刻工作室及真微書屋出版社,專業從事於書法、篆刻及印鈕的創作研究及出版,並致力於電腦印學資料庫的建置計劃,已有真微印網暢行於全球資訊網上。

曾舉辦多次個展,出版多種創作印譜、篆刻講座及印學資料庫叢書。

代表作有《篆刻年曆1051-1911》、《篆刻語錄》、目前再版430萬字的《篆刻年曆1051-1949》巨著等。

黃嘗銘先生曾在去年9月在河北平山中山國都城故地舉辦了黃嘗銘中山篆刻書法展暨中山篆書法交流會,在河北的書法篆刻界引起很大反響。

在正在拍攝的大型紀錄片《中山國記憶》中也有黃嘗銘先生的專題採訪。

今年2月,黃嘗銘先生應邀在上海舉辦了首次「大美中山篆」專題講座,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張志平會長、安康美秘書長,中山國遺址陳列館館長黃子爵一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上海各界對中山篆的熱愛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料,這讓研究會對辦好這次中山篆書法篆刻邀請展更有信心了,作為此次活動的顧問,黃嘗銘先生還為活動邀請書題寫了中山篆書體的展標。

黃嘗銘先生作品欣賞:

詩作者:張志平

作品尺寸:3尺×6尺

中山頌

傑出中山 千古流傳

面對滹沱 背倚天台

太行為臂 林山為肩

形勝之地 虎踞龍盤

智慧中山 超俗超凡

守丘刻石 驚天發現

三器銘史 兆域彰顯

山形禮器 威武莊嚴

壯哉中山 悲歌慷慨

千乘之國 義氣沖天

金戈鐵馬 大河揚瀾

鉞舞胡纓 箭射蒼天

優美中山 笙歌絲弦

陳年酒醉 舞姿翩翩

修文鐫字 篆書風範

北國新詞 還記中山

釋文:白石四世卻不似

邊款:北嶽師乃齊白石高徒,賀孔才之門生,然從未聞以白石再傳弟子自居,余從師習印四十餘年亦未嘗趨附白石印風,此白石師承淵源,似是又不似,遂作此印以自況,非攀附也,曰白石四世卻不似。

丁酉小滿黃嘗銘。

「此印為了「似」字重刻了一次,覺得還有商榷空間。

近年治印,戰國中山王銘幾乎成了章法用字的優先選擇,此印亦不例外。

從來印人說創新,印外求印語紛紜,看到中山古文妙,何曾墨守宗周銘。

一跋[鐘鼎山林都是夢]三代同文鎸聚之後續」

——黃嘗銘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石筆韻 尋源中山」|付梓成書

編者按:2016年9月14日,「金石筆韻 尋源中山」——黃嘗銘中山篆刻書法展暨中山篆書法交流會在河北野生原度假村隆重開幕。中山國公眾號在之前曾專門報導過此次交流會。活動結束後,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

「金石筆韻 尋源中山」|參會嘉賓活動感言

編者按:「金石筆韻 尋源中山」活動結束後,參會嘉賓們紛紛給我們發來了精彩的活動感言。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中山國文化走出去,傳播的更廣;讓喜愛中山國文化和中山篆的人們有更多的交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