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用於記錄占卜活動內容的文字,又稱貞卜文字、甲骨刻辭、殷墟書契等。

早在19世紀末期,河南安陽小屯村的農民在翻耕土地時便不斷發現甲骨,並當作中藥材「龍骨」使用。

1899年清朝國子監祭酒王懿榮首次確定它的文字價值,進而研究確定是商代占卜用的甲骨。

後經王襄、羅振玉等學者研究,揭開了甲骨的奧秘,找到了殷墟。

目前已發現甲骨十五萬片以上,有不相重複的單字四千五百個左右。

每個甲骨文單字基本上由長短線條互相配合的點劃組成,形體呈方塊或長方塊。

從漢字結構的規律上看,甲骨文以象形、形聲和假借字為主,這些表明它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堪稱中國漢字的鼻祖。

甲骨文與古代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並稱人類三大古文字。

甲骨文中有世界最早的關於日食和月食的記錄,有世界最早的醫療檔案,有完整的十進位制數字系統。

根據考古發掘,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已有甲骨文,主要盛行於商代,西周時漸為金文所代替。

除殷墟外,河南、山西、陝西以及北京昌平白浮村也都有甲骨文出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經典故事 — 龜甲獸骨上的天書

19世紀末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迄今已有100餘年,經過數代學人的鑽研探索,蔚然形成了舉世矚目的甲骨之學。存世的15.4萬片有字甲骨,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的奪目之寶。有關甲骨文的發現,坊間曾流...

甲骨文的發現

在清朝光緒年間,古董商、金石學家王懿榮,是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校長)。有一次他看見一味中藥叫龍骨,看見上面刻著字,就覺得很奇怪,就翻看藥渣,沒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種看似文字的圖案。於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