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候墓主竟是漢武帝之孫劉賀:馬王堆漢墓黯然失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科技訊】3月2日消息,最新消息稱,神秘的海昏候墓主基本可以確定是漢廢帝劉賀。
今天上午在北京首博舉行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發布會上,海昏侯考古發掘工作專家組組長信立祥公布,考古工作者已在內棺中發現了刻有劉賀名字的私印,專家組已正式確認:墓主身份為漢武帝之孫、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專家經過五年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式確認海昏侯墓所發現的三重證據最終確定墓主為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據史料記載,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為漢武帝之孫,曾被扶上帝位,但27天後即遭廢黜,成為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被廢後,先貶山東昌邑,再貶江西海昏,一生經歷帝、王、侯的跌宕。
證據1: 玉印刻「劉賀」二字
2016年1月17日,考古隊員開啟內棺後發現尚存墓主人遺骸痕跡,在遺骸的腰部位置,放置著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劉賀」二字。
專家介紹,這是劉賀的私信。
在兩漢時期,印章是常見隨葬品之一,也是判斷墓主身份的最直接證據。
另外。
墓葬出土的超越列侯喪葬數量規制的編鐘,和長江以南地區唯一一座真車馬陪葬坑的面世,讓墓主人的身份顯得格外尊貴和神秘。
展覽開幕前,江西南昌海昏侯國考古發掘隊隊長楊軍在首博開講「曝料」稱,墓葬中其實也有許多與列侯標準相對應「未僭越」之處。
他說,海昏侯墓整個墓葬建在墎墩山山體上,封土高約7米,相當於漢代的3丈,與文獻和文字材料記載中的列侯封土的高度相對應。
另外,海昏侯與夫人雖然合葬,卻是同塋異穴,兩人共用一個東西長100米、南北寬40米、總面積4000平方米的禮制性高台建築,由東西廂房、寢、祠堂構成。
楊軍介紹,「寢」一般發現在帝陵,用於安放墓主人神牌,寢和祠堂都是墓園的祭祀系統。
海昏侯墓的寢邊長10米,祠堂東西長14米,相當於漢代的6丈,也與文獻記載西漢祠堂的長度相吻合,「可以說,海昏侯在最後下葬時並沒有越制。
」他說。
海昏侯墓的主槨室外圍有70厘米寬的過道,埋藏有盾牌、儀仗戟架等,這使得楊軍等猜測主墓室內很可能出現「黃腸題湊」,這是皇帝或經特許的貴族專用的下葬形式,也就是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堆壘成的框形結構。
然而在隨後的發掘中,卻未發現相應構建。
楊軍分析稱,過道很可能是由原本用於「黃腸題湊」的相關建築構造改造,「葬時沒敢用,最終放棄了,沒有越制」。
這一系列的「僭越」與「守制」為墓主人身份蒙上了層層面紗,有專家分析稱其可能是經歷王、皇、侯三種身份轉變的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他被漢宣帝貶斥海昏國,四年後鬱鬱而終。
證據2:墨書金餅上有字「臣賀」
在出土的金餅上,考古隊員發現了模糊的墨書字跡,並釋讀出了關鍵部分:「南海海昏侯臣賀……元康」,「賀」字直接指明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而元康是漢宣帝劉詢的第三個年號。
考古領隊楊軍介紹,西漢酎金制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在每年八月祭祖時給朝廷獻上黃金。
金餅上的墨書,也從側面展現了當時的酎金制度。
證據3:奏章副本署名「臣賀」
在出土的木牘上,專家發現了海昏侯與侯夫人寫給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仔細辨認,木牘上「海昏侯臣賀」、「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樣清晰可見。
除證實墓主人身份外,發布會還揭秘了1月份開啟內棺後的發現。
專家介紹,內棺隨葬大量金器、精美玉器和漆器,墓主人遺骸下,有包金的絲縷琉璃席,席上有整齊排列的多組金餅。
白酒歷史或早1000年
明天展出的441組件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除了馬蹄金、銅錢等「財寶」外,還有一些重器。
其中,玉器被存放於恆濕展櫃,如玉劍飾,主棺中出土的「大劉記印」玉印等。
西周青銅提梁卣和東周青銅缶,兩件由周朝「穿越」到漢墓的青銅器,顯示墓主人收藏古董文玩的愛好。
同時,一些文物也能夠穿越千年,成為歷史的見證。
楊軍介紹,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關於南昌城最早、最珍貴的實物資料——帶有「南昌」銘文字樣的青銅豆形燈。
雖然史料記載南昌在漢高祖時就已建城,但其名如何得來,卻有可能通過海昏侯墓的這一發現得出確論。
他說,在墓葬的各個功能分區里,都設有通過腹部儲水進行循環排煙的高等級貴族使用的燈器,「迴廊、槨室、過道都有燈」,這些燈上大多帶有「昌邑」字樣,還有一件青銅豆上明確出現了「南昌」的字樣。
另外還有一件穿越千年的「蒸餾器」,楊軍說,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銅「蒸餾器」,考古工作者們根據直觀印象的命名,帶來了一個有關酒的猜想。
經社科院鑑定分析,發現其中的主要殘留物是芋頭,這個結果讓專家們將答案鎖定在蒸餾製作燒酒的器具上,因為芋頭是早期制酒的原料之一,「日本到現在,製作清酒的主要原料還是芋頭。
」楊軍說,如果真能確定這個器具為制酒蒸餾器,就意味著漢代已可蒸餾白酒,由此可將白酒的歷史推進1000多年,「此前最早發現的制酒蒸餾器出現在元代」。
不過此事事關重大,楊軍也表示要審慎對待,「需要科技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和文獻工作者的合作」,完成實驗才能做最終定論。
挖出大量黃金堆
2015年11月17日消息,江西南昌,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西側發掘出數量驚人的金器堆,包括數十枚馬蹄金、兩盒金餅等等。
「這也是目前在國內西漢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數量最集中的一次此類文物發現。
」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說。
而且,出土金器數量驚人。
此前,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之日,專家曾發掘出土兩枚馬蹄金,其底部刻有一個「上」字。
出土漢代青銅席鎮
鎮,《廣雅•釋詁》解釋為:「鎮,重也」,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
而席鎮則是用來壓蓆子角的。
中國古代室內家具的種類不多,比較講究的房間裡,也不過陳設矮床、几案、屏風等。
但須鋪席的地方卻不少,為了避免由於起身落座時折卷席角,遂於其四隅壓上鎮。
後來此物造型愈來愈講究,成為各種動物造型的雕塑小品,在漢代工藝美術中獨樹一幟,也是漢代室內布置的亮點。
比起漢瓦當和銅鏡來,鎮一點也不遜色。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以鹿、龜、雁等動物為造型的青銅席鎮。
龜形的席鎮造型飽滿,龜背上鑲嵌了一些寶石,顯得十分華麗。
而小鹿造型的席鎮,鹿首向前昂揚,身側前腿蜷曲,後腿隱於身下,顯得非常可愛精緻。
值得一提的是, 小鹿後背位置,有一凹槽。
專家認為凹槽的作用是用於嵌入裝飾物。
這些動物造型的席鎮造型生動活潑,構圖緊湊,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出土漢玉巔峰之作
隨著主槨室發掘的不斷深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可謂是驚喜連連。
去年11月17日出土3盒金器後,11月18日,發掘現場又傳出好消息:發現3件玉器,其中一件漢代龍鳳紋玉佩飾出現在考古人員眼前時,毫無鈣化痕跡,晶瑩透亮的品質和精美絕倫的紋飾,讓多位考古專家驚嘆不已:這一玉佩飾代表了漢代玉器最高工藝水平,甚至比堪稱漢玉巔峰的南越王墓漢玉更好。
在考古發掘現場,聞訊趕來的海昏侯墓專家組組長、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信立祥仔細辨認該玉佩飾後認為,從形狀和紋飾來看,這塊玉佩飾很可能是韘(註:音同「射」)形玉佩。
其左側雕刻了一條龍,右側雕刻了一條鳳,表明墓主人的身份十分高貴。
這塊玉佩飾無論從質地還是工藝水平上看,都代表了漢玉的最高水平。
「太漂亮了,我也沒見過一模一樣的。
」海昏侯墓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難掩興奮。
他說,韘形玉佩是由玉韘演變而來,最初是射箭時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拉弓弦的用具,為了在拉弦時保護大拇指,故韘字從韋,俗稱為「扳指」。
玉韘在戰國時很盛行,到漢代逐漸演變成為佩飾玉的主要形式。
在張仲立看來,在漢代秉守禮制的形態下,佩飾玉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徵。
玉佩飾越精美,代表著其主人越高貴。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經過了2000多年的封存,這件玉佩飾仍然晶瑩透亮,沒有一點鈣化,非常難得。
「1983年廣東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批漢初精美玉器,堪稱是漢玉的巔峰之作。
而海昏侯墓出土的這件玉佩飾,在質地、工藝水平上都堪比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甚至更好。
」
一件是精美絕倫、堪比南越王墓出土的漢玉佩飾,另一件是顯示墓主人尊貴身份的「葬玉」玉璧。
張仲立認為,兩件玉器的出土,都讓專家組對墓主人身份的判斷進一步指向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發現最早孔子像
考古人員在西室發現了一組漆器屏風和兩塊馬蹄形狀雞蛋大小的金器。
屏風表面寫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並繪有孔子畫像。
考古專家表示,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孔子畫像。
考古專家在屏風上發現人物像和題字,題字部分「孔子」「顏回」「叔梁紇」清晰可辨。
專家認為應該是關於孔子的生平的描述。
據悉,屏風的使用在西周初期就已開始,當時是天子專用的器具,象徵帝王權力。
到春秋戰國時期,屏風的使用已相當廣泛,出現了精巧的座屏。
到漢代,屏風的使用更加普遍,尤其是漆屏風,它屬於考究的家具,只有富貴人家才能擁有享用。
此次出土的屏風做工精緻,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
「這次發現的屏風並非普通的漆木屏風,漆木板的背後還有一塊同等長寬的銅背板。
」海昏侯墓考古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介紹,目前還沒有發現明確是屏風底座的物件。
但由於漆木板和銅背板之間用4個圓柱體膠合而連,中間空有半公分左右的距離,不排除該屏風沒有底座也能直立的情況。
而這種由漆板和銅板共同構成面板的屏風製作工藝為漢代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
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首次露面是在2011年3月。
當時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一古代墓葬遭到盜掘。
考古工作隨後展開,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一座國內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面目逐漸清晰,並出土各類文物近兩萬件。
墓中隨葬有378件金器和10噸銅錢以及諸多珍貴文物,還存有疑似皇室墓葬的「黃腸題湊」,令這位墓主人的身份頗具神秘色彩。
3月2日,首博將展出441組件來自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
同日,考古工作者還將發布海昏侯墓考古成果,揭曉墓主人身份謎題的答案。
海昏候劉賀是個吃貨:黃金成堆十大發現震驚世界!
【科技訊】3月2日消息,今天,舉世矚目的西漢海昏候墓主身份終於曝光,墓主竟是第一代海昏候,漢廢帝劉賀,他也是漢武帝之孫。而從已發掘的文物來看,這次考古發現可以說刷新了中國考古的歷史,其考古價值甚...
玉佩驚艷出土 好過南越王墓漢玉 按此規格推斷 墓主或穿金縷玉衣
隨著主槨室發掘的不斷深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可謂是驚喜連連。繼11月17日出土3盒金器後,11月18日,發掘現場又傳出好消息:發現3件玉器,其中一件漢代龍鳳紋玉佩飾出現在考古人員眼前時,毫無鈣化痕...
海昏侯是誰 明日揭曉 野外考古發掘工作還將至少持續一年
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將在首都博物館與觀眾見面,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也將同時在北京召開。記者昨日打探到,在即將亮相的441組件海昏侯墓文物中,將有翔實...
海昏侯墓主人確認為劉賀 出土文物能否為漢廢帝「翻案」?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題:海昏侯墓主人確認為劉賀 出土文物能否為漢廢帝「翻案」?新華社記者袁慧晶、姜瀟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3月2日在京宣布,根據最新的發掘成果,專家組已確認海昏侯墓主墓墓...
中國發現保存最完整西漢列侯墓園
正文導航來源:新華網 11-04 17:43歷時5年考古發掘,出土各類文物1萬餘件,墓主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日首次對外公布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階段性考古成果。秦...
沉睡2000多年的海昏侯墓,文物數量價值超過馬王堆
2011年3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一座叫「墩山」的山包上,村民發現了一座罕見的漢墓,而經考古學家證實,這是西漢時期的海昏侯墓。海昏侯墓規格龐大,出土文物數量驚人,並且2000年來從未被盜。種種謎團和...
專訪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楊軍:「翻案」不好說,但劉賀有另一面
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近日在北京首博舉行,國家文物局與江西省相關負責人介紹,經考古證實,墎墩山墓園主墓墓主為第一代海昏侯劉賀,海昏侯墓的最大懸念就此揭曉。然而公眾的興趣並未就此減...
5號墓墓主或為海昏侯劉賀之子
海昏侯墓主人的身份已經確定為曾經歷王、皇、侯三種身份轉變的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墓葬出土的超越列侯喪葬數量規制的編鐘和長江以南地區唯一真車馬陪葬坑讓劉賀的身份顯得格外尊貴。據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領隊...
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楊軍:再晚一天 墓葬就要被洗劫了
「要是再晚一天接到報告,海昏侯墓可能就要遭到洗劫了。」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楊軍說。2011年3月,江西省考古所接到群眾舉報,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墎墩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文物部門立刻...
海昏侯墓未解之謎 墓主身份遭質疑
西漢海昏侯經考古學家的證實墓主是劉賀,但這個回應引起了很多考古愛好者的強烈質疑,因考古學家在墓主身份確定之後並沒有立即公布,所以他們認為墓主的身份有問題,那如果真是這樣海昏侯墓的墓主不是劉賀那究...
南昌西漢海昏侯到底多有錢?
西漢海昏侯墓又有新發現 隨著主槨室發掘的不斷深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可謂是驚喜連連。墓主槨室先後出土了金器、漆器、青銅器、金器等一大批珍貴文物。繼11月17日出土3盒金器後,11月18日,發掘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