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爆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過年放鞭炮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鞭炮寓意著辭舊迎新,通過放爆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鞭炮也叫「爆仗」、「炮仗」、「爆竹」等,最早的時候,沒有火藥,也沒有紙,人們便砍竹子,截成一段段竹筒,然後用火燒竹筒,使之爆裂,用爆裂的強烈聲響來驅山魈惡鬼。

這個和傳說中的「年」有關,「年」是一種怪獸,每到除夕便出來傷人,人們為了驅趕怪獸,以鞭炮和火光、紅色的方式把怪獸嚇跑。

配圖

《荊楚歲時記》中就記載了這個習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惡鬼。

」所謂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以放鞭炮的形式表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吉祥幸福、辭舊迎新、萬事如意。

另外放鞭炮也為即日增加了更加熱鬧的歡樂氣氛。

配圖

唐代詩人來鵠寫的《早春》中有這樣的詩句:「新曆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

」說的就是放爆竹的情景,唐朝時候稱鞭炮為爆竿,是將竹子燃燒,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後來有了火藥,將火藥放在竹竿里響聲更大。

到了北宋,人們用紙把火藥包裹好,發現效果更好,而且還安全,所以就用紙代替了竹子,叫「爆仗」,後來又稱「鞭炮」、「爆竹」。

配圖

清朝時期,過年放爆竹非常普遍,從宮廷到普通百姓,每逢過年都要放爆竹,表示辭舊迎新,吉祥慶豐,下面用幾幅清朝的畫作來說明。

清代畫家丁觀鵬的《太平春市圖》,畫面上逛集巿的形形色色、千姿百態的人們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有人賣連珠炮,捲成一捆一捆的。

《太平春市圖》

除此之外,還有清朝黃鉞所畫的《龢豐協象「村社迎年」》,清代劉權之所畫的《萬戶春聲 》,清代姚文瀚《歲朝歡慶圖》,還有《昇平樂事圖》都有放鞭炮的情景,好不熱鬧。

清 黃鉞《龢豐協象》

《萬戶春聲 》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

《昇平樂事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節來臨】原來古人是這樣放炮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大年三十,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裡,中國民間有放鞭炮的習俗。特別是初交子時,無論城鄉爆竹焰火震地映天。那麼,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呢?  關於春節放鞭炮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