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章中醫學術考鏡文獻源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刊太乙秘傳急救小兒推拿法,明萬曆書林劉龍田喬山刻本(2)

紹興校訂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畫,日本江戶時期抄本(1)

【讀書者說】

《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中華書局,2016)大型影印叢書的出版,切實是為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助了一把力。

該叢刊的主要編纂人員,多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界前輩學者馬繼興、李經緯先生的高足。

上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春江水暖鴨先知」,他們利用走出去的機會,先行開展了海外失傳中醫古籍的搶救回歸工作。

從1996到現在,歷時20年,終於基本完成了海外調研並複製回歸珍稀中醫古籍的歷史任務。

有關海外珍稀古醫籍的調研回歸艱辛過程,已見主編鄭金生撰寫的叢刊「前言」,茲不贅述。

我想著重評述的是該叢刊的內容、編纂及研究方面的若干特色。

收錄珍稀

清末至民國初期,我國學者曾從日本搜羅回歸了一大批國內散佚的中醫古籍。

這批醫書中許多都已經影印或校點整理出版。

《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收錄這批海外中醫古籍來源更廣(包括歐美若干國家和地區),數量眾多。

全書共403冊,收書427部(約22萬頁)。

其中宋版書8部、元版11部、明版214部,占了全書的一半以上。

此外還有日本刻本18部、抄本113部,朝鮮刊本16部,又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一強。

其他則為清刊本(40部)與近代抄本(7部)。

在一部以中醫古籍為主體的影印叢書中,明代及其以前的版本、成書於明以前的書種占如此大的比例,實屬罕見。

更重要的是,以上427部古醫書中,屬於今國內已失傳的書種達160餘種,失傳的珍稀版本則有280餘部。

因此,這批古醫籍具有非常高的版本與文獻價值。

這批古醫籍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我國今存宋以前醫書屈指可數。

今存世的全部宋代醫書不過百餘種,其中醫方書只有40餘種。

宋代醫方書以傳信經驗者居多,學風嚴謹,故備受後世重視。

而該叢刊收錄的宋代醫方名著就達22部。

國內失傳的書種有宋余綱《選奇方後集》、嚴用和《嚴氏濟生續方》等。

因此,眾多宋代方書是該叢刊的一個亮點。

除宋代醫方書外,該叢刊還收錄了許多價值很高的國內失傳古醫書。

其中宋代劉元賓《通真子補註王叔和脈訣》,金代張元素《潔古注脈訣》,元代吳瑞《日用本草》,明代趙繼宗《儒醫精要》、張四維《醫門秘旨》、施沛《靈蘭集》(初集、二集)等醫書,可分別為中醫理論、臨床各科、本草、脈診、軍陣外科等研究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材料。

此外,該叢刊收錄數以百計的古醫籍珍稀版本,也可為校勘及考鏡學術源流提供重要參考。

例如中醫著名方書《和劑局方》,其早期版本在國內少有收藏。

該叢刊收錄了海外所存該書的宋、元、朝鮮活字覆刊元本及明前期刊本共6種,可望對重新校勘整理《和劑局方》發揮重要作用。

可以預見,該叢書所收錄的國內失傳古醫籍書種及珍稀版本,將為今後辨章中醫學術、考鏡文獻源流提供許多新的寶貴史料。

編目詳明

自古以來的大型叢書,在子書分類方面著力甚多,但為子書編制目錄者甚少。

清代《四庫全書》如此,近代的《四部叢刊》《叢書集成》也是如此。

世人多不了解為古籍編制目錄的意義,將其視為簡單勞動,其實不然。

古醫籍的編纂沒有嚴格統一的體例。

一般官修,或作者文化水平較高的作者所編醫籍,其原書多有較好的目錄。

但更多的出自民間不同文化層次作者之手的醫籍,其書或無目錄,或雖有目錄,卻存在或繁或簡,或目錄與正文不一致、目錄層次失序等許多問題。

為這些書籍新編目錄,釐清其書籍的編纂體例與層次,使目錄與正文保持一致,且目錄分級繁簡得當,不僅可方便讀者查閱,也是考鏡該書內容體例的重要環節。

叢刊編者與中華書局的編輯們密切合作,以所收各子書實際內容為依據,全部新編了目錄。

在此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原著錯簡缺頁之處,有的甚至是原書編纂時的失誤。

對這些問題,錯簡者調之,謬誤者正之,缺漏者能補則補,不能補則予註明。

經過一番編目整理之後的古醫籍,已比原書更為完善,更便於檢索利用。

為古醫籍新編目錄,必須把握全書的構架與內容層次。

尤其是某些大體屬於叢書類的古醫籍,其編纂體例繁複而不規範,層次欠明。

若不理清其綱要,勢必頭緒紛亂,不知所云。

例如明代王執中《醫學綱目》(原名《傷寒指南》)一書,既錄他人原著,又輯諸家之書成卷,甚或自編子書,體例混亂,書名剜改,以至於原館藏目錄都誤把《醫學綱目》《傷寒正脈》視為二書,分別被置於不同的類別。

但經分級編目處理後,該書的結構一目了然。

由此可知,影印古籍時按原著重編目錄,絕非易事。

提要精審

該叢刊提要的執筆者鄭金生、張志斌二位研究員,均屬學中醫出身,但從事醫史文獻研究多年。

觀其提要凡例,每一子書提要分原著客觀描述、作者及學術內容要點、著錄與流傳三部分。

其中客觀描述部分體例謹嚴,先後有序,著錄規範,對鑑定版本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著錄與流傳部分則上溯書目著錄之源,下探收藏傳承之流,簡而有要。

該提要對諸書學術要點的歸納與探究頗多新見。

例如提要在介紹《易筋經》一書時,對該書的成書年代、「易筋」經法要點及底本年代,都有十分明晰的介紹,且明確指出日本江戶時期抄本(有海岱遊人序、沈玉田校定)是當今傳世各種抄本之最早者。

又如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曾經著錄元吳瑞《日用本草》,並引其文百餘條。

今國內所存題為元吳瑞編輯、明錢允治校注之《吳太醫日用本草》三卷,其文與時珍所引並不相同。

鄭金生研究員在得到從日本龍谷大學所存八卷本《日用本草》之後,將其逐條與李時珍所引核對,證實八卷本《日用本草》才是吳瑞之書,三卷本乃取明寧源《食鑒本草》改編更名而成。

類似這樣撥亂反正、糾謬訂訛之處在提要中甚為多見,足證該提要確實在考鏡學術源流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圖片選自中華書局出版的《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

(作者:王永炎,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內失傳中醫珍善本古籍「回家」

本報訊 (記者章紅雨)收錄散佚海外的珍稀中醫古籍427種的《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近日由中華書局出版。11月22日上午,中華書局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出版發布會,慶祝國...

化藏為用 普惠眾生

光明日報記者 李苑當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捧起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她告訴世界,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其實很多同樣珍貴的傳統醫學禮物,中國早已送給世界。承載我國傳統醫學理論和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