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虛擬遊戲入小說,VR元素拓空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一系列短篇小說寫作後,上海作家蔡駿時隔兩年捧出了長篇新作《宛如昨日:生存遊戲》。

出版方將這部作品定義為「遊戲幻想推理小說」,對蔡駿來說,這是他16年懸疑小說寫作中又一次求新求變——把虛擬遊戲作為小說環境,VR設備成為重要道具。

自2002年出版首部作品《病毒》以來,蔡駿一直嘗試著不同風格的懸疑寫作。

他的作品也一直是影視改編的熱門:《荒村公寓》讓他走上懸疑科幻之路,《謀殺似水年華》轉型為社會派懸疑小說,《最漫長的那一夜》則是虛構與非虛構的雜糅。

《宛如昨日:生存遊戲》中,他首次涉獵的是遊戲幻想懸疑領域。

《宛如昨日:生存遊戲》的雛形是《最漫長的那一夜》系列中的一部短篇《宛如昨日的一夜》。

蔡駿回憶,從《宛如昨日的一夜》到《宛如昨日:生存遊戲》的過程有點像從當年的《荒村》到《荒村公寓》。

去年3月,他完成初稿後,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大幅調整了小說結構,淡化科幻性,加入社會性元素,並結合VR設備,構思了如何查出記憶中秘密的結構,幾乎等於把整部小說重寫了一遍。

《宛如昨日:生存遊戲》中的「昨日」,與時間、記憶、懷舊等元素息息相關。

蔡駿表示,「如果說這部長篇對我來說有所突破的話,就是我塑造了一個非常叛逆的女性人物形象,一個十八歲的問題少女,同時也是一個電腦編程天才,卻在高考前夕查出得了腦癌,而她的身世背景和自己的出生,恰恰跟案件所要解決的大秘密息息相關。

」 雖然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影視作品,但蔡駿一直沒有直接參與自己作品的直接改編。

《宛如昨日:生存遊戲》出版不久,但影視改編版權已經敲定,預計將於年內開機。

蔡駿表示,不排斥親自編劇或操刀導演自己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但寫作仍是他最專注的領域,「可能我還是更擅長用文字說話。

對話蔡駿

問:和您過去的作品相比,這部遊戲幻想推理小說有何不同?

答:和之前的作品一樣,《宛如昨日:生存遊戲》還是罪案懸疑的故事,區別在於科幻VR遊戲元素成為破解懸疑找出真相、最終抓到兇手的重要工具。

VR遊戲是外在的道具,故事的內核還是人的記憶,無論是VR還是遊戲,歸根到底還是服務於核心劇情,服務於記憶的主題。

問:您曾說過:記憶,就是這個無家可歸的時代的鄉愁。

這部新作是否也是您對記憶、生存、鄉愁等問題的思考?

答: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珍貴的記憶被慢慢淡忘,包括很多記憶中很微小的細節,小說里描述的「宛如昨日」設備就是幫助人們找回這些細節,包括個人記憶,也包括集體記憶。

過去二三十年的社會轉型過程中,我們所處的社會發生了巨變,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可能對每一個人的命運都產生了影響。

集體記憶的存在,其實能夠映射出社會走過的軌跡,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可能丟失的東西。

這些問題可能在當下沒有產生影響,但時隔多年還是發揮了作用,所以我就想寫一個關於兩代人的故事,記憶的延綿。

問:將VR元素融入小說寫作是否也是一種挑戰?

答:確實有挑戰,從寫作方式來說是比較新穎的。

因為這樣一個設備的存在,讓這部小說在表達上就和其他一般小說不太一樣,但又要表現得很自然,這就需要作家做出特別的處理。

在我看來,VR元素的引入其實是拓寬了小說表現的空間。

一般來說,現實題材小說表現的無非就是主人公所能看到、聽到的,有了VR設備,作家能表現的空間就超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人稱的視角限制。

問:《宛如昨日:生存遊戲》中的南明路也是您其他小說中出現過的地點,這樣的設置是如何考慮的?

答:這部小說中涉及到的地點名稱基本都是虛構的,南明路是我過去用過很多次的路名,這次繼續沿用。

過去很多人會覺得我寫的故事大多發生在上海,但在這部小說中,我有意迴避了上海元素。

在我看來,這個故事可能發生在社會轉型期的任何一個城市,所以淡化了地域元素。

問:16年寫作、出版了20多部懸疑小說,未來您在寫作上還有哪些想嘗試的領域?

答:我覺得,我屬於創作慾望非常強烈的人,雖然寫了10多年,但到目前為止,我的創作慾望依然非常強烈,腦子裡還有很多想寫的線索,怕的只是自己來不及把那麼多故事寫下來而已。

最近幾年,我一直在嘗試跨界,把不同類型和題材做各種各樣的結合,這次就是VR遊戲和科幻懸疑的結合,未來會嘗試做更多類型的跨界結合。

(圖片由博集天卷提供。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丹麥警官寫出親切的北京故事

一批中外偵探小說引發讀者興趣□本報記者 黃鎣中國懸疑小說暢銷紀錄創造者的新作有真實案例為藍本、丹麥警官寫北京故事……偵探推理小說一直不乏讀者,近日一批探案新作引發了讀者的濃厚興趣。蔡駿還原「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