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隧道,走進白城歷史,追尋古代先人的足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白城,八百里瀚海,歷史悠久。
據考古資料顯示,距今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我國歷史上的東胡、夫余、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先後在白城這片廣袤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同時留下了大量的遺蹟遺物。
日前,原白城市博物館館長宋德輝帶領記者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白城的歷史,追尋這裡古代先人的足跡,領略各民族豐富多彩的生活。
北方古老東胡族
東胡族是我國北方古代富於創造、頗有建樹、在歷史上留下過輝煌印跡的民族之一。
目前,白城市境內發現的東胡族遺存分布較廣,在洮北、洮南、鎮賚、通榆等地都有發現。
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有洮北區的雙塔墓地遺址,洮南市的四海泡漁場遺址,鎮賚縣那其海北山遺址,坦途北崗子遺址,通榆縣團結鄉的長坨子遺址等。
目前,經過科學發掘的只有洮北區的雙塔墓地遺址。
東胡族
雙塔墓地遺址位於洮北區德順蒙古族鄉雙塔村的北沙崗子。
2007年8月至10月,吉林大學考古系、吉林省考古研究所、白城市博物館聯合對雙塔墓地遺址進行了規模較大的考古發掘,揭露面積1700餘平方米,出土文物近千件。
從雙塔墓地的墓葬形式和出土的器物可以看出,這是一處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的遺址,具體可分為3個歷史時期,即:距今6000多年的昂昂溪文化類型,距今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類型和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胡族文化類型。
在同一遺址出土3種文化類型,說明在歷史上白城地區是一處適於人類生存居住的地方。
這次發掘開探方60個,發掘面積1700平方米,清理墓葬30餘個,墓葬形制多為土坑墓,雙人合葬,頭向西北,仰身直肢,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玉器、青銅器、石器、骨器、蚌器等近千件。
這次考古發掘對研究白城地區乃至整個東北地區古代民族分布,研究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態有著重要的意義。
同時,也為白城及周邊地區古代文化編年序列的建立提供了依據。
東胡族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古老的遊牧民族之一,也是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進入科爾沁草原的民族。
東胡因居匈奴以東而得名。
它是一個部落聯盟,囊括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
東胡族在商代初年就居住在商王朝正北,西周初年居住在周王朝的北方正東。
春秋時期,東胡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氏族部落的發展階段。
戰國時期,東胡族在北方草原地區逐漸強盛,勢力所及已達燕的北部及其東北的廣闊地域,即今北京市密雲縣以北的灤河中上游、遼河上游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人口達百餘萬。
由於東胡族主體是遊牧民族,狩獵、放牧的生活使東胡人民風彪悍,崇尚武力,經常通過戰爭掠搶財富和奴隸。
戰國前期,東胡人就掌握了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
東胡人鑄造的銅劍、銅鏃、銅刀、銅戈、銅盔,不但有很高的工藝價值,而且非常鋒利實用,特別是銅製雙側曲刃青銅短劍和長劍,堪稱當時的戰爭利器。
尤其是東胡人的牛角弓,由碩大的牛角和牛筋、鹿筋製造,既短小又強勁有力,殺傷力極強,配以用鵰翎、紅柳杆、青銅箭頭製成的羽箭,輕便靈活,非常適用。
這種角弓羽箭,一直到唐宋時期都是較為先進的武器之一。
《戰國策》中記載的齊國民謠,形容東胡人:「大冠若箕,修劍過頤。
」可見,當時東胡人的帽子像個簸箕,使用的青銅劍,豎在地上長度可以到人腮部。
東胡族還創造出了一系列讓後人敬仰的民族文化,留下了胡服騎射、秦開質胡、李廣射虎、屢辱匈奴等許多精彩的故事。
此外,東胡人還在宗教、文化、音樂、舞蹈、飲食、農業等多方面創建了輝煌的文明。
東胡人崇尚自然,崇拜日月、星辰、水、火等自然萬物,以熊,虎、鹿、狼等動物為圖騰。
在遊牧生活和祭祀活動中,東胡人創造出了以「旋轉」為主要動作的舞蹈體系,這種舞蹈一直被後人稱作「胡旋」舞。
東胡人還擅長製作烤制食品,特別是「烤肉」「烤餅」等,一直流傳至今。
現代燒餅就是由東胡人烤制的「胡餅」演變發展而來的。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統治蒙古高原西部的匈奴部落發生了冒頓殺其父頭曼自立為單于的事件。
東胡王認為匈奴軟弱可欺,先派人索求了冒頓妻子、良馬,又打算討要兩國邊境的土地。
冒頓怒曰:「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遂興兵伐東胡。
東胡人不備,被打敗,東胡國就此滅亡,分出烏桓、鮮卑兩支。
從目前白城地區發掘出土的東胡遺物,可以認定這部分遺址應為東胡人敗於匈奴後向北遷徙的證據。
西漢時期東胡族正式退出歷史舞台,人們只能從其直接後裔烏桓、鮮卑及契丹、蒙古族去尋覓他們的足跡。
兩漢時期夫余族
從白城考古調查和考古發掘的資料來看,夫余族人在白城市的文化遺存分布主要在嫩江流域,延續時間較長,大安漢書遺址二期文化是夫余族遺留的具有代表性的遺存,屬於這一遺存的還有鎮賚縣漁場遺址、南莫遺址、哈吐氣南崗遺址、河寶吐東南崗遺址、後少力西崗遺址、喇嘛崗子遺址、丹岱北崗子遺址、大安市後地窩堡遺址、牛克吐遺址等。
夫余族
大安漢書二期文化遺址位於大安市月亮泡鎮漢書村南岸。
漢書二期文化是以漢書遺址上層文化堆積而命名的一種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
其分布範圍北到黑龍江省的富裕縣,東到巴彥、賓縣,南到我省的農安縣,西到洮兒河下游一帶。
經碳14測定,年代數據有兩組:一組為距今2380年左右,經高精度樹輪校正為公元前481至公元前213年,另一組為距今2127年左右。
前者為春秋戰國時期,後者進入了西漢早期。
二期文化的遺蹟有墓葬、房址和灰坑。
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房址均為半地穴式,遺物按質地可分為石器、骨器、蚌器、鐵器和陶器五類,石器普遍為磨製,器形有斧、配飾、魚鉤范等,骨器有鑿、箭鏃、牌飾等,鐵器有刀,陶器有鬲、壺、罐、缽、杯、舟形器和支座等。
夫余族是我國東北古代三大族系之一的穢貊族的分支,在典籍中,其族名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燕北鄰烏丸、夫余,居住在今吉林松花江伊通河流域,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與中原地區進行經濟交流,是歷史上東北腹地第一個建立政權的古代民族。
它的興起,是伴隨夫余國的建立才為中原所知的。
夫餘一詞,即為族稱,也為國號。
夫余居住地區,土地平敞,生產活動以農業為主,但畜牧業也很發達,盛產貂皮、良馬,有相當發達的冶金和金屬手工製造業,善於釀酒。
高句麗人據傳說是夫余別種,語言、習慣都比較接近。
夫余的刑罰非常殘酷,一人犯死罪,全家都要被沒收做奴婢。
但是在政權形式方面可以明顯地看到由氏族組織向國家機構演變的痕跡。
在當時,夫餘人保留著部落的形式,夫余最高統治者是王,在王以下有馬加、牛加、豬加、狗加組成的最高權力機構,在四大加之下的官職有大使、大使者、使者。
夫余文化融合有中原文化、本族文化和鄰族文化。
夫余族人喜歡白色,平時穿白布袍、褲;出境時穿繒繡、錦。
夫余貴族還加披狐狸、狖白、黑貂之裘,以金銀器作為帽飾,獸皮為鞋。
使用殷歷,以殷歷正月祭天,稱「迎鼓」,為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連日「飲食歌舞」。
是時斷刑獄,解囚徒。
有軍事活動也祭天,是為了解征戰的凶吉。
夫余族人均善歌舞,「通日聲不絕」。
無固定文字,使用漢文不普遍,有事派人「傳譯」,跪地以「手據地竊語」相告對方。
會同、拜爵、揖讓升降之禮,和中原相同。
為了防禦外敵侵略和野獸傷人,夫餘人聚居的村落中多有護城柵,呈圓形。
早期居半地穴式的木結構房屋。
西漢時期夫余出現了階級分化,有了軍隊、牢獄、宮室等,東漢初年,夫餘人臣屬於東漢王朝,由玄菟郡進行管理,連夫余王用的印章,也由漢廷發給,如漢廷送給每世夫余王死後隨葬所用的玉匣,均事先存放在玄菟郡,其王死後來玄菟郡「迎取以葬」。
北魏太和年間夫余國被勿吉所滅,夫余王率眾投奔高句麗,夫余移民逐漸融入勿吉、豆莫婁、高句麗等族。
夫余族是在歷史進入秦統一後,以地方民族建立的奴隸制政權,開創了東北民族文明發展史,在東北乃至在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
鮮卑山下鮮卑族
從考古發掘的資料來看,鮮卑人在白城地區的文化遺存分布較廣,延續時間較長,比較著名的有大安漁場墓地、通榆縣氈匠鋪屯墓葬、塌拉蓋屯北陶窯址等。
鮮卑族
大安漁場墓地位於洮兒河與嫩江匯合處的月亮泡南岸。
1974年,省博物館考古隊和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對此墓地進行了聯合考古發掘,清理古代墓葬14座。
除兩座墓外均為東西向,呈長方形的土坑豎穴墓。
陶器以侈口壺、大口罐為主。
其中除一件細泥灰陶侈口壺為輪制,火候稍高外,其餘陶器都是手制泥質紅褐陶,其他隨葬品有鐵鏃、鐵削、鐵甲片、骨鏃、骨弓弭、樺皮器等,有的墓中有羊肩胛骨等動物骨骼。
從這塊墓地中採集到一例除下頜骨缺失外其餘部分保存狀況基本完好的人類顱骨,現收藏在吉林大學文物陳列室中。
從主要顱面部形態特徵中可以看出,這塊顱骨與現代亞洲蒙古人種的北亞類型之間存在著更多的形態上的一致性,此外,在個別項目上也體現出某些與東亞類型較為近似的體質因素。
在古代對比組中,與此標本在種系特徵方面最為接近的是朝陽鮮卑組,其次為三道灣組和扎賚諾爾A組,這一研究結果從人種學的立場上支持了有關學者關於大安漁場墓地的族屬應為早期東部鮮卑的推斷。
此墓地年代約在曹魏西晉時期。
位於通榆縣興隆山鎮興盛村氈匠鋪屯西南一個沙崗的墓葬(興隆山鮮卑墓葬),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無葬具,墓中出土隨葬品378件,其中的金馬牌飾、鴨形鼎、鳴鏑等珍貴遺物,充分顯示出鮮卑民族的文化特點,也隱約透出他們與中原文化的交往。
2001年8月,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大安月亮泡水庫南岸大坎子東北角漢書遺址發掘時,在距地表60厘米至90厘米處發現一座鮮卑墓葬,葬具已嚴重腐爛,墓呈長方形,為男性單人葬,隨葬品有樺樹皮箭囊、鐵馬鐙、鐵劍、鎏金銅碗。
據專家考證為距今1800年的鮮卑族人墓葬,現保存在白城市博物館。
此外,白城市博物館還於1978年在通榆縣新華鄉桑樹營子村徵集到一件金馬牌飾,金馬四蹄伏踞,昂首挺胸,造型十分生動,民族特色鮮明,工藝水平精湛。
大安後寶石鮮卑墓地出土的銅質包金鹿形牌飾比例勻稱,形態逼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屬於東部鮮卑的遺存,在白城境內還有通榆縣東憨頭郎東地遺址、西力布克北崗遺址、保安鎮北崗遺址、方家圍子西南崗遺址和通榆縣團結鄉塌拉蓋遺址等。
其中,以塌拉蓋遺址最為典型,是一處規模較大的鮮卑時期窯址。
在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50米的範圍內,散布著大量的陶片,至今村民在耕地時還偶爾能發現完整的陶罐等。
鮮卑族是我國東北古代三大族系之一的東胡族的後裔。
鮮卑即瑞祥、神之意,是一個吉祥的族名。
西漢初年匈奴冒頓單于大破東胡,東胡一支退保鮮卑山,一支退保烏桓山,各自以山名號。
鮮卑山,據張穆在《蒙古遊牧記》中記載,認為是今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南30公里的蒙格罕山,此山當地居民也稱鮮卑山。
烏桓與鮮卑同俗,鮮卑距中原較遠,中間又隔著烏桓,因此到東漢末年才出現於史籍。
鮮卑族分為東部鮮卑和西部鮮卑。
活動在白城這一區域的是東部鮮卑。
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以後東部鮮卑遷移到西拉木倫河流域,其後東部鮮卑一度占據漠北,經歷東漢末年檀石槐和曹魏時期軻比能兩次鮮卑聯盟,到3世紀後葉東部鮮卑主要有慕容、段氏、宇文三部。
鮮卑族是古代北方民族中第一個進入中原建立王朝的民族,先後建立了前燕、西燕、後燕、南燕、北燕、北魏等政權,入主中原,這些政權的統治者大力推行漢化政策,以求得經濟上強大、政治上鞏固。
鮮卑族以遊牧為生,畜牧業是其經濟主業,鮮卑人以穹廬為舍,食肉飲奶,以毳為衣,善騎射,所制「角端弓」為古代有名的武器。
鮮卑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牧歌、思鄉曲、敘事歌、戰歌等體裁。
著名的《敕勒歌》已成為千古絕唱。
東部鮮卑盛行對祖先的崇拜和信奉萬物有靈。
北魏統一北方以後,隨著鮮卑的漢化和各民族的大融合,鮮卑最終融入漢族,鮮卑文化成為隋唐文化的一個源頭,鮮卑族為隋唐時期全國統一局面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江兩河(嫩江、洮兒河、霍林河)在這裡緩緩流淌,千百年來,白城歷史上的古代北方民族,都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參考資料:《戰國策》《史記》《蒙古遊牧記》等
圖片來源:本版圖片由白城市博物館提供
專家簡介
宋德輝,男,1954年3月出生,白城市博物館原館長,三級研究員。
中國遼金史學會理事;吉林省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吉林省考古學會理事;白城市文聯副主席、白城市民間文藝家學會主席、白城市博物館學會理事長。
合作出版《白城史略》《千年回眸——遼代春捺缽遺蹟調查》《吉林省蒙古族》三部;出版反映白城地方歷史專著《一江兩河與白城古代文明》《白城歷史文化之旅》《白城簡史》三部。
吉林日報社出品
編輯: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瑋琳 戈馳川
編輯:李娜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新鮮出爐
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於5月15日—16日在北京舉行。25個入圍項目領隊和匯報人,終評會的評委、來自全國的考古人、媒體記者及參加旁聽的學者、學...
四川涼山安寧河谷里發現綿延百餘公里的先秦時期聚落群
取得階段性成果1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涼山州博物館在西昌市舉行了成昆鐵路擴能工程涼山段重大考古成果通報會,通報了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擴能工程中進行的10000 余平方米的田野發掘工作,和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