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歷史意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1] ),中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2]
。
1905年隴海鐵路洛陽段修築期間,在古都洛陽北邙山發現一批唐代墓葬,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並且沿用至今,享譽中外。
釋義
編輯
唐三彩,是從唐墓挖掘出來的陶器之泛稱,後來學者視為一種陶瓷分類上的術語。
唐三彩並非專指那三種色彩而言。
在唐墓中所挖掘出來的各類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單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卻具有較複雜的多彩顏色。
一般而言,除了胎體的白地之外,鉛黃、綠、青三彩最為普遍,在三彩的調配技法上,也最富藝術的韻味。
唐三彩的器皿較少,而小馬、小家畜、小家禽數量較多,均具豐美的藝術意匠,尤以各種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頭,最具藝術價值。
三彩器正表現出唐代各種實際生活所應用的器物,而在這些器物中,卻把當時社會生活的形態很完備的呈現出來,由此獲知殉葬的明器與其他器物的形制與數量,均按照墓葬者生前官階,以及門第的大小而定。
例如唐禮明器之制,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
挺馬偶人高一尺。
其他音樂隊、童僕之屬、威儀服玩,亦各視其生前之品秩而定之。
初唐之末期,始興厚葬之風,其後自盛唐至中、晚唐,厚葬之風益甚,舁明器而行街衢,陳墓所,奏歌舞音樂,張帷幕,設盤牀,以造花、人形、飲食施路人,殆如祭祀。
因為唐代講究以三彩明器作為陪葬品,所以,從清末建築河南汴洛鐵路以來,在洛陽北郊邙山等地之唐墓中,先後發掘為數頗多之三彩器與俑像。
唐三彩不論其形制與色彩之施化,均具極高之藝術意匠,乃引起日本、歐美各國人士之注目,而以高價購藏,從此唐三彩遂被列入世界藝術之一部分。
以上引自君友會王愛君美術文獻《唐三彩》。
唐三彩製作最盛之時為開元、天寶至大曆年間(公元七一三~七六六年)。
其藝術成就是震古鑠今,聞名中外的。
唐三彩是由一個健全強明的朝代所啟毓而成,同時,它也具體而活躍的反映出此一健全強明的時代精神。
歷史沿革
編輯
誕生背景
唐三彩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在中國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三彩誕生於唐代是有其文化淵源的。
首先,成熟的陶瓷技術是唐三彩誕生的物質基礎;其次,唐代盛極一時的厚葬之風是促成其誕生的直接導向;第三,唐代各個領域的歷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藝術養料。
唐三彩的誕生也是三彩釉裝飾工藝的誕生,是釉彩裝飾和胎體裝飾結合的過程。
輝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絢麗斑斕的藝術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動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發揮和淋漓盡致的展現。
[3]
興起原因
三彩仕女
唐三彩在唐代的興起有它的歷史原因。
首先陶瓷業的飛速發展,以及雕塑、建築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促使它們之間不斷結合、不斷發展,因此從人物到動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現出來。
唐代貞觀之治以後,國力強盛、百業俱興,同時也導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於是厚葬之風日盛。
唐三彩當時也是作為一種冥器,曾經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規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說可以允許他隨葬多少件,但是實際上作為這些達官顯貴們,並不滿足於明文的規定,反而他們往往比官府規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數,去做這種厚葬。
官風如此,民風當然也如此,於是從上到下就形成了這麼一種厚葬之風,這也就是唐三彩當時能夠迅速在中原地區發展和興起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鼎盛時期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所以說唐三彩從另外一個側面也反映了這種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詩歌、繪畫、建築其他文化一樣,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於其他的文化藝術,從現代的陶瓷史上認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因為在唐以前,只有單色釉,最多就是兩色釉的並用,在我國的漢代,已經有了兩色,即黃色和綠色兩種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
到了唐代以後,這種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時得到了運用。
從陶瓷史上有人考證,這和唐代當時的審美觀點起了很大的變化有關。
在唐以前人們崇尚的是素色主義,到唐代以後,它包容了各種文化,包括許多外來文化,這個時候從繪畫、陶瓷、金銀器的製作,形成了一個燦爛文化的特點。
發現過程
史籍中關於唐三彩的記載甚少,所以被人們遺忘了一千多年。
1928年,隴海鐵路修築到洛陽邙山時毀壞了一
三彩馬
批唐代墓葬,發現了為數眾多的唐三彩隨葬品。
常見的出土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馬、駱駝、仕女、樂伎俑、枕頭等。
尤其是三彩駱駝,背載絲綢或馱著樂隊,仰首嘶鳴,那赤髯碧眼的駱俑,身穿窄袖衫,頭戴翻檐帽,再現了中亞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聯想起當年駱駝行走於「絲綢之路」上的景象。
出土的大量唐三彩,古董商們將其運至北京,引起了著名學者王國維、羅振玉等的高度重視和讚賞。
之後,洛陽地區不斷有唐三彩出土,數量之多、質量之美,令人驚嘆。
出土地區主要集中在洛陽市北的邙山,市南的關林、龍門和市西的谷水一帶,其中洛陽市內出土唐三彩的地點就多達20處以上,所出三彩數量至少500件之多。
洛陽出土的唐三彩系本地燒造,一則因為洛陽市北的邙山就有生產唐三彩的原料———白色高嶺土,二則因為距離洛陽不遠的鞏義市大、小黃冶村發現了燒制唐三彩器的窯址,經1976年以來進行的多次調查和考古發掘,發現了豐富的窯具、模具和三彩器等,充分證明了唐代陶器燒造技術方面的先導地位。
1976年,中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文物普查,工作人員在洛陽附近的鞏縣(今鞏義市)大、小黃冶村見到了一條有著兩個名字的小河。
在上游的白冶河畔,參加普查的工作人員發現了白色陶瓷,那麼下游的黃冶河畔會發現什麼呢?學者們向被稱為「黃冶河」的下游進發。
荒涼的河畔幾乎沒有道路,學者們細細地搜尋著,他們似乎誰也不知道能找到什麼。
一塊彩色陶片映入眼帘,剎時間,活躍的人群安靜了下來。
古窯址終於出現在了「黃冶河」畔。
隨著發掘的深入,人們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因為在這一座座古窯里,存留最多的竟然是唐三彩的陶片。
幾十年的期盼終於有了結果,唐三彩的窯址找到了,「黃冶河」就是燒制彩陶的地方。
現在的黃冶河畔早已沒有了作坊的蹤影,唐代工匠們的工作環境也已無從考察。
值得慶幸的是,現代的製作工藝較完整地保存了唐代的傳統,我們還能通過現代人的工作,來了解唐三彩的生產過程。
現代發展
唐三彩的複製和仿製工藝,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製,唐三彩工藝技術逐步完善,燒制水平不斷提高,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國際市場上,唐三彩已成為極其珍貴的藝術品,曾在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旅遊會議上被評為優秀旅遊產品,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
唐三彩大馬、駱駝等曾作為國禮,贈送給5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
[4]
製作材料
編輯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黃、綠、白或黃、綠、藍、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時交錯使用,形成絢麗多彩的藝術效果。
「三彩」是多彩的意思,並不專指三種顏色。
唐三彩是一種多色彩的低溫釉陶器,它是以細膩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鉛的氧化物作助溶劑,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溫度。
在燒制過程中,用含銅、鐵、鈷等元素的金屬氧化物作著色劑融於鉛釉中,形成黃、綠、藍、白、紫、褐等多種色彩的釉色,但許多器物多以黃、綠、白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種或兩種,人們統稱為「唐三彩」[5]
。
三彩胡人牽駱駝俑(現藏故宮博物院)
製作唐三彩,是先經過舂搗、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製成一定形狀,再修整、晾乾後,放入窯內經1 000℃燒制,待冷卻後,上釉挂彩,再入窯焙燒至800℃即可。
唐三彩始見於唐高宗時,開元年間極為盛行,器物造型多樣,色彩絢麗,到天寶以後數量逐漸減少。
唐三彩在唐代時期作為隨葬品使用,用於殉葬。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人們對唐三彩的關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復原工藝的發展,人們熱衷於文房陳設,是饋贈親友的良品。
唐三彩不僅在唐代國內風行一時,而且暢銷海外。
還在印度、日本、朝鮮、伊朗、伊拉克、埃及、義大利等十多個國家發現唐三彩。
製作工藝
編輯
唐三彩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
首先要將開採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淘洗、沉澱、晾乾後,用模具作成胎入窯燒制。
唐三彩的燒制採用的是二次燒成法。
從原料上來看,它的胎體是用白色的粘土製成,在窯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將焙燒過的素胎經過冷卻,再施以配製好的各種釉料入窯釉燒,其燒成溫度約800℃。
在釉色上,利用各種氧化金屬為呈色劑,經煅燒後呈現出各種色彩。
釉燒出來以後,有的人物需要再開臉,所謂的開臉就是人物的頭部仿古產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經過畫眉、點唇、畫頭髮這麼一個過程,然後這一件唐三彩的產品就算完成了。
工藝特色
編輯
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
唐三彩製作工藝複雜,以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作為坯體,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並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熔渣和鉛灰作為助劑。
先將素坯入窯焙燒,陶坯燒成後,再上釉彩,再次入窯燒至800℃左右而成。
由於鉛釉的流動性強,在燒制的過程中釉面向四周擴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絢麗的色彩,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
唐三彩對中國陶瓷行業的影響
唐三彩不僅貴在釉色濃艷瑰麗,而且駱駝、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動傳神,富有生活氣息,當時的國際場上,唐三彩就已負有盛名,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
1928年,隴海鐵路修築到洛陽邙山時,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們將其運至北京,受到了國內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視和古玩商競相收藏。
之後,洛陽地區不斷有唐三彩出土,數量之多、質量之美,令人驚嘆。
工藝原理
編輯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鉛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白、綠三色為主。
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
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
唐三彩用於隨葬,作為冥器,因為它的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實用性遠不如當時已經出現的青瓷和白瓷。
成型方法
編輯
唐三彩的基本成型方法包括輪制、模製、雕塑三種,在一件器物上,幾種方法往往結合使用。
輪制,是用輪
三彩印花盒(唐代)
車製作陶瓷器的方法。
主要構件是一個木質圓輪,輪下有立軸,立軸下端埋入土內,上端有樞紐,便於圓輪旋轉。
操作時,撥動圓輪使之平穩地旋轉,利用輪車的旋轉力,用雙手將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狀。
輪製法始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製作的器物器形規整。
日用器皿中杯、盤、碗、碟、瓶、爐、壺、罐等,多採用輪製成型。
模製,與近代陶瓷製造業中的手法擠漿法相類似。
多用於製作形狀簡單的小件物品。
模製成型分單模和合模兩種。
單模是將泥料放入模子後擠而成,這種單模適合於器物上裝飾用的貼花及其他小附件。
雙模是用兩個半模壓制後對接而成,合模適用於生活器皿、傭、動物及較複雜的器物構件。
雕塑成型多適用於大型的傭類和複雜的器皿。
一件較為複雜的三彩器的製作,需要用多種成型手段。
[7]
特點
編輯
唐三彩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分別是造型、釉色、胎質、產地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首先是造型。
從造型方面來講,它的造型與一般的工藝品的造型不同,與其他時代出土的馬也不同。
造型
唐三彩的造型豐富多彩,一般可以分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動物四大類,而其中尤以動物居多,這個可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
在我國古代馬是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戰場上需要馬,農民耕田需要馬,交通運輸也需要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馬比較多。
其次就是駱駝也比較多,這可能和當時中外貿易有關,駱駝是長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絲綢之路沿途需要駱駝作為交通工具。
所以說,匠人們把它反映在工藝品上。
而人物一般以宮廷侍女比較多,這個反映的就是當時的宮廷生活了。
馬的造型比較肥碩,這個馬的品種,據說是從當時西域那邊進貢過來的,所以和我們看到的馬的形狀有點不大相同,馬的臀部比較肥,頸部比較寬。
唐馬的造型特點,它是以靜為主,但是靜中帶動,你們看到這是一匹靜立的馬。
但是通過馬的眼部的刻畫,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圓睜的,然後馬的耳朵是貼著的,它好像在靜聽或者聽到有什麼動靜一樣,通過這樣的細部刻畫來顯示出來唐馬的內在精神和內在的韻律,也可見匠人們高超的製作工藝了。
釉色
唐三彩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釉色。
作為一件器物上同時使用黃綠白三種釉色,這在唐代本來就是首創,但是匠人們又巧妙地運用施釉的方法,黃、綠、白三色,讓它交錯、間錯地使用,然後經過高溫燒制以後,釉色又澆融流溜形成獨特的流竄工藝,出窯以後,三彩就變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複色、有兼色,人們能夠看到的就是斑駁淋漓的多種彩色,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點。
唐三彩器物形體圓潤、飽滿,與唐代藝術的豐滿、健美、闊碩的特徵是一致的。
三彩人物和動物的比例適度,形態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
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發達,怒目圓睜,劍拔弩張;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十分豐滿。
動物以馬和駱駝為多。
胎質
唐三彩胎質白中泛淺紅、淺黃色。
胎土細、實,含有礦物雜質。
由於大多從墓中出土,歷經千年時間,器物露胎處有風化現象;仿品多為瓷胎或以石膏為胎,胎質潔白、細膩,無風化現象。
雜質少,叩之聲音響亮,上手手感較重。
產地
唐三彩的產地西安、洛陽、揚州是陸上和海上絲綢古道的聯接點。
在古絲綢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
唐三彩駝和外域商販
主要是駱駝。
可以想見,在沙漠中,人和駱駝艱難跋涉,相依為命,所以人和駱駝有一種親密感。
它那高大的形態和堅毅負重的神情,似乎還帶著絲綢古道的萬里風塵。
河南鞏義市三彩窯位於該縣的大、小黃冶村,其距縣城東約10公里,位於站街鄉西南2.5公里的黃冶河兩岸的台地上。
它們前臨一條長約11公里的河流,此河在當地分段命名,從發源地青龍山峽谷至水底河村的這一段叫寺河(因有唐代慈雲寺遺址),上游從水底河村至白河村這一段叫白冶河(因唐代在此燒制白瓷),中游從白冶河村至大、黃冶村的這一段叫黃冶河(唐代燒三彩器以黃為主色),下游叫西灑河。
由於鞏義市南依青山支脈青龍山,北臨滔滔不息的黃河,伊、洛兩河東西貫穿縣境,所以水陸交通非常方便,再加上黃冶河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白色高嶺土和大量的煤炭資源,這就為三彩器的燒制提供了物質基礎,古人因地制宜,物盡其用,選擇這一地點建立生產唐三彩的作坊、窯爐是很自然的,因而這一帶也就成為唐代生產唐三彩的發源地,而且還是所發現的三彩產地中專門燒制三彩器的窯地。
出土分布
編輯
從唐三彩的出土量來看和考古學家的分析,在唐代唐三彩的產量很大,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這些年來相繼發現了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大、小黃冶村窯唐三彩窯址、陝西銅川黃堡鎮窯址、河北內丘的邢窯和四川省邛崍
唐三彩
縣尖山子窯,這些都是唐代專門燒制唐三彩的窯址。
此外,山西省考古所在山西渾源縣介莊唐代青瓷窯遺址,也發現有唐三彩殘片,證明這裡也曾燒制過唐三彩。
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西安老機場建築工地陸續出土一批唐三彩廢棄物、支燒架、陶范及刻有「天寶四載」(745年)銘文的殘陶。
考古學家剛初步認為此處很可能是唐京城長安三彩窯遺址。
在這些窯址中,窯場規模和產量較大的,當屬鞏縣窯和黃堡窯。
兩座窯場經過試掘和正式發掘,分別出土上千件唐三彩製品以及大量窯具、模具等。
就出土文物看,黃堡遺址所燒唐三彩與鞏縣所出遊明顯區別。
主要表現在鞏縣器胎比黃堡的不僅白,而且細緻;鞏縣的唐三彩釉質具有乳濁感且釉色亮度強,而黃堡窯色彩稍顯暗淡;鞏縣的唐三彩大量使用氧化鈷作色料,在黃堡的唐三彩中不見鈷藍;鞏縣窯三彩器物的種類較黃堡窯豐富,而且在窯址內還發現有少量大型三彩器。
從時代上看,鞏縣三彩初唐就有出現,盛唐發展成熟,中唐以後衰退,而黃堡出土的三彩不見初唐產品,歲有盛唐器物,但以中、晚唐的器物為多。
實際上,從目前已經發現的唐三彩窯址來看,尚不能完全解決唐墓中極為生動的三彩器在上述三彩窯址的標本中也都沒有發現,這一類三彩器究竟產於何地?目前尚不得而知,有賴於考古工作者更多的努力。
唐三彩器物類別,如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壺、罐、缽、杯、盤、盂、燭台、硯、枕等;模型有亭台樓榭、仿木箱櫃、住房、倉庫、廁所、牛車、馬車等;俑類有各種人物與動物,如貴婦、達官、男女侍、武士、天王、胡人及馬、駱駝、豬、羊、雞、狗等。
藝術魅力
編輯
唐三彩馬(現藏故宮博物院)
隨著社會的進步,複製和仿製工藝的不斷提高,唐三彩的品種也越來越多。
洛陽人在傳統唐三彩造型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平面唐三彩,他們還將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更多更好的唐三彩作品。
唐三彩作為傳統的文化產品和工藝美術品,不僅在中國的陶瓷史上和美術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當得要的作用。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輸出國外,深受異國人民的喜愛。
這種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斕釉彩,鮮麗明亮的光澤,優美精湛的造型著稱於世,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器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三彩天王俑(現藏故宮博物院)
據考古界的挖掘,在絲綢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亞的一些國家都曾經挖掘出來過唐代三彩的器物碎片。
那麼這種文化傳流到國外也對他們的陶瓷業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包括在日本和朝鮮。
日本奈良時期曾經仿製中國的三彩製作出來過三彩器物,當時被稱為奈良三彩,朝鮮的新羅時期也仿造中國的三彩製作過三彩的器物,叫新羅三彩。
正因為唐三彩有如此的魅力,隨著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國際、國內市場的開放,喜愛收藏唐三彩的人越來越多。
唐三彩的複製和仿製工藝在洛陽己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製,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唐三彩的製作工藝也得以繼承和發展。
如何辨別
編輯
自上世紀初唐三彩被發現以來,便受到中國以及世界藝術界的關注,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唐三彩的
研究更是火熱,不少專家紛紛把研究成果公諸於眾。
隨著唐三彩仿品的出現,辨別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見諸報端,這些文章繁榮了文化園地的同時,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所利用,並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難辨的三彩器。
經過作舊之後便在城鄉不斷露面,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屢屢上當中招。
究其原因,一方面它們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內在的精神風格等方面,都幾乎達到了完美境界,另一方面它們又具備了常見論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舉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徵。
可見高仿三彩確實仿到了相當的水平,沒有火眼金睛則難辨真假。
唐三彩燒成溫度最高約1100度左右,其製作工藝不算複雜,製作原料隨處可見,胎釉配方早已公開,仿造高手人才輩出,有的還是唐三彩研究的專家。
試想,行家運用現代技術「克隆」出來的仿品與真品還會有什麼差別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徵,高仿三彩都具備了。
可以說,相同點已經達到了99%以上,餘下還不到1%的較為特殊的特徵,是無法仿造的,因為這特殊之處惟有千百年的時間才能形成,人力暫無力為之。
胎的區別
胎釉造型、色彩風格等基本常識,是所有論述唐三彩辨偽文章都重點涉及的問題。
但從見到的高仿三彩來看,這幾個方面是沒有根本差別的,就連胎釉的各種化學元素和物理特徵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麼「光齡」、「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樣信手拈來。
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面前,再談什麼基本的胎釉特徵、造型風格、「光齡釉齡」已毫無意義。
故本文把重點放在說明高仿者還無法仿出或無法仿得逼真的幾個特殊點上面。
1、蒼老的千年陳舊感。
真品出土前或置於潮濕的墓室,或埋於泥土中,受千年地氣、水分、泥土的侵蝕,有的出土後長期置於室內,受空氣和冷暖變化的影響,其胎表已毫無新意,陳舊自然。
真品的舊感極其自然,富有層次並深入肌里,用硬物輕劃,可見舊感滲入胎里,如有可能可在不顯眼處輕輕敲擊一兩處胎表就可發現舊感是由胎表向里滲透的。
高仿三彩的胎,經作舊處理雖有陳舊感,但絕無真品胎經歲月侵蝕而顯露出來累累滄桑的自然感,舊僅在胎表不入肌里,新的感覺依稀可辨,不會出現舊感滲入胎里的現象。
輕擊胎表就見「舊」僅是胎表的一層,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舊感與胎互為一體,不可分割。
2、遇空氣即變顏色的胎土新斷面。
真品三彩由於時間久遠,部分胎土新斷面遇空氣後,胎土顏色會由白漸變到黑,這一過程一般約100天左右,有一部分真品三彩洗凈後的胎表也會出現這一現象。
筆者曾多次敲開幾個真品罐的蓋子進行觀察,其結果都一致。
高仿三彩胎的新斷面或胎表就是三五年,其白色的胎土也不會有什麼明顯變化。
這一現象還有待於專家的進一步研究。
關於真假唐三彩胎的微妙之處,程進奎老師在《唐三彩辨偽新知》(見《中國收藏》總第13期)一文中還有這樣的陳述:「把真品露胎部分放進水中,取出後會出現中度粉紅狀,仿品的露胎處放進水中則呈現土白色。
」筆者曾多次試之,結果亦然。
不過,這種中度粉紅狀是和仿品胎那種死灰白相比較而言,微微呈現的粉紅色,而且似乎單就河南胎而言更為合適,陝西古胎和現胎有一種胎色微呈粉紅,入水則更明顯。
如洛陽等地複製的仿品胎色是略呈粉紅色的,放入水中呈現較醒目的粉紅色。
3、部分真品三彩露胎處會生出極細小的如針尖大的暗紅、淺褐、黑等色的土銹。
或密或疏,或多或少地出現於露胎處的表面,有的出現在口沿,有的出現在踏板上,有的出現在器物內。
土銹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朝生成的,千百年時光的孕育使得胎體內的某些元素分子由胎內溢於胎表,成為胎表的一個組成部分。
高仿三彩的胎表絕不會出現土繡,仿造的土銹極不自然,仿品出窯之後再往露胎處「種」上的土銹和自然生長出來的真土銹顏色差別很大,生長出來的和強加上去的,一個自然,一個僵硬不自然。
土銹看似簡單,卻極難仿造,故大多數高仿三彩為了儘量減少人為的破綻,乾脆就不做土銹。
說到土銹,不少人把土銹理解成胎土表面用水可沖洗掉的髒土層。
其實所謂銹,是物質化學變化的產物,如鐵鏽、銅銹等,它和原物不可分割,真品三彩的土銹不但洗不掉而且越洗越清楚。
釉光的區別
唐三彩的釉本質上是一種亮釉,剛燒成時光亮刺目,光澤燦爛,百年之後光澤漸退,溫潤晶瑩,釉光逐漸變得柔和自然,精光內蘊,寶光四溢。
唐三彩的釉光根據所見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其釉光總是柔和溫潤的,除了釉面腐蝕嚴重,否則三彩真品不會失去柔潤的光澤。
大多數唐三彩釉面由於時代久遠都會出現蛤蜊光,它是千年風月留在唐三彩器表的影子,任何仿造者都無法讓自己的仿品穿越千年時光。
蛤蜊光不管在什麼顏色的釉面上都呈現出五顏六色,也不管是在什麼樣的光線下其顏色也都如此。
真品三彩器物通體的寶光,恍惚不定,如夢幻漂浮在絢麗多彩的釉面上,所有的高仿者對這夢幻之光都會感到無奈。
高仿三彩釉面的光澤雖也柔和溫潤,但柔和之中露出燦爛,溫潤之中隱含賊光,其通體一致的釉光毫無內涵,絕不會出現蛤蜊光。
唐三彩的釉雖屬低溫釉,但仍經800度左右的溫度燒成,釉面仍有相當硬度,沒有百年以上的時間,釉質不會發生明顯變化,而蛤蜊光是釉質老化後釉面分子發生質變,經光折射之後產生的特異之光。
高仿三彩釉表在光的照射下,雖偶爾也可以見到淡紅、淺綠等色,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仿品中的顏色是固定在釉里的,而真正的蛤蜊光是漂浮於釉表的,並且是五顏色六色的,而仿品的顏色通常是一兩種。
真品的蛤蜊光用一般的照相機可拍攝到,而仿品的光則拍攝不到。
所以,有無蛤蜊光是鑑別真假唐三彩的一個過硬的標準。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唐三彩都有蛤蜊光,所以不排除沒有蛤蜊光的三彩器也屬真品。
上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曾有大量的三彩仿製品,它們也已近百年,釉面火光已褪,柔和溫潤,不排除個別器物會有微弱的蛤蜊光,但絕不會有真品三彩那種從釉裡面涌溢而出的寶光。
只要你認真觀察民國早期的低溫釉就會發現,此時期絕大部分的低溫釉是沒有蛤蜊光的,上觀至乾隆時期的低溫釉,迎光側視仔細觀察才會隱約發現蛤蜊光。
所以,有無明顯的蛤蜊光仍可作為區別民國三彩的硬體之一。
釉面的區別
歲月無情,唐三彩釉面經受千年時光的洗禮會留下一些不容易發現卻很特別的痕跡。
它們分別是:
1.泥土的腐蝕痕跡。
還未見唐三彩傳世品的報導,幾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面一般均見泥土腐蝕的痕跡,不同的只是腐蝕的程度和方式。
一般情況下是見土咬的細孔隨意自然地出現於釉表,或通體或局部出現,細孔大小、深淺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
腐蝕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細觀察才可發現。
在放大鏡下觀察部分土咬細孔,其邊緣的釉面有輕微的腐蝕過渡。
經藥水處理土埋之後釉表會出現酸咬的小孔,但很有規律,僵硬不自然,腐蝕程度較一致,沒有腐蝕的過渡現象。
實際上高仿者在釉表的處理上很矛盾,如果用藥水處理,釉表的光澤又不自然,很容易被識破;不用藥水處理釉面又太光潔新穎,加入其他元素降低釉光的亮度,一經檢測馬腳又露。
在觀察腐蝕細孔時要注意把它與釉面在窯中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棕眼區別開來,棕眼僅出現在釉表,深度約為釉厚的三分之一,腐蝕細孔則深入釉里,有的腐蝕至胎表。
2.過渡自然的腐蝕斑塊。
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面還有一種特殊的腐蝕形式也是高仿唐三彩無法仿造的。
那就是光潤的釉表極薄的一層釉水被腐蝕了,留下粗糙的釉面,形成大小不一的腐蝕斑塊。
它們出現在釉面上有一個清晰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就是從無到有,由淺到深,再由深到淺。
唐三彩出土後腐蝕不再發展,過程停在了釉面上,給了我們辨別的依據。
先說由淺到深:腐蝕出現時,開始是釉面上出現隱約可見的微孔。
微孔剛出現時可以是幾個也可以是幾十個、上百上千個,剛出現時太渺小還不足以改變其釉面的光澤和顏色,乍看上去釉面正常,不用放大鏡觀察也可看清;隨著微孔的增多增大,其釉面的顏色慢慢變成淺褐色;隨著腐蝕的日趨嚴重,腐蝕面積逐漸增大,就出現了粗糙的斑塊,用手摸之有刺手感,用指甲輕輕一划可劃出痕跡。
再說由深到淺:腐蝕較嚴重的釉面向未腐蝕的釉面發展的過程是一種由深至淺的漸進侵蝕過程。
首先是最嚴重之處釉表釉光全無,只見粗糙的面目全非的釉,用手指可抹出痕跡,再接著是稍微嚴重的地方釉表極薄的一層尚存,但卻有極細的孔隙且釉光暗淡,有的釉光幾乎不存在了,用指甲可掐進去,再過渡下去,受輕微腐蝕的釉表乍看上去釉面尚好,釉光也還自然,但仔細觀察釉面就隱約可見腐蝕細孔,用小刀輕劃可劃出痕跡。
這種由淺至深又從深至淺的交替腐蝕過程,在釉表的表現是以毫米為單位的,但在時間上要形成這一過程卻是要以百年為單位的。
整個器物易仿,細微之處難仿。
所以,吃透了真品唐三彩的釉面,再回過頭來看仿品的釉面,其淺薄之處也就一清二楚了。
3.返鉛現象——百年時間濃縮而成的精靈。
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面的返鉛現象,即人們常說的「銀斑」,是唐三彩後天生成的典型物質。
返鉛現象的出現除了需要一定的環境,還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是時間留在唐三彩器物上的特殊的印記。
從筆者珍藏的幾件有返鉛現象的唐三彩來看,返鉛現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整件唐三彩器物的釉面通體有一層薄薄的銀光,如秋月之色浮於物面,如薄霜依稀可見。
(2)一件器物釉面的局部有銀白色的返鉛現象,而大部分釉面則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返鉛現象出現於任何顏色的釉面,藍色的釉面的返鉛現象往往更為突出,顏色更加自然。
並不像有的文章所說的藍釉不會出現返鉛現象,要知道唐三彩的釉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其中鉛的成分達25%左右。
既然釉有那麼高的鉛含量,只要條件合適,什麼顏色的釉面鉛分子還不是照樣跑出來,藍釉亦釉,沒有例外。
(3)以細小的銀白色斑點出現在釉面上。
「銀斑」是真品唐三彩器返鉛現象的重要表現方式,其表現形式仍為不同時間先後出現的動態過程。
首先是醞釀階段,表現形式為釉面出現隱約可見的淺黑色斑點,有的略呈爆裂狀,再發展是在淺黑色的斑點中間出現針尖大的白點,再往下發展便是白點逐漸長大成為白色的斑點。
隨著這一過程的不斷發展,釉面上的銀白色斑點也就越來越多,大小不一呈色自然。
「銀斑」從醞釀到發展成為銀片,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但唐三彩器出土後,離開了出現「銀斑」的環境,動態的生長過程便凝固在唐三彩器物上,給我們觀察它提供了一個動態的過程,幾百年的光陰便凝固在我們眼前。
真品「銀斑」,由分子構成,薄如紙張的1%。
高仿唐三彩的「銀斑」,有的是在窯中燒成與生俱來的,似故意加鉛使之和釉一起熔化,「銀斑」深入釉里,和真品「銀斑」浮於釉表剛好相反;有的「銀斑」是仿品出窯後「種」上去的,厚重笨拙,毫無自然感,與自然的鉛金屬的光澤差別甚遠。
儘管「種」上去的「銀斑」仿造者也用一定的溫度使之熔於釉表,可人為痕跡很濃,糊弄門外漢尚可,在行家面前絕難過關。
用第一種方法造「銀斑」,又無法用藥水處理埋於地下,因為這樣「銀斑」就發黑無光了;用第二種方法造「銀斑」不僅造不出極薄的真「銀斑」,還留下跡痕。
就算挖空心思用盡手段仿出稍微像樣的「銀斑」,可真品「銀斑」那種先後出現,大小不一的生長過程,仿者又沒轍了。
所以說,「銀斑」是高仿者還無法解開的死結。
關於「銀斑」的形成,程庸老師在《晉唐宋元瓷器真贗對比鑑定》一書的前言中是這樣評說的:「前些年,唐三彩魚子紋開片難以仿出,現在這個問題也已解決。
眼下就剩下最後一個重要特徵難以仿造,那就是『開銀片』。
『開銀片』的形成,是因為鉛的原因,它是化學元素中較活躍的一種,時間長了會自然跑出來,就形成了『開銀片』現象。
」可見,「銀斑」是時間的沉澱物。
仿品則因為生產時間不長,器物表面沒有經過酸、鹼、鹽等地下化學物質的千年腐蝕,釉面新而明亮,上手摸釉面光滑而順手,沒有真品的「澀滯」感。
經過打磨作舊的仿品,雖然看表面沒有那種光滑明亮的感覺,但這種仿製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磨擦的痕跡。
如果側光仔細觀察,在釉面就能看到經過打磨而產生一道一道的摩擦痕,用手撫摸器物,有刺手的感覺。
真品三彩柱型器都是使用模製法成型,雙模左右拼合而成,局部修胎。
器物底部或主體下部中間留有一孔洞,透過孔洞可以清楚地看到留有合模時的痕跡,並可以看到器壁上留有一些不規則的手工痕跡。
仿製品則用現代高精度的打磨器處理,反倒雙模拼合處畫蛇添足。
唐三彩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劃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礦有力。
釉里的區別
高仿唐三彩的釉里開片雖也淺淡細密,狀若魚子,甚至少量高仿品的開片亦似乎有一種微微上翹的
唐三彩女樂傭內壁指紋壓痕
感覺,但比起真品唐三彩,仿品唐三彩的開片密密麻麻,極為細小,細碎爆裂,而且不同的釉色開片也有差異:黃色釉開片最為細小;深黃色釉開片最為細密,更像民間所說的「芝麻釉」、「翹皮紋」;褐色釉類似燒焦狀的釉面開片則多呈爆裂狀,與胎體分離似乎更明顯;綠色釉開片則沒有黃色釉開片細;白色釉開片與紅色釉開片大致相同;藍色釉和墨綠釉則多數開冰裂紋,走紋雖也細密,但紋片很少有上翹現象;真品唐三彩器的開片往往是比較複雜的,就是同一器物釉面的開片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地方開片均勻極細碎,而釉薄之處開片細而不碎紋路稍長。
總之,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真品唐三彩與高仿唐三彩釉里的不同,那就是高仿品開片細小,真品開片極為細小,差別就在一個「極」字,其中奧妙不是比較著看很難說明誰細、誰更細。
時光歷經百年可以滲透釉面,把一些褐、黑等色的雜質帶入釉里,凝結在釉下胎表,部分真品的釉下會出現這一情況。
釉的開片雖不是很細,但紋路是非常緊密的,絕無向兩邊分開的現象,可雜質竟穿透紋路滲入釉里慢慢積累形成黑褐色的沉積物,沉積在釉下的雜質越多,釉下的胎表就越黑,反之就越淡,在透明的釉下清晰可見。
出現這種現象並不奇怪,只要有足夠長久的時間就可。
高仿品釉下胎表之所以沒有這一現象,就是因為它沒有百年以上的時間,短時間的「速成」是毫無結果的,即使有雜質侵入,也不會透入肌理。
唐三彩,已經不再是人們想像中的立體的物件,也不是陪葬用的物件了,已經從地下走上了地上,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了,上面介紹唐三彩的時候對其歷史也做了詳細的說明,唐三彩逐漸的往平面三彩發展,也就是郭愛和等一些大師研究開發的平面釉畫,並開發了三彩藝這個品牌。
內壁指紋
古代陶瓷的製作工藝,是古陶瓷鑑定的一個重要依據,而一般收藏者卻往往容易忽視這個問題。
這個忽略
唐三彩內壁指紋壓痕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常常會把精力集中於觀察陶瓷的器型、釉色和開片這種外在的因素;另一方面原因是,對於一般收藏者來說,不可能親臨現場了解陶瓷的製作工藝,他們很少去過現代陶瓷的製作場所,更少去過我國各地遺留下來燒陶遺址,他們不了解遺址中各種爐窯的構造,因而,他們對制陶工藝所遺留在古代陶瓷上的痕跡,關注極少,從而使一些對於鑑定古陶瓷真偽十分有效的痕跡被忽略,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撼。
唐三彩陶俑內壁上的指紋,就是這樣一種痕跡。
它是古代唐朝的制陶工匠留下的制陶印記,更是今人鑑定唐三彩真偽的標誌。
圖6—27和圖6—28兩張照片,拍攝的是唐三彩女樂俑的內壁,從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內壁上的指紋。
之所以提供兩張照片,是要說明,這種留下指紋的唐三彩,不是個別的現象,是細心的收藏家在各種人物俑上經常可以發現的特徵,所以這個特徵可以作為鑑定唐三彩真偽的依據。
請讀者分析一下這兩張照片,就可以發現,這兩張照片上的指紋都不是一個手指留下的痕跡,而是兩個以上的指紋,或者說是同一個指紋重疊而成的多個指紋。
這個現象說明,唐代的工匠在製作唐三彩時,不斷用手指捏塑坭坯,因而在內壁上留下了這種重疊的指紋痕跡。
從黃冶窯遺址出土的唐三彩製品來看,唐三彩的製作是採用模製成型工藝,這種工藝,有著嚴格的造型要求,所以,唐三彩製品,尤其是一些底部開口的人物俑,在脫模後,其細部特別是接縫處,都會經過手塑加工。
這個特殊的工藝流程,既帶著強烈的時代特徵,又要求十分高超的手藝,這種手藝,在唐三彩製品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終於使現代的收藏家看到了這些不著名的唐代工匠的指紋。
這些指紋,既是我們鑑定真假唐三彩的依據,更使我們對唐代的工藝匠師頂禮膜拜。
保養
編輯
這類收藏品,收藏者可自己動手加固處理。
處理前要先觀察器物的損壞程度,不要盲目使用各種化學材料,要先制定修復保養方案。
釉色沒有酥鬆脫落只是表面泛出白絨絨的物質且用手叩不掉釉的,表明釉料比較結實;反之,則說明釉坯酥鬆。
情況不同,採取的保養辦法也不一樣。
例如:[9]
對釉面比較牢固,坯胎比較緻密堅硬的可採用兩種方法:一是蒸餾水浸泡除鹽法:將這類器物放在蒸餾水中浸泡,二三天換一次水,浸泡三四次後取出晾乾即可,表面可加保護層保護。
二是紙漿糊敷法:將紙切碎後用去離子水浸泡,每天更換一次,3天後即可使用。
將紙漿糊敷在要去除鹽類的器物上,2天換一次紙漿,3次後即可,去除紙漿後要晾乾表面塗保護層。
釉坯不好,坯胎體酥鬆的,這類釉陶不能輕易用水洗刷。
有條件的可採用減壓滲透加固法,將器物放在真空乾燥器內滲透加固,加固劑的配方和配比要根據陶胎的酥鬆程度、顆粒的粗細、陶胎的薄厚等情況來配。
加固烘乾後不能讓加固劑泛於表面、出現光澤,更不能改變物品的顏色。
還可採用噴塗、刷、滴等加法加固,將試劑配好後在器物的內外採用氣泵噴塗、毛筆刷塗、針管滴的辦法加固。
加固時不要操之過急,要根據器物吸收情況慢慢進行,由局部到整體。
加固用紅外燈烘烤至溶劑揮發。
加固表面多餘的液體可用丙酮擦除。
浸透和表面加固劑可採用:3%三甲樹脂丙酮溶液;5-15%聚醋酸乙烯酯酒精溶液;3%的在纖維素酒精溶液;2%硝基纖維素丙酮溶液;5%聚乙烯醇溶液等等。
去除釉面的污垢,石灰質覆蓋層可用2%稀鹽酸溶液擦洗;石膏類覆蓋物,可用硫酸銨溶液熱泡;矽質類覆蓋物,可用1%氫氟酸溶液擦式;食物腐敗物、煙薰污跡,則可用乙醚、丙酮、甲苯、碳酸鈉溶液等擦洗。
所有用過化學試劑的文物都應在蒸餾水中浸泡乾淨。
歷史意義
編輯
唐三彩這一種工藝品的特點,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點在裡面,這個造型是雞頭器皿,從考證它當時是西域國家甚至中東國家的一種盛酒用的器皿,但在中原地區把它作為一種工藝品來製作,並且從人們的使用中可以看到當時中西文化的交流。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華,在初唐、盛唐時達到高峰。
安史之亂以後,隨著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於瓷器的迅速發展,三彩器製作逐步衰退。
後來又產生了「遼三彩」、「金三彩」、但在數量、質量以及藝術性方面,都遠不及唐三彩。
如何鑑定唐三彩瓷器的真假
唐三彩瓷器特點及鑑定方法,曹靜唐三彩瓷器從本質上來說,不是瓷器,而是一種低溫燒造的陶器,這是鑑定唐三彩最基本的知識,唐三彩是一種亮釉,其光澤亮麗柔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