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聞,曾侯乙墓還有一件未曾展出的國寶,屬全國首次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78年,隨州某雷達後勤部隊擴建營房,發現了曾侯乙墓。

墓中出土文物眾多,僅青銅器就達到驚人的6239件。

其中,最為著名的恐怕是那一套編鐘了。

編鐘一共65枚,總重超過3.5噸。

歷時2400多年,連同支架保存完好,甚至還能演奏,可以說是個奇蹟。

(尊盤)

其實,除了這組編鐘,達到國寶級文物的還有8件,包括青銅冰鑒、聯禁銅壺、尊盤等。

但是還有一件國寶,我們一直無緣見到,是全國首次發現。

對曾侯乙墓進行考古發掘時,打開槨蓋發現所有的文物都泡在水裡。

於是,考古隊組織人員對浮棺進行清理並抽水。

最先露出水面的是三段橫樑和一根木柱。

(青銅冰鑒)

三段橫樑大家能夠猜到,就是著名曾侯乙墓編鐘的支架。

但是不要小看那根木柱,也是不可多得寶物。

不過當時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直到水全部抽完之後,真相才浮現在人們面前,只不過那時已經晚了。

(建鼓)

事實上,這根木柱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一套樂器的組成部分。

這種樂器叫做建鼓,屬於宮廷樂器,木柱則是建鼓的支架。

木柱貫穿鼓身豎直放置,當人們看到上面提到的木柱時,建鼓已在水中矗立了2400多年。

(建鼓底座)

建鼓長約100厘米,兩面蒙皮,鼓面直徑80厘米,非常沉重。

幸運的是積水保護了支柱,水的浮力使建鼓不至於把它壓垮。

但當積水抽去,支柱再也支撐不住折斷倒地。

就這樣,我國首次發現的「建鼓」支架毀於一旦。

如今,我們再也看不到完整的建鼓,只剩下鼓身和那件40年來無法複製的底座。

也怪當時我們考古經驗不足,如果再有下次,估計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