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多麼強大:曾侯乙編鐘出土的歷史背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77年春,在湖北省隨州市(原隨縣)擂鼓墩,駐軍某部雷達修理所經上級批准擴建廠房。

10月平整土地時,在原本堅硬的岩石地表發現了一大片質地鬆軟的褐色土。

愛好考古的雷達修理所副所長王家貴意識到地下可能有文物,11月26日他告知縣文化館,可是,文化館的同志到現場後,否決了「古墓猜想」,施工繼續進行。

1978年1月30日,因為施工中又發現了奇怪的青色、白色膠狀泥土,王家貴再次來到縣文化館,然而,「古墓猜想」再次被否決。

  儘管如此,在接下來的爆破施工中,部隊還是要求施工人員小心從事。

2月21日,進一步的奇怪現象出現了:土層中發現了一層石板!26日,王家貴的第三次縣府之行受到了重視,時任縣文化館副館長的王世振現場勘察初步判斷,這確實是一座古墓,並馬上向襄陽地區作了報告 。

3月10日,省、地、縣聯合勘探小組成立。

19日,譚維四同兩名技術人員趕到現場。

初步勘探後,譚維四激動地向大家宣布:這是一個總面積達200多平方米的大型古墓,僅就槨室而言,就比著名的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大6倍。

1978年3月,春寒料峭。

風雨中考古隊分秒必爭,一個上午就弄清了墓坑的準確形狀與槨室的深度。

3月21日,天放晴了。

大家集中精力查有沒有盜洞,因為這是判斷墓內文物資料是否得到完好保存的關鍵。

清除了墓坑內已被炸散的浮土,把坑內填土剷平後,南北兩坑相交偏西處,一個盜洞赫然在目!

這個盜洞斜著直插槨 (套在主棺外面的大棺材)頂,將一塊蓋板的東段斬去了一節,使這塊蓋板的西段斜著塌進槨內,一洞淤泥中夾著幾塊石板。

  一片驚嘆聲隨之而起。

勘探小組內幾位小伙子泄氣了:「別白幹了!」「累死了不好看。

」「已被盜過,還有發掘價值嗎?」

面對一片質疑聲,在隨後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譚維四說出了繼續發掘的三個理由:儘管有一個盜洞,但規模小,屬於早期的一種民間小型盜竊,不可能把文物全部盜走;考古不是「挖墳取寶」,比金銀珠寶更重要的文物,也非常有價值;按照政策,這麼大規模的墓坑也是要發掘的。

  最終結果證明了這個盜洞幾乎沒有給古墓造成什麼威脅: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等文物近一萬五千餘件。

除震驚世界的曾侯乙編鐘外,其中還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發掘工作從一開始就得到了隨縣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堅強保障。

做完前期的準備工作之後,5月11日,發掘全面開工,按照顯露槨蓋板、取吊槨蓋板及浮在水面的器物、排積水清淤泥、清槨室取文物、取棺拆槨回填墓坑五個步驟,各小組人員穩步推進發掘工作。

5月22日午夜11時許,在古墓的中室,排水水位下降到距槨牆頂40厘米深的時候,靠西壁不遠,與之平行的長約2米的兩個木架隱約可見,不一會,靠南壁一個木架也顯了出來。

水位繼續下降,一個小伙子等不及了,手在水中來回擺動,聚光燈下,3條木樑像在水波中游弋。

另一個小伙子樂極了:「這叫『蛟龍戲水』,呼之欲出卻不出,抓住它,別讓它溜了!」

23日清晨,水位下降到了深60厘米處,雖然還是沒「露頭」,但處於三個不同位置的小伙子都摸到了水中的鈕鍾,估計有19個。

天大亮了,水位繼續下降,「蛟龍出水了!」木架上的橫樑露出真容:黑漆紅彩,兩端都有青銅套,套上滿飾淺浮雕蟠龍紋。

24日午夜,又露出一層橫樑,長短兩根曲尺相交,梁體粗大。

下面由3個佩劍銅人及一根銅圓柱頂托,梁下懸甬鍾,應是33個。

此前看見的3個小木架立於樑上。

25日午夜,露出第三層橫樑,與第二層相近,有12個大甬鍾及1個鎛鍾 ,或懸於梁下,或掉在梁旁。

這兩層四根木樑,兩端都有浮雕或透雕鏤空龍首、鳳鳥、花瓣的青銅套,梁身又以黑漆為地、朱黃色漆彩繪菱形幾何花紋,乍一看去,真似蛟龍模樣。

此時,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數量眾多的一套青銅編鐘已基本上顯露出來。

誰能在同一個古墓內見到這麼多的編鐘?誰曾見過這麼雄偉的鐘架逾千年而不倒?目睹這個奇蹟,整個工地,一片歡騰。

1978年6月28日,曾侯乙墓田野發掘工作全部完成。

8月1日,第一場史無前例的編鐘音樂會在當地駐軍禮堂里舉行。

第一首《東方紅》曲罷,滿座鼓掌:「千古絕響復鳴了!古鐘發出新聲了!」

曾侯乙墓似一座超豪華的「三室一廳」,東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車馬器及竹簡;中廳大約是墓主人的音樂室、禮賓接待廳,內置大量禮樂器;在東室通往中廳的門洞處置放狗棺一具。

地宮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距地表深13米,面積為220平方米。

整個槨室由底板、牆板、蓋板共171根巨型長方木鋪墊壘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達500立方米。

木槨頂面及四周填塞防潮木炭6萬公斤,木炭之上努築青膏泥、白膏泥,上面蓋鋪石板,再努築五花土直達墓口。

曾侯乙青銅架楠木彩繪主棺(分內、外棺)重達7000公斤,另有彩繪陪棺21具。

曾侯乙,男性,年齡45歲左右,約葬於楚惠王56年(公元前433年)深秋。

陪葬者均為13-25歲女性。

在奴隸制晚期,此墓殉葬者多達21人。

其墓葬氣勢之弘,出土文物之多,製作之精美,稀世之珍貴,保存之完好,以及銘文資料之豐富,都是同期墓葬中所罕見的。

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多達15404件,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前所為見的珍品,其中有8件定為國寶。

  曾侯乙墓,這座擁有東、中、西、北四個墓室的王陵,尤如一座地下音樂宮殿。

寬敞的中室,是「鐘鳴鼎食」的「正殿」,禮樂之器,陳懸井然。

一套編鐘沿南壁和西壁立架巍然聳立;一套編磬沿北壁立安放;一架建鼓沿東壁高樹青銅座上;此外,還有瑟(7件)、笙(4件)、簫(2件)、篪(2件)、小鼓(2件)擺列在鍾、磬、建鼓構成的長方形空間。

全室樂器如一個大型的「鐘鼓」樂隊,體現著演奏「金石之音」和「鐘鼓之樂」的壯觀氣勢,構成古代諸侯宴食祭祀時完整的軒懸(三面懸掛鐘磬)場面。

東室,列有琴(2件)、瑟(5件)、笙(2件)、鼓(1件),均聚傍主棺,如「寢宮」內演奏「琴瑟之音」輕音樂團。

「寢宮」和類似「後院」的西室,二十一具彩繪棺里息臥著十三至二十五歲的少女,可能是表演樂舞的「女樂」,連同樂器,一道殉葬。

北室,還陳放著三件專供盛放石盤的漆木匣。

 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

巨大的鐘架,由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

七根彩繪橫粱,兩端均有浮雕著盤龍和花瓣紋的青銅套加固,由六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圓柱承托。

鍾架及鍾構,達二百四十六個構件,可以拆裝,設計精巧合理。

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懸於架上:上層為三組鈕鍾,共十九件;中層有短枚甬鍾一組十一件、無枚甬鍾一組十二件、長枚甬鍾一組十件;下層有大型長枚甬鍾兩組共十二件、另有鎛鍾一件。

其最大者,通長153.4厘米,重203.6公斤。

僅鐘體總重量達兩千五百公斤。

鍾架、鍾鉤、鐘體上共有銘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

內容有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

鐘體銘文大都鍍金。

鑄鐘的銘文,記敘楚國的惠王在執政五十六年(即公元前四三三年)時,為祭奠曾侯乙而鑄制了鐘鼎彝器,並送給隨國。

甬鍾均有一面鉦間刻「曾侯乙乍(作)時(持)」,標記著鐘的主人。

甬鍾、鈕鐘的標音,均在鐘體一面的正鼓部和側鼓部,依姑洗均(C調)記寫著各鍾所發樂音的階名或音名。

甬鍾另一面鉦間、鼓部還有成句成段的文字,論敘各鐘的樂音所屬律名、階名、變化音名及其在不同均中、不同國間的稱謂對應關係。

件件保存完好,閃亮著青銅光澤的鐘體,均保留著優美迷人的原有音響。

僅少數大型甬鐘的側鼓音不甚明顯之外,絕大多數鍾均能在正鼓部和側鼓部,分別擊奏出呈三度音程,且與標音相符的兩個樂音。

全套鍾含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豐富的色彩可調配出相當的表現力。

其音域自C2至7,跨五個八度音程,可奏出完整的五聲、六、以至七聲音階樂曲;中心音域內二十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古今中外多種樂曲。

鍾及架的裝飾,取有人、獸、龍、花、幾何形等多種題材,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

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細微的刻劃,達到了極好的美化效果。

整架編鐘,宏觀巍峨莊重,微觀精美華麗,是耐人觀賞的藝術佳作。

這套編鐘的擊奏工具共有八件。

六件7字形小木槌,當由三人各執一對,分別掌奏中層的三組鍾,併兼顧上層鈕鍾,主奏旋律。

兩件長215厘米、粗6.6厘米的彩繪大棒,由兩人分執,掌奏下層大鐘,可配以和聲,或烘托氣氛。

這套造型壯觀、配備齊全、音列充實、音頻準確的大型編鐘,堪數我國古代編鐘之最,並以其數量之多,鑄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廣,音色之美,樂律銘文之珍貴,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觀」,是「精神世界的聖山」,「文明古國的象徵」。

  與曾侯乙編鐘相伴而出的一套編磬,是古編磬中的傑出代表。

青銅鎦金的磬架,高1.09米、寬2.15米,呈單面變層結構。

一對集龍首、鶴頸、鳥身、鱉足為一體的怪獸銅立柱,咬合著兩根銅杆,杆底等距焊鑄銅環,以掛磬鉤。

三十二石磬次序懸掛,與之相映成趣。

據研究,全架編磬原有四十一塊,每磬發一音,為十二半音音列,音域跨三個八度,音色清脆明亮而獨具特色。

磬塊上亦有與鍾銘相通的墨書和刻文,內容是編號、標音及樂律理論。

其精美的磬架、眾多的磬塊、明確的編懸狀態、完備的配件(同出有裝磬之匣和磬槌)為迄今僅見。

質料主要是石灰岩的磬塊,音色清澈優美,比當今的木琴更有餘韻,比鐘聲更加透明。

它展示了三個八度的音樂風貌,豐富的半音顯示了旋宕轉調的功能。

它與編鐘合奏,真謂金石齊鳴,悅耳動聽。

更為驚嘆的是其中的最高音竟與鋼琴的最上一鍵(G8)相同。

充分反映了古代磬氏設計製造定音 樂器的成就,擴大了我們對古代宮廷隊音域範圍的視野。

  同墓出土的古樂器還有建鼓,這是迄今見到的最早同類實物,琴(十弦琴、五弦琴)、排簫、篪,都是首次發現的幾種早已失傳的樂器。

其中的排簫,是由十三根竹質簫管編排而成的「排簫」,它因長短有序的簫管而形若鳥之單翼。

世界上有不少民族都使用這種樂器。

這兩件古簫在未脫水的情況下,其中一件有七、八個簫管能夠吹奏出樂音,音階結構已超出五聲。

篪是一種竹質橫吹管樂器。

以前,人們僅據文獻中互有出入的記載,難以詳其形制。

該墓出土的篪,一件長29.3厘米,一件長30.2厘米;兩者均以一節竹管製成,兩端管口封閉,管身開有吹孔一、出音孔一、指孔五;通體以黑漆為地,以朱、黃色繞管線描繪紋。

三角雷紋和變形菱紋。

用其複製品,可吹奏出超出五聲的音階結構。

笙是由古沿用至今的一種管樂器。

曾侯乙笙分十二、十四、十八簧三種,均為匏斗、蘆竹笙管、蘆竹簧片製成。

笙簧因音頻高低而大小不一,框與舌間的縫隙細於髮絲,做工十分精細,仿製中,知其聲音細小,但古樸典雅,特別細膩迷人。

因弦腐而失音的琴瑟,均保存著完好的軀體。

仿製中,可品味出其原有的濃郁韻味。

曾侯乙墓出土的這批編鐘、編磬、建鼓、瑟、琴、笙、排簫、篪等8種樂器,共125件,還有與部分樂器配用的擊奏工具12件,各種構件、附件1714件。

可分打擊、吹奏、彈撥三類。

數量多、種類全、製作精、保存好,是世界音樂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

由這批古樂器直接和間接保留著的音響中,從它們所攜帶的具有經典價值的鐘磬樂律銘文里,我們不難得知早在二千四百年前,我國古代音樂所具有的水平。

無獨有偶,1981年在擂鼓墩二號墓,又發掘出一套36件編鐘。

經專家鑑定,二號墓編鐘與曾侯編鐘同一體系,音色、音律與曾侯乙編鐘相通,其中8件大鐘與曾侯乙編鐘的音律完全一致。

從鐘體的大小銜接處有一明顯空缺,這一空缺正好由二號墓出土的八件大鐘填補。

從編鐘的音高分析,二號墓出土的28件小甬鍾與8件大甬鐘有別而自成一體,恰好填補了曾侯乙編鐘的高音區,並使曾侯乙編鐘的音域從五個8度擴展到6個多8度。

因此,二號墓編鐘被稱之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

兩套樂鍾(鎛鍾除外)合計100件,百件編鐘可分可合,是一個完整的宏偉的編鐘系列。

如果您是古玩收藏者,請聯繫私人微信號:(長按複製微信號) art5100

微信公眾平台:rmb86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鐘

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戰國早期編鐘,鐘體總重量達2567公斤,是名副其實的編鐘之王。鐘體、鍾架及掛鈎上共有3755字銘文,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以及記錄諸如音名、階名、八度...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曾侯乙墓

戰國早期曾國君主乙的墓葬。位於湖北省隨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由譚維四主持進行發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隨葬品。從出土的縛鍾銘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為公元前433年或稍後。該墓的...

曾侯乙編鐘:音樂史上的空前發現

1978年,沉睡於地下20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它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近日,記者前往隨州,跟隨曾參與曾侯乙墓考古發掘的隨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處原主...

曾侯乙墓里都出土了哪些國寶?

歷史文獻里很少有對曾國的記載。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曾國都封有同姓諸侯。1979年,在隨州市郊義地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中出土兩件銘文銅戈,器主季怡為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

為什麼說隨縣曾候乙墓是一個音樂寶庫?

湖北北部有一個縣叫隨縣,縣城西北有一個大土丘名叫擂鼓墩,擂鼓墩東南1公里丘陵盡頭的河灘上有兩個相距100多米、高出平地20餘米的大土包,1977 年當地部隊為擴建營房用推土機推土,發現東邊的土包...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

國之重器,神秘的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神秘寶藏——曾侯乙大墓寶藏全程揭秘(一)

一直以來,曾侯乙墓一直是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小編也在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和相關文獻後準備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看法,希望大家多提意見。說起這個故事,就要追溯很久了,據說在很久以前,一個國王死去了。成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