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枕頭」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扒村窯的兩件瓷枕

「白地黑花仕女瓷枕」長28厘米,寬13厘米,高10.2厘米,重1.52千克,人物呈右側臥,面部豐滿,腦後挽有髮髻,身穿對襟大衫,上繪折枝花草。

枕面位於人物背部,上面繪有兩隻飛翔的大雁和一對戲水的鴛鴦,畫風簡約浪漫,展現了怡然自得的境界及大自然的和諧旋律。

這件瓷枕1993年從我市民間徵集而來,保存基本完整。

醬釉黑彩臥虎形瓷枕長39.2厘米,寬17.5厘米,高10.3厘米,重2.28千克,虎身稍弧,向右側臥,通身醬釉之上飾以黑色虎皮斑紋,頭部皮毛和斑紋舒展靈動。

枕面位於臥虎背部,上面繪有蓮藕圖案,畫風清新,體現出我國古代水墨畫線條簡練、運筆生動的氣韻。

「虎形為枕,表現了古人的崇虎習俗,以及祈求尊威儀、鎮邪驅魔和逢凶化吉的願望。

同時也認為虎枕宜男,利於生養男丁。

這兩件瓷枕產地都是禹州扒村窯。

扒村窯址位於禹州市淺井鄉,屬民窯,遺址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扒村窯以燒制白地黑花瓷器為主,同時也有三彩和鈞瓷。

「白如雪,黑如鐵」的白地黑花瓷器,形成了色彩對比強烈類似宣紙水墨作品的裝飾效果,器型有碗、盤、枕、瓶、罐等,因其具有白地黑花的特徵和日用瓷的屬性,被專家劃為磁州窯系。

瓷枕始於隋代,唐代大量生產 宋、金、元時期最為鼎盛,明清時期慢慢淡出

在許昌博物館三樓《許州記憶》展廳陳列著幾種古代瓷枕,其中,金代的醬釉黑彩臥虎形瓷枕和宋代的白地黑花仕女瓷枕「塊頭」更大,圖案也更加精美。

臥虎呈安靜睡姿,溫順如肥貓,憨態可掬;人物眉清目秀,像一位仕女,呈側臥姿,給人以自然恬靜、雅致高潔的藝術感染力。

中國古代的枕頭最早是以天然石塊製作的,以後又逐步擴大到使用木、玉、銅、竹、瓷等材料。

其中以瓷枕的數量最多,應用最為廣泛。

瓷枕,即瓷質的枕頭,與其它日用陶瓷一樣,它是隨著制瓷工藝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枕上多用彩釉繪成精美的圖畫或題上詩句。

瓷枕始燒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唐代(公元618~907年)開始大量生產,兩宋及金、元時期(公元10~14世紀)最為鼎盛,以磁州窯、當陽峪窯 、扒村窯 、登封窯所出為多。

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隨著更為優異的制枕材料的出現,瓷枕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磁州窯系所燒的瓷枕種類繁多,造型優美,包括幾何形枕、獸型枕、建築形枕、人物形枕等,裝飾紋樣也多彩多姿,瓷枕的造型與紋飾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中文化、習俗、時尚、追求等方面。

瓷枕有很多形制,如六角形、八方形、長方形、腰圓形、雲頭形、花瓣形、雞心形、橢圓形等,也有塑成嬰孩、虎形、龍形的。

我國最有名的瓷枕是定窯孩兒枕,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初中歷史課本上就有其照片。

它釉色牙黃,工藝精巧,一活潑可愛的孩童側臥於榻上,雙臂緊抱置於頭下,兩腳疊壓稍稍抬起,孩兒神態栩栩如生,是中國陶瓷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件定窯孩兒枕不僅是宋代風俗的見證,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展出於文華殿(陶瓷館)。

「枕頭」一詞竟是曹操命名?瓷枕究竟是床上用品還是陪葬的冥器?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就寢幾乎都離不開枕頭。

那麼,「枕頭」一詞是什麼時候由誰取名的呢?據說這個話題與三國時期的曹操有關。

有一天,曹操在軍帳中挑燈夜讀,三更時分犯困,身旁的內侍請他上床休息,床上幾本木匣兵書一時也沒地方存放,內侍就隨手並排擺放於床的一端,曹操太困,就稀里糊塗枕著木匣兵書睡著了,而且睡得很香,這名聰明的內侍就依木匣的形狀用軟物做了一種墊頭用具呈給曹操,曹操問此物何名,內侍只答是墊頭之用的臥具,曹操就將此物命名為「枕頭」。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枕,臥所薦首者。

從木。

」由此可見,古代最常見的枕頭是木質的。

漢代之前,民間枕頭多為竹、木所制,西漢出現了漆枕和絲織枕頭,甚至還用天然香草做枕芯。

唐宋時期瓷枕盛行,明清以後,紡織印染業發達,枕頭又逐漸變軟,並且更加豐富多彩起來。

手感冷硬的瓷枕,究竟是床上用品還是陪葬的冥器呢?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

文物專家認為,陶枕,堅硬不理想,不做日常使用,一般用於隨葬器具;瓷枕,性清涼,不易寒冬使用,倒是消暑的涼物,是一種夏季盛行的寢具。

宋代瓷枕產量豐富,有人認為瓷枕非常硬,是作為陪葬的冥器出現的。

但文物專家研究發現並不是這樣。

原因是很多枕頭上有字,比如「眾中少語,無事早歸。

」又如:「過橋須下馬,有路莫行船。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這些提醒的話寫在枕頭上,就是給人們提醒的。

北宋晚期張耒的《謝黃師是惠碧枕瓷枕》詩:「鞏人作瓷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明確指出它是實用之物,且宜相贈送。

瓷枕作為一種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國古代瓷器中較為流行的一種造型,後來又逐漸演變為治病號脈的工具。

古代人為啥喜歡用硬枕頭?

現代的枕頭都是以「軟」為賣點,為什麼古人偏偏要睡硬枕頭「自虐」呢?

原來,硬枕大興於隋,這是因為隋開創科舉,寒門學子為改換門庭,紛紛挑燈夜讀,睏了就在圓木枕頭上眯一會,一旦熟睡稍有偏動,就會滑落而驚醒。

它又叫「警枕」,和懸樑刺股差不多的意思。

除了警醒自己不要貪睡,古代硬枕還有兩種功能。

一是降溫。

睡覺時不是後腦勺放在上面,而是脖子枕在上面,不但涼快,還能保護髮髻不亂。

二是健康。

古人對「高枕無憂」深信不疑,認為「無憂四寸長壽三寸」,無憂的枕頭是12厘米,長壽的枕頭就是9厘米左右。

墊了這種硬枕頭,頸椎會更加前驅,對於頸椎病是有好處的。

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提到「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作枕頭,至老明目。

」由此可見,晚上睡「明目枕」是一種簡易的中醫療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瓷枕的發展史,由冥器到玉枕

「枕,臥所薦首者」,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定義,清晰地說明了枕頭是用來墊頭的。據目前國內考古資料表明,古人初用枕時頗為隨意,多選天然石塊或木頭作枕,後來開始使用初步加工過的石塊,以後逐步擴...

中國枕頭的歷史,你知道幾種?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可見枕頭在中國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對於一個睡貨而言,好枕頭的重要不言而喻,更何況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與現代各種各樣的...

磁州窯——青花瓷盛放的基礎

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區著名的民間瓷窯之一。窯址位於河北磁縣觀台鎮與彭城鎮一帶,宋代屬磁州,故名。產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繪瓷為主。白瓷裝飾有劃花、剔花、綠斑、褐斑及珍珠地劃花等。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