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的發展史,由冥器到玉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枕,臥所薦首者」,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定義,清晰地說明了枕頭是用來墊頭的。

據目前國內考古資料表明,古人初用枕時頗為隨意,多選天然石塊或木頭作枕,後來開始使用初步加工過的石塊,以後逐步擴大到使用其它材料來製作枕頭,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銅枕等等。

漢代以前,雖有銅枕、玉枕,但一般枕頭多為竹、木所制。

西漢時出現了漆枕和絲織枕頭,甚至用天然香草做枕芯。

歷代留存下來數量最多的則是瓷枕。

瓷枕始於隋,最初是作為明器,是殉葬的冥枕。

河南安陽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張盛夫婦合葬墓出土的長僅3.9厘米的長方形瓷枕模型,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瓷枕實物。

到了唐代,瓷枕產業在全國興起,浙江越窯、婺州窯,湖南長沙窯,安徽壽州窯,陝西耀州窯,河南鞏縣窯等處,皆已開始燒造。

除了作明器用的頭枕和腳枕,瓷枕逐漸成為臥室的寢具,另有尺寸極小的作為書寫、醫療用的腕枕及脈枕。

唐代瓷枕較之後世,其主要的特徵是形體略小,常見長度僅十餘厘米。

在造型和裝飾手法上,有三彩兔枕、象枕、虎枕,有越窯的劃花枕,還有鞏縣窯的絞胎枕。

唐 鞏縣窯絞胎梅花紋方枕(長13.7cm;寬9.3cm;高6.2cm)

宋朝是瓷枕燒造的黃金時期。

宋代的瓷枕不僅數量多,是當時制瓷業中十分突出的一大部類,造型和裝飾手法也非常豐富,在造型上分別有獸型的獅型枕、虎型枕和兔型枕,人物型的仕女枕和孩兒枕,還有其他類如腰圓、橢圓、長方、八角、桃形、銀錠形、如意頭等諸多品種;在裝飾手法上,刻花、劃花、印花、雕塑、彩繪,不一而足,更有配以詩詞、民謠、俚語村言的題字枕。

從形制上看,宋代瓷枕逐漸變大,枕面最長的達四十厘米。

從已知傳世品和考古發掘的成果上看,整個宋代的瓷枕,尤以磁州窯、景德鎮兩大窯系的產品最值得稱道。

但是到了宋代中後期,由於北方的戰亂,瓷業衰敗,北人南遷,景德鎮的瓷枕隨之上升到了領袖群窯的地位。

其釉色細膩如脂,造型典雅華貴,以致有「玉枕」之美譽。

據今人考證,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醉花陰》中所云「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即為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枕。

北宋/金 定窯荷葉孩兒枕(瑞士玫茵堂藏)

北宋 景德鎮青白釉獅型枕(Francisco Capelo 舊藏)

入元之後,隨著北方瓷窯的衰落,景德鎮的瓷枕就更為突出了。

其中傳世精品有首都博物館藏的景德鎮窯青白釉戲劇舞台枕。

該枕立面雕成戲台,人物刻畫生動細膩,體積雖小,製作卻十分精美,集建築、瓷塑和舞台藝術於一體,反映出元代雜劇的繁榮和景德鎮制瓷技術的高超。

這一例證反映了時代風尚對瓷枕裝飾藝術的影響,但也說明了瓷枕的功用逐漸從日常實用過渡到藝術表現了。

元 景德鎮窯青白釉戲劇舞台枕 首都博物館藏

明清以降,因為紡織印染業的迅速發展,軟枕從出現伊始就獲得了人們的青睞,無論是從製作的簡便性還是使用的舒適性上看,軟枕相較瓷枕都更為優越。

因此,以瓷枕為代表的硬枕也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退出了歷史舞台。

明目益眼、清涼消暑

雖然木竹石玉瓷等質料的硬枕對現代人來說頗為不可思議,但對古人來說卻是尋常。

尤其是瓷枕,實乃夏天消暑清涼必備之物。

對此古語有贊曰:「質堅又清涼心膚,爽身怡神」,又有「明目益眼,至老可讀細書」之功效。

瓷枕明目益眼的效果雖然無從考究,但是用於清涼消暑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宋人張耒在《謝黃師是惠碧玉瓷枕》中清楚交代道:

鞏人作瓷堅而青,故人送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鬢冷泥丸驚。

夢入瑤都碧玉城,仙翁支頤飯未成。

鶴鳴月高夜三更,報秋不勞桐葉聲。

我老耽書睡苦輕,遶床惟有書縱橫。

不如華堂伴玉屏,寶鈿敧斜雲髻傾。

瓷枕可以生涼風,使人腦寒鬢冷,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消暑佳品。

尤其是對於唐宋時蓄長發盤頭髻的女子來說,炎夏時節自然是燥熱難耐,這時頭墊瓷枕,也就可以借瓷枕之涼意,一消酷暑了。

唐代的瓷枕較小,「長度多在十到二十厘米左右,以十一到十五厘米的較為常見。

其高度一般在十厘米左右」,這種尺寸用來墊在頭下似乎不太適合,對此研究者認為,「這種體積嬌小的唐代瓷枕的出現,與唐代人梳理成高大膨脹的髮髻有關……將枕墊在頸部以上靠近頭的根部,這樣髮髻就不用與陶枕直接接觸……」也就是說,這種瓷枕為了不破壞髮型,是用來枕在頸部而不是枕在頭部的,雖然不太舒適,但也與文獻中對枕頭的用途解釋相一致。

大概是因為光枕頸部,使頭懸空太累,為了使用舒適,之後瓷枕的形制有了較大的改變。

宋代瓷枕逐漸變大,枕面最長的達40厘米。

此時的瓷枕多見如意頭形枕,當時又稱山枕,枕面下低上高,輪廓下闊上尖且成花口狀起伏,面如碗底,睡於其上一來可消暑,二來能保持髮型不亂。

一舉兩得,足以讓懸空腦袋睡覺的唐人羨慕了。

宋 磁州窯 如意頭白釉黑彩蓮花紋枕(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雖然古人甚愛瓷枕,但也不適合一年四季長用,瓷枕清涼的質感在天氣轉涼後很明顯不會受寵。

對於這點可以借作用類似的石枕作為依據。

唐人錢起《白石枕》詩前有一篇短序:「……琢磨將成,炎暑已謝。

俗曰:猶班女之扇,可退也……」好不容易快做好一枚石枕了,結果夏天已過,派不上用場了。

另外從眾多古畫的內容來看,在描繪冬季家宅的畫中,也不見瓷枕的身影。

除了消夏安寢的作用外,瓷枕還具有鎮宅祈福之功。

據《新唐書·五行志》記載:「韋後姊七姨嫁將軍馮太和,為豹頭枕以辟邪,白澤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

」這不僅反映出當時的婚俗,還說明瓷枕被當作是祈祝平安的吉祥物。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隻宋代磁州窯「鎮宅」銘獅紋枕,枕面繪有鼓眼卷鬃雄獅一隻,昂首凝目,威風凜凜,左側以黑彩書寫楷體「鎮宅」二字,表達了人們借猛獸形象鎮宅,祈求平安、逢凶化吉的美好願望。

宋 磁州窯「鎮宅」銘獅紋枕(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磁州窯「家國永安」枕(大英博物館藏)

從今人文物研究的角度看,瓷枕具有極大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磁州窯瓷枕,其裝飾手法新穎別致,極富民間生活氣息,有風俗畫、人物故事畫、有嬰戲圖,送子觀音圖,還有大量詩詞曲賦和諺語童謠;在造型上也獨具匠心,創意豐富,葉形枕、豆形枕、多角形枕、銀錠枕、橢圓形枕、腰圓枕、如意形枕、人物枕、獸形枕……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因此「磁州窯瓷枕的歷史是一部濃縮的宋元北方社會史,尤其是北方民間風俗史」。

研究者認為,「磁州窯瓷枕不僅集詩、書、畫、印於一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還是窺視社會現實的重要渠道,感悟古人思想感情的真實資料,溝通古人與今人的重要橋樑,方寸瓷枕間濃縮著歷史的精華」。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詞枕(湖南省博物館藏)

北宋 磁州窯童子垂釣圖枕(河北博物院藏)

瓷枕還是民間書畫的重要載體,在保存古代民間書畫藝術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作為書畫一般載體的紙、絹等物質在歷經千年後往往已毀於各種事故,極難傳世,而瓷枕材質堅實,故完整保存記錄了大量可貴的民間藝術,讓今人能領略千年前的民間藝術創造力。

北宋 磁州窯白地剔黑熊紋枕(大英博物館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逝去的風韻、留存的意趣:閒話瓷枕與枕屏

【編者按】瓷枕和枕屏都是曾經在人們生活中盛行,如今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寢具。作為寢具,它們為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方便與舒適,還成為詩詞、繪畫等藝術創作的對象和載體;作為文物,它們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審美特...

吉州瓷枕 靈秀多姿

吉州窯是中國古代名窯之一。它始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末,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吉州窯所產瓷器種類繁多,已發現的瓷器有120餘種。按胎釉可分為青釉瓷、乳白釉瓷、綠釉瓷、黑...

一枕清幽 夜生香

瓷枕,是我國古人納涼的寢具。李清照名篇《醉花陰》中「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的詞句,形象地將青白釉瓷枕喻為「玉枕」,並反映了瓷枕清涼去熱的物理特性。 瓷枕始...

中國枕頭的歷史,你知道幾種?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可見枕頭在中國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對於一個睡貨而言,好枕頭的重要不言而喻,更何況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與現代各種各樣的...

瓷枕:夢河畔的精彩世界

古代中國的陶瓷和絲綢、茶葉一道而聞名於世。自唐朝開始,中國將精美的陶瓷運往世界各地,陶瓷這個皇冠上,有家居裝飾陶瓷,玩物陶瓷以及生活使用陶瓷等。其生活實用陶瓷中,瓷枕尤為引人矚目。何為瓷枕枕,俗...

宋代鹽城人消暑有「神器」

炎炎夏日,人們有著各種納涼方式,除了傳統的涼蓆、扇子,電扇、空調更能給我們一個清涼的夜晚,讓人安然入睡。可在沒有電力的時代,古人是以什麼方式,度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酷夏呢?熟讀古詩詞的人,大概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