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之鄉看彩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54年,在首都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內增添了一件稀世珍品,這就是發掘自甘肅省臨夏州境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藝術精品、被郭沫若命名為「彩陶王」的彩陶罐。
這件距今有5000年之遙的陶罐,以其精美絕倫的器形、絢麗奪目的色彩和富麗堂皇的圖案,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目睹這件國寶,人們對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遠古洪荒年代就具有如此之高的審美眼光和製作工藝而驚嘆不已。
彩陶在沒有被考古界發掘和命名前,臨夏人叫罐罐,是一種很不起眼的器皿,人們用它盛東西。
1923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廣河縣南山鄉半山村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彩陶,這種文化類型即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
1924年,安特生在廣河縣齊家坪發現了距今4000年左右、造型獨特的素陶。
這種獨特的文化被冠名齊家文化。
1944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夏鼐和裴文中先生在廣河陽窪灣考古發掘後,根據出土陶罐、陶片等文物的特點,正式確立了齊家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地位。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陶器的國家之一。
新石器時代繁榮的黃河彩陶群,是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實物見證。
甘肅彩陶的出現,奠定了黃河上游是早期人類繁衍生息、形成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地位。
而豐富多彩的彩陶陸續被發現,不僅使臨夏有了「中國彩陶之鄉」的美譽,而且證明了臨夏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
新石器時代,人們在陶器表面上繪製了精美的紋飾,考古學家稱它為彩陶。
從出土的陶器看,臨夏彩陶分為馬家窯、半山、馬廠、齊家、辛店和寺窪幾個文化類型。
分類的標準,主要以出土陶器的製作工藝、表面裝飾、造型類別、陶土材料等因素為依據。
命名則是以陶器代表性器皿的出土地現地名命名的,同時也涵蓋了同一種類型陶器的其他出土地。
比如馬家窯文化,是因1923年首次在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發現而得名。
馬家窯在臨夏境內的古遺址主要分布在大夏河、廣通河、洮河、湟水、三岔河,以及銀川河兩岸的二、三級台地上。
在這些地方出土的陶器都有某些共同點,從而成了某種類型的標誌。
臨夏彩陶最負盛名的是馬家窯彩陶。
馬家窯彩陶的特點是用濃亮如漆的黑線,在細而光滑的橙色、紅色陶衣上繪以紋飾;花紋瑰麗,彩繪多以平行線、曲線、交叉線、同心圓、渦形花紋組成各種圖案。
馬家窯彩陶在半山類型時期達到了製作工藝的鼎盛時期。
半山類型因1923年在廣河縣半山村發現而得名。
半山彩陶除了繼承馬家窯彩陶的彩繪工藝外,在製作手法、色彩運用、圖案紋飾等方面都有了程序化跡象,已有從單件生產向專業化、規模化批量生產轉變的特點。
臨夏馬家窯、半山彩陶的主要出土器皿有瓶、盆、壺、缽、瓮等。
大部分都以黑線紋飾,底色以橙、黃色為主,除單純黑線條的紋飾外,還有黑白兩色並用的彩繪方法。
白色多鑲於黑色的圈邊,也有的在黑底上綴以白點,黑白對比,畫面鮮明生動。
圖案依據器形設計:細長的壺瓶,多橫向分層或雨點狀排列;而造型較大者,以互不雷同的花紋多層排列,圖案設計整體和諧、統一,有迴環往復之旋動感。
馬家窯彩陶的代表作是1954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積石山縣三坪發掘出土的馬家窯瓮(即「彩陶王」)。
馬家窯瓮一經出土,便被國家列為一級文物,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1990年,國家郵政部還將「彩陶王」圖案製成紀念郵票,發行國內外,使這一國寶大放異彩。
「彩陶王」高49.3厘米,斂口、短頸、闊肩、平底,如倒立的圓錐截體。
瓮口處有對稱的四隻小突鏨,腰部有雙耳。
彩瓮陶質細膩,造型大方美觀,從口沿至腹部用黑彩繪三層花紋。
上層圖案似河水平緩流動而產生的漣漪,與仰韶文化廟溝底類型相近;中層似洶湧波濤翻捲成層層浪花、激流漩渦;下部平行直線構成了水波恬淡溫柔的景象。
整體圖案繁複瑰麗,繪畫技巧嫻熟,點、圓、波紋、旋紋、直線紋搭配成對稱的圖案,表現出對河水,尤其是對黃河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彩瓮出土時,品相精美,成為我國彩陶發掘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榮獲國寶稱號。
作為馬家窯彩陶組成部分的半山彩陶,展現了彩陶藝術的繁榮期。
半山彩陶的發現地有臨夏州廣河縣半山村、地巴坪,臨夏張家咀,景泰張家台,永靖縣櫻桃山等地。
半山彩陶以華麗典雅為特色,豐富的圖案、飽滿的造型渾然一體,顯得豪華瑰麗。
半山彩陶主要以旋紋為主,配置多道平行相間的黑鋸齒帶和紅線紋,突出了旋動感。
這一時期還有三角折線紋、貝紋、重弧紋、菱格紋、斜線紋等。
主題花紋常飾以疏朗的幾何圖形,周圍又用大面積的繁密花紋來襯托,增強了圖案富麗華貴的視覺效果。
齊家陶器以素著稱,它略晚於半山時期。
齊家素陶的發現地有七里墩、秦魏家、皇娘娘台等代表性類型。
其中以永靖縣秦魏家村、張家嘴、姬家川,臨夏縣蓮花大河村出土的素陶最為典型。
齊家陶器以素陶為主,陶質細膩,器型多樣,多為泥制紅陶。
主要器型有雙耳罐、三耳罐、侈口瓶等,還有象形的鳥形壺、獸形罐。
辛店彩陶是西北地區青銅時代的產物,晚於齊家素陶,距今3000年左右。
辛店彩陶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辛店鄉,是我國商周時期分布於甘肅、青海地區的青銅器文化。
在臨夏州境內以永靖縣姬家川、張家嘴等遺址為主。
辛店彩陶以夾砂紅褐陶或橙黃陶為主,陶土摻入雜陶末與石英砂粒,陶質較為粗糙,表面施有一層紫紅色和白色的陶衣。
常見的器型主要有雙耳罐、盆、缽、豆、鬲、杯等,以雙耳高頸罐為代表器物。
紋飾常為一對羊角的雙勾紋,還有日月紋、禾苗紋、回紋、渦紋等。
黑彩粗線,也有紅彩相配,古樸莊重,粗獷奔放。
1985年,從東鄉縣那勒寺鄉徵集的四耳彩陶罐,高26.7厘米,腹徑20.6厘米,口10.8厘米,直口圓底,夾砂粗陶,橙紅色,頸肩有兩對大小耳,陶表面繪一位獵人手持木棍追逐奔鹿的狩獵圖,動物造型姿態生動,是辛店彩陶之精品。
寺窪素陶也是青銅時代的產物。
寺窪陶器分泥質和類砂陶兩種,多為素麵,有橙黃色和紅褐色,有簡單的刻畫符號、圖形。
主要器型為罐、鬲、鼎、豆等,以馬鞍形口沿雙耳罐為典型器物。
彩陶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
它是應農業生產、定居生活的需求而產生的用具,印證了「神農耕而作陶」的歷史傳說,顯示了遠古人類走向農業耕作和定居生活的實際情況。
當人類積累了用火經驗,了解到陶土具有可塑性和經燒制後有一定硬度的特點後,逐步形成了制陶工藝技術,製作出適應各種用途的陶器。
陶器在日常生活中是用來汲水、盛水、貯藏、烹飪的器皿,在生產活動中做捻線的紡輪、揉皮的銼、狩獵的彈丸、捕魚的網墜、收割的刀、制陶的拍等工具。
陶器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廣泛使用,促進了制陶技術水平的提高,最終出現了以「彩陶王」為代表的馬家窯彩陶。
彩陶的出現,首先證明新石器時代人類已掌握了顏色的使用知識。
早期彩陶多為紅褐色,用的是以鐵元素為主的著色劑。
其次是燒制技術,即火候的掌握和陶窯技術的進步。
其三是由最初的手工製作發展到使用簡單的制陶工具,如陶拍等,使陶器表面光滑,易繪出流暢飄逸的圖案來。
通過彩陶技術的發展情況,可以探索石器時代向青銅器時代發展的漫長過程。
從馬家窯彩陶興盛到寺窪素陶的衰落,可以感受到生產技術的進步。
從新石器時代演變到青銅時代,陶器的興衰就是最好的佐證。
臨夏地處黃河之濱,在遠古時期,這裡森林茂密,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適宜人類生存繁衍。
有利的自然環境,使人類在臨夏這塊熱土上創造了燦爛的早期新石器文化。
(馬志勇)
(來源:中國臨夏網)
中國美術-新石器時代的繪畫藝術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繪畫藝術,主要體現在彩陶的裝飾紋樣上。那麼,首先講一下什麼是彩陶?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紅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礦物質顏料進行描繪,用赭石和氧化錳作呈色元素,然後入窯燒制,在橙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