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壩遺址震驚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壩遺址挖掘出的煮鹽工具

忠縣境內的古鹽井

上世紀50年代,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忠縣中壩的鄉野土層中,發現了大量陶片。

巴鹽5000年歷史的神秘面紗,由此慢慢揭開。

1998年,忠縣中壩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3年,經過中外專家8年搶救性考古發掘,中壩遺址的田野發掘工作終於完成。

遺址發掘的文物層厚達12.5米左右,文物依次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十分完整地展現了五千年文明史。

國內外專家震驚了:這樣的遺址在國內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是極其罕見。

陶片掩藏的5000年巴鹽生產密碼

當年曾參與這場搶救發掘的忠縣文管所原副所長曾先龍回憶說,搶救出土的文物總量達20萬件,能抵國內一個大型博物館的館藏數量。

出土的文物有陶、石、骨、銅、鐵等質地的各類器物,還有無數的陶片。

經過科學檢測,靠近遺址下部的花邊圜底罐,時代在西周至戰國,屬專門用來煮鹽的工具。

這也證明,古代巴人至少從西周時期就進行井鹽的開採加工。

主持發掘工作的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孫智彬認為,中壩遺址是我國目前唯一經過正式考古發掘證實的最早的井鹽生產遺址。

鹽井呈現的巴人智慧

中壩的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表明,忠縣的㽏井河、塗井溪,在古代乃重要的產鹽地。

「塗井溪峽谷內,有據可查、記錄在案的古鹽井有17口。

」我市鹽業研究專家劉衛國稱,塗井溪中下游的一片河床,曾聚集了五六口鹽井。

被他稱為江心井的,是立河床江心一塊稍高岩石斜面上的一口鹽井,井口部分直徑87厘米,深有50厘米。

由於井口沒加圍子,洪水來時只能停產。

古老巴人是如何準確找到江中鹵源的,我們不得而知。

箭尾井,因井邊用砌有長長一條石圍堰而得名。

劉衛國透露,這種形態的鹽井在整個渝東地區極為罕見,根據研究,石圍堰的作用,一是用來隔離淡水,另外一個用處便是收集滷水,讓滷水流向鹽井中,方便取用。

江心井下游600米處的塗井,修有兩條小槽溝、一道木閘門、一條排水溝,既能引鹵,又能排淡,既能防止河水和雨水的浸入,又能防止滷水的外溢,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自流作業線。

如今,這口體現著古老巴人巧妙利用天然地形生產鹽的古井,已難見真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周古井」驚現隨州王家台遺址

隨州日報訊 (記者常躍耀)「高鐵規劃要從這裡通過,這裡有一口古井,2006年10月下旬,省、市文物考古人員在地下抽水,幾天不干」。1月26日,隨縣均川鎮均河口村村民徐化樹帶領我們來到這裡,一片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