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所嘗試的新手段與新技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經過周密策劃和精心準備,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組成的考古隊在今年1月至3月對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進行發掘,不久前剛剛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彭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媒體發布階段性重要考古成果,澎湃新聞對此也進行了直播。
中國文物報社旗下「文博中國」近日從考古專業角度分析了這一重大考古中的新技術與新手段。
「江口沉銀遺址」發掘現場出水的沉銀。
發現上萬件珍貴文物
這次發現的出水文物從數量上來說可謂成果豐碩了,發現了上萬件珍貴文物。
據項目負責人劉志岩介紹,這些文物包括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
考古不是挖寶,根本目的是要解決學術問題,目前的發現解決了以下一些問題。
出水文物主要是在什麼層位發現的?
枯水期,岷江水面距離河床表面的距離約為2-3米,河床表面至河底基岩的距離約為5-6米。
河床表面向下發掘約3米開始發現文物,但比較零星。
遺物主要發現於河床底部紅砂岩的溝槽中。
河道基岩的衝擊槽
文物現場出水狀態
這個遺址是不是當年張獻忠沉銀地點?
現在可以確定地說,是!
這個遺址對研究歷史有什麼重要意義?
豐富的出水文物,猶如打開了一部了解明代歷史的百科全書,必將推動明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財政、生活史,尤其是四川明清史和移民史的研究。
我們在驚嘆這些珍貴文物之餘,千萬不要忘了這是科學嚴謹的考古發掘發現的,從遺址的勘探、發掘區的確立、發掘方法的不斷摸索,都飽含考古人的智慧和汗水,讓我們來看看這次考古發掘有什麼不一樣。
這次考古發掘不僅是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發掘項目,也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內水區域開展圍堰考古。
發掘地點的選擇
文獻記載、參考歷年文物出水地點
勘探
科技手段在勘探上全方位介入,在整個發掘過程中,都將做金屬探測。
每向下發掘一層,做一次金屬探測。
探地雷達也廣泛運用。
物理勘探
物探
工作時間選擇
發掘區位於岷江河道中,江水的流量具有季節性的特點。
每年的發掘時間選擇在岷江的枯水期,即當年的11月底至次年3月底。
發掘區的準備
河道內圍堰抽水機抽干水後,修建導流渠。
河道圍堰
修建導流渠
發掘
發掘整個發掘區分為四大區域,每個區用10米×10米的方格進行劃分,整個區域現在一共劃分8358個探方。
發掘出的土石全面過篩,不留任何死角。
工作場景
文物篩選
信息管理
發掘過程中使用RTK對每一件出水文物進行定位,每天對遺址的發掘進展進行航拍,專門攝像師對遺址發掘全過程進行拍攝記錄,在重點發掘區域安裝延時攝影。
針對遺址發掘建立專門的考古數據管理平台。
文物保護
文物保護人員全面介入,確保任何出水文物都能夠得到第一時間的現場保護,現場設立文物流動醫院。
出水文物現場保護
現場文保
文物移動醫院
安保
24小時全面無死角監控,出入發掘現場的任何人員都要進行金屬探測。
專家解讀
就在3月17日,就「張獻忠沉銀遺址」在彭山舉行了專家論證會,參觀了江口沉銀遺址的發掘現場,觀摩了部分出水文物。
在隨後的學術研討會上,見過無數各種類型發掘工地的專家們,不約而同都用了「震撼」這個詞來表達自己在發掘現場的感受。
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先生:
三點印象:「場面壯觀、收穫豐富、方法創新」,只有這個遺址具備這三條評價。
五點建議:
工作不是短期能結束的,要有長期的準備,在現有考古隊的基礎上成立專門的項目組;
立即啟動對田野發掘工作的總結和文物研究;
立即啟動申報國保單位的工作;
立即啟動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的規劃編制工作;
立即啟動對社會公眾的大規模宣傳,樹立考古工作的正面形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即興賦詩一首:
「西王」沉銀
眾說紛紜
科學發掘
一錘定音
江口沉銀的考古發掘,全面揭露的場面令人震撼,發掘採用的圍堰抽水,水下考古和陸地考古相結合的特殊發掘方式前所未有,在發掘方法和理念上都有突破,也為今後類似淺水區的考古工作提供了借鑑。
目前為止,發掘取得的成果重大,對眾說紛紜的張獻忠沉銀地點的學術問題有一錘定音的重要意義。
北京大學教授夏正楷先生從環境地貌的角度,盛讚遺址發掘選點的選擇「簡直絕了」,體現了發掘者的學術思想。
發掘點的選擇和出水文物分布的情況與對河流水動力和地貌的認識一致。
遺址的地層非常清楚,最下面是基岩、之上是基岩被河流侵蝕而成的沖刷槽、沖刷槽中沉積的文物、河流的砂石堆積。
發掘揭示出的情況完全符合堆積情況,有科學的依據。
第二點符合河流地貌之處是,發掘點是河流侵蝕最為嚴重,也是岷江水流最為湍急的彎道處,船隻一定會順著彎道行走,文物堆積也因此沉積在此彎道中。
下一步的工作應該在汛期來臨之前,可以將整個河道切斷,做解剖,了解整個河道的基岩情況。
做測年,弄清楚基岩衝擊槽的年代。
北京大學教授李水城:
發掘現場規模宏大,在短時間內客服重重困難,取得重要成果。
多行業、多學科合作,發掘技術手段新穎。
「江口沉銀髮掘將會在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
江口沉銀的發掘揭開了中國水下考古的新篇章。
「涸澤而漁」的發掘方法,為灘涂考古這一新的類型提供了經驗。
發掘充分體現了多學科合作,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卓有成效。
本文轉載自中國文物報社旗下微信公眾號「文博中國」。
「張獻忠沉銀」考古發掘文物增至三萬多件,今秋尋找沉船
岷江豐水期到來,為期3個多月的四川「彭州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工作告一段落。2017年4月13日上午10時,在眉州市舉行了「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成果通報會」。澎湃新聞(www.thep...
江口萬件出水文物僅冰山一角?
民間傳說,明末清初張獻忠兵敗四川,曾「江中沉銀」。「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這首世世代代在四川彭山岷江流域流傳的歌謠,是對這個巨額寶藏最形象的描述。但「江口沉銀」是否真...
彭山江口沉銀考古發掘工作結束 出水文物30000餘件
眉山網訊 (記者 苟麗佳 文/圖) 今(12)日,備受關注的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發掘成果通報會召開。目前,隨著雨季的到來,岷江水位逐漸提高,彭山江口沉銀遺址2...
重大考古突破!彭山江口遺址出水萬件文物,實證張獻忠沉銀傳說!
出水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種類之豐富,在全國都堪稱一項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經濟史和軍事史等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