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源市委老幹部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圖:開挖現場;小圖:出土的文物。
本報記者 肖斌 攝
河源日報訊 記者 肖斌 譚紹丁 特約記者 謝鑫 近日,省文物考古所專家在汕昆高速公路連平縣油溪鎮油東村內的八字山上發現了一處戰國時期的人類活動遺址。
目前,該處遺址的搶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現已出土了一大批戰國時期人類使用過的零碎陶片和部分石錛、石柱等石器。
遺址中發現不少深達近1米的坑窩,專家稱可能是建瞭望哨所留。
山上發現先民活動遺蹟
記者11月11日在現場看到,20多名村民在約2000平方米的山頂周邊及其靠北方向的邊坡進行挑土、開挖,開挖深度約30厘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位專家在現場監督和指導,考古遺址發掘現場已拉起警戒線。
由於出土挖出的陶片數量較多,省文物考古專家在現場將其分門別類整理。
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現場工作人員稱,目前正在搶救性考古挖掘的這處山頭,初定是戰國時期人類活動的古遺址,現已出土一大批戰國時期人類生活使用的陶器碎片以及石錛、石柱等石器。
現場另一位工作人員稱,對於此處文物的詳細考研結果,還有待專家們作出進一步鑑定。
坑窩或為建瞭望哨所留
遺址發掘的地方被劃成數塊類似房屋屋基的形狀,四周有一個個坑窩。
現場參與監督發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稱,這些被挖出一處處深達近1米的坑窩,是人類在山上打下樹樁而留下的遺蹟。
省文物考古專家據此推測,這裡可能是先民修築屋基或修建瞭望哨所而留下的人類活動遺蹟。
在山頂遺址放眼望去,山下是平坦的田野,一條小溪環繞山腳,省文物考古專家據此猜測稱,在戰國時期,山下應是一條寬闊的河,古人類為躲避山洪或戰亂而在山上用樹樁築茅房居住。
考古專家稱,隨著此處遺址出土越來越多的陶片和石器來看,人類在此處的活動遺蹟眾多,涉及範圍較廣。
專家還稱,具體情況要視今後考古發掘工作完成之後,再進行詳細分析才能定論。
初定為戰國時期人類活動古遺址
「在昆汕高速連平油溪段未開工進駐之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已到此踩點,10月15日,省文物考古專家正式入場展開搶救性挖掘工作。
」連平縣油溪鎮文化站站長黃樂南介紹,上半年,該縣文物普查隊在昆汕高速連平縣油溪鎮油東村路段,意外發現八字山(也有村民叫「點子山」)的山頂上,有零星裸露的陶片,隨即逐級向上級文物管理單位反映。
省文物考古所獲悉後,於上月進駐遺址現場。
黃樂南稱,當時,有當地群眾和眾多網友傳言在建的昆汕高速連平縣油溪段挖出一座古墓,後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鑑定,基本排除當地群眾和網友傳言所說的古墓,初定這是一處戰國時期人類活動的古遺址,遺址占地面積約有2000平方米。
對研究人類發展有一定的科考價值
連平縣博物館館長鬍小江告訴記者,連平縣有著悠久的人類居住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根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近年在連平縣境內對文物普查及實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晚期,連平境內就已有人類居住。
胡小江稱,從八字山遺址的考古發掘結果來看,也再次佐證了在戰國時期,連平境內就有人類群居或活動。
此處遺址及出土的考古實物,對今後進一步了解和研究當地古人類生活、文化歷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科考價值,同時對研究嶺南地區古人類居住的構造特點、形制等,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作用。
文章來源:河源日報
【上一篇】: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 【下一篇】: 習近平會見基辛格等中美「二軌」高層對話美方代表 【返回列表】
欒川龍泉洞考古新發現,出土標本13000多件,震動全國考古屆
導讀:據洛陽晚報報導,欒川縣龍泉山龍泉洞考古又有了新發現,龍泉洞遺址發現大量古人類活動遺蹟,該遺址距今約3萬到4萬年,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和北京「山頂洞人」時間接近,恰好處於現代人形成的關鍵時...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4萬多年前人類在此燃起一堆火
汽車進入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東南方向的薩吾爾山時,下了一夜的雨停了,草原上的小草掛著雨水,空氣中透出清新的草味。太陽穿過雲層,照在這片由形態各異的石頭組成的草原石城,令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與壯美...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4萬多年前人類在此燃起一堆火
汽車進入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東南方向的薩吾爾山時,下了一夜的雨停了,草原上的小草掛著雨水,空氣中透出清新的草味。太陽穿過雲層,照在這片由形態各異的石頭組成的草原石城,令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與壯美...
河北泥河灣盆地西白馬營遺址發現古人類生活面
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的泥河灣盆地又有了考古新發現。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振宇透露,他們在泥河灣盆地西白馬營遺址發現了幾處古人類生活面,既有用火遺蹟,也發現了肢解、處理動物資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