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天山秦漢大墓開始發掘 草原絲路神秘面容初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方都市報2015-07-27 16:48

新疆木壘縣照壁山鄉廣袤的丘陵原野上,在青黃的草色之間,大墓格外突兀壯觀。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供圖

南都訊 記者南香紅 通訊員朱明俊 經過近兩年的前期調田野調查、考察、勘探與項目申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對天山東部新疆木壘縣青銅時代至秦漢時期古墓群的正式展開考古發掘工作。

5座巨大的圓形土石封堆墓展現在新疆木壘縣照壁山鄉廣袤的丘陵原野上,在青黃的草色之間,大墓格外突兀壯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隊員們已經對古墓進行勘探、測量和航拍。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邊疆考古中心主任巫新華說,這些大墓有可能是當時遊牧在天山南北的匈奴人的遺存,而大墓北部還有大型石堆,則是比匈奴人更早的塞人的遺存。

秦漢大墓的地理坐標。

塞人是已知的歐亞草原最古老的種族,東西方的文獻中雖有對他們的記錄,但僅是只鱗片爪。

這個在歷史上驚鴻一現的種族,對歐亞草原的民族演進、草原文化的形成、絲綢之路的構建起到了至為重要的作用,塞人消逝之後在這裡興起的是匈奴人,或許這些墓葬遺存正是草原種族交替與融合、草原文明斷裂與傳承的見證。

巫新華介紹說,早期人類在東天山一帶還有很多文化遺存,比如刻畫在新疆木壘縣照壁山的岩畫、遺留在草原上的石人等等,但如此規模的大墓在東天山地區尚屬首見。

東天山以木壘縣為代表的山地草原,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適宜人類生存居住的地方,尤其適合早期草原部族生活,塞人、匈奴、突厥、回鶻、蒙古等諸多民族曾在這裡繁衍生息。

幾千年來這裡的地理樣貌和生活方式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現在在這裡遊牧的是哈薩克人。

考古隊已經對塞人墓進行了布方。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供圖

據了解,這次考古發掘,採用了許多新的手法,如全站儀定位控制與測量、遙感測繪,金屬探測、地磁勘探,三維立體建模等多學科技術手段,以期全面掌握大墓的情況。

參與考古的還有中央民族大學考古學系新疆考古隊、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所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史無前例:曹操墓穴驚現巨大佛像坑

光明網07-29 19:32顯示圖片前不久,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部,扒開5米厚的流沙層,發現了一處不規則的埋葬坑,內部驚現佛教造像近3000件...

三十年堅守考古一線終不悔

雍城是先秦古都,先秦有20位王公在此苦心經營了327年,這裡曾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穆公稱霸,三良陪葬,始皇加冕……這裡一直是史學界和考古界關注的熱點。198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考古系,被分...

新疆木壘乾溝遺址發掘簡報

內容摘要:摘要:十溝遺址位於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照壁山鄉河壩沿村東南百餘米處.北距縣城約11公里(圖。二、三級台地上,地面散布有少量陶片、細石器等遺物。2011年 4~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

木壘平頂山古墓群發現青銅時代晚期塞人遺骨

新疆日報訊(記者賈春霞 通訊員田棟報導)8月6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隊和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文物局專業人員在木壘照壁山鄉平頂山古墓群再次獲得新發現,在發現整隻殉馬...

湖北荊門發掘大型新石器時代墓葬群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2日聯合宣布,城河遺址王家塝墓地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已發現新石器時代墓葬212座。據中新社報導,專家認為,王家塝地點應是城河遺址屈家嶺文化的大型墓地...

新疆東天山發現2000多年前的大型古墓群

這些古墓群是秦漢時期的,幾乎占據了山丘頂部。可以回想當年的工程是多麼的巨大和艱苦。然而當地的人們卻認為那是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經由新疆的考古隊的調查,在依據存有史料,初步是判斷為秦漢時期的大型古...

新疆東天山發現2000多年前的大型古墓群

這些古墓群是秦漢時期的,幾乎占據了山丘頂部。可以回想當年的工程是多麼的巨大和艱苦。然而當地的人們卻認為那是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經由新疆的考古隊的調查,在依據存有史料,初步是判斷為秦漢時期的大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