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轉化與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蕭袤是一位我很喜歡的兒童文學作家。

他曾經送給我一些他的作品,我都在微博專欄「童書過眼錄」上推薦過,如《小時候的相冊》《白天是什麼樣子》《驛馬》等。

蕭袤在送給我的每一本書上都為我寫了一句特別的題簽,如「兒童閱讀是一切閱讀的基礎」「人人都是驛馬,追尋愛與夢想」「讀有趣的書,做好玩的人」等,他對文學創作與閱讀的思考也隨之表露無遺。

前不久,明天出版社的編輯告訴我,蕭袤又有新書要出版了,他希望我能夠寫點推薦的文字。

儘管我非常忙,但聽到「童話山海經」系列這個特別的書名,我還是答應了下來。

《山海經》是一本中國先秦古籍,也是一部奇書,它記述了古代的神話、地理、歷史、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書中既有「精衛填海」「夸父追日」等我們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也有我們不太知道的壯美山川與神奇生物。

《山海經》是一座富礦,不僅為研究古代歷史、地理、物產提供了大量素材,也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寶貴元素,特別是書中那自由奔放的想像力和瑰麗奇特的神話傳說,更是為兒童文學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國內有一些文學作品就是以《山海經》中的地名、植物、怪獸等有代表性的元素為背景,進行了文學的再創作。

前不久,兩部火爆的國產電影《大聖歸來》和《捉妖記》,也都是不約而同地從《山海經》中獲取的創作靈感。

有人說,蕭袤的童話都「很蕭袤」,「童話山海經」系列依然有著他鮮明的特色。

聽說蕭袤是個《山海經》迷,他收集了許多不同版本的《山海經》,其中的文字和插圖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讓他走上了創作之路。

在蕭袤心中,《山海經》是一團傳統文化的酵母,在他的反覆搓揉下,發酵之後,就做成了饅頭、包子或者花捲。

所以,我們欣慰地看到,經由作者的講述,當代中國兒童的現實生活,巧妙地融入了《山海經》的故事幻想之中,現實與虛構、當下與傳統、古典與現代融為一體,醞釀出一個個新的童話故事。

比如,根據《山海經》中「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這十個字,蕭袤就寫出了一個三條巴蛇的故事:小巴蛇逶逶與迤迤結婚後,一起照顧不吃不喝幾乎不能動彈的老巴蛇。

老巴蛇去世前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們千萬不要吃大象。

結果,不聽勸告的小巴蛇還是吞食了大象。

這個簡短的童話故事,除了表層有趣生動的故事情節外,內核包含著無限的哲思和深長的寓意。

值得一提的是,「童話山海經」系列不僅為孩子講述故事,同時注重通過故事給孩子傳遞核心價值觀,把真善美的理念融入感人的童話故事之中。

例如《吐火者》中的「爸爸」提到,吐火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歸自然:「你不能穿衣服,也不能穿襪子、鞋子,必須赤身裸體,沒有任何工具,不帶任何乾糧,與草木為友,與野獸為伍(如果有野獸的話)。

」蕭袤所期待的就是孩子要學會擁抱大自然,不能患上「自然缺失症」。

再如在《互人》中,蕭袤借用奶奶的話告訴讀者,「幻想、善良、正義、創造、時間……還有就是,晨曦初現時的露水,午夜時分的夢境,牆角處的花香……」都已經成為人間不受重視的東西,讓人扼腕嘆息,值得警醒深思。

如何激發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如何對中國古代經典進行創造性的轉換和創新性的發展?蕭袤做了有益的嘗試。

「童話山海經」系列中的童話是在繼承古代中國人瑰麗想像基礎上的再創造,是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致敬之作,體現出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努力。

這樣從中華本土開闢題材的路子,應是當下兒童文學創作所需要的。

(作者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8日第11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時四年精心打磨,童趣呈現中國兒童文學源頭

我國古代雖沒有「兒童文學」一說,可古代兒童也能享受文學的美妙。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代代相傳的中國童話》就向我們展示了適合那些兒童閱讀的文化經典。正如本書策劃編輯所說:「這些傳統文學經典,是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