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申請挖掘明長陵只為目睹一件寶物,最後明定陵成了「替死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郭沫若出生於晚清時期(1892年)的著名現代歷史學家和文學家,他曾留學與日本,是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被稱為「一代大文豪」,郭沫若除了對詩詞文獻有很深的研究,對於中國的考古也有著濃厚的興趣。

郭沫若

1956年,由郭沫若等人提出並主持挖掘明定陵進行考古,隨著挖掘工作的推進,也相續從陵墓地宮中出土了大量珍貴的絲織品、玉器、金器等文物。

然而,在當時考古人才、相關技術都極度缺乏的年代,很多文物挖掘後,接觸外面的空氣後相續變質腐壞,這也就成為了中國考古界最慘痛的教訓。

眾所周知,郭沫若對古代文獻相當痴迷,他還曾申請對武則天乾陵進行挖掘,郭沫若不僅一次提到乾陵內肯定有王羲之的真跡,而他打算挖掘乾陵的目的主要是也一睹王羲之真跡,但挖掘申請提交至國務院後,被ZNL領導拒絕,並下發通知,禁止各地對當地帝王將相的陵墓以任何理由挖掘破壞。

明定陵地宮考古現場

這一目的被拒絕後,在郭沫若晚年時期,他有一次來到陝西,武則天乾陵,曾在乾陵題詩「待到幽宮重啟日,延期翻案續新篇」,寫出了他的失落與不甘。

如果說郭沫若挖掘乾陵的目的是為了一睹王羲之的真跡,那麼挖掘明長陵(註:先挖長陵後改挖定陵)的目的是什麼呢?答案是:一本古籍。

永樂大典

作為歷史學家的郭沫若,對明朝《永樂大典》垂涎已久,《永樂大典》是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永樂大典》被國外稱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

《永樂大典》副本在古代的戰亂之中多毀於戰火,僅存余卷也都散落於世界各地,而《永樂大典》的正本去向一直是個謎,郭沫若經過多年的分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即《永樂大典》或陪葬於明長陵內。

損壞變質的文物

為了獲得《永樂大典》正本,郭沫若與相關考古人員提議開挖明長陵的目的,但是在挖掘的過程中,因為明長陵建築工程十分複雜,挖掘工作比原想像中的要艱難太多,考古工作還得繼續,於是郭沫若等人只好改挖明定陵,而萬曆皇的明定陵就成了「替死鬼」,《永樂大典》更是沒有找到,同時還造成了數千件價值連城的文物毀壞,郭沫若也因此而背負罵名。

郭沫若晚年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