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

在中國考古界,有一種難以忘記的傷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

1956年,郭沫若和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吳晗等人,大力推薦挖掘明十三陵中永樂皇帝的長陵,儘管這一計劃一經提出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很多學者都認為當前的文物保護技術還不成熟,難以對皇陵進行妥善完好的保護。

但是由於當時反對者都人微言輕,所以並沒有能夠阻止郭沫若要發掘明皇陵的計劃。

不過由於發掘永樂皇帝的長陵難度太大,所以郭沫若就將矛頭指向了萬曆皇帝的定陵,決定先用定陵試試手,等挖掘完定陵,再去挖掘長陵。

1958年,當考古人員打開了沉封了三百多年的明定陵後,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考古發掘,由於當時的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有限的文物保護技術,導致定陵內的大量文物受到氧化和破壞。

無數奇珍異寶頃刻間灰飛煙滅,絲織品變硬腐化,三口金絲楠木精製而成的巨大紅漆棺槨直接被毀壞丟棄,就連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屍體都遭到了挫骨揚灰,給歷史文物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令人痛恨惋惜。

在挖掘明定陵後,周總理吸取了明定陵的慘痛教訓,果斷拒絕了顧沫若繼續挖掘明長陵的計劃

於此同時鄭振鐸等考古學家,在得知乾陵被無意中被發現墓道後,聯名上書阻止了郭沫若要發掘乾陵的計劃,終於國家做出了十年之內不開帝王墓,不再主動發掘帝王陵的決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