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
在中國考古界,有一種難以忘記的傷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
1956年,郭沫若和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吳晗等人,大力推薦挖掘明十三陵中永樂皇帝的長陵,儘管這一計劃一經提出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很多學者都認為當前的文物保護技術還不成熟,難以對皇陵進行妥善完好的保護。
但是由於當時反對者都人微言輕,所以並沒有能夠阻止郭沫若要發掘明皇陵的計劃。
不過由於發掘永樂皇帝的長陵難度太大,所以郭沫若就將矛頭指向了萬曆皇帝的定陵,決定先用定陵試試手,等挖掘完定陵,再去挖掘長陵。
1958年,當考古人員打開了沉封了三百多年的明定陵後,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考古發掘,由於當時的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有限的文物保護技術,導致定陵內的大量文物受到氧化和破壞。
無數奇珍異寶頃刻間灰飛煙滅,絲織品變硬腐化,三口金絲楠木精製而成的巨大紅漆棺槨直接被毀壞丟棄,就連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屍體都遭到了挫骨揚灰,給歷史文物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令人痛恨惋惜。
在挖掘明定陵後,周總理吸取了明定陵的慘痛教訓,果斷拒絕了顧沫若繼續挖掘明長陵的計劃
於此同時鄭振鐸等考古學家,在得知乾陵被無意中被發現墓道後,聯名上書阻止了郭沫若要發掘乾陵的計劃,終於國家做出了十年之內不開帝王墓,不再主動發掘帝王陵的決定。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掘陵墓?——郭沫若老師是這樣說的!
不雅觀不雅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接待來到歷史不雅觀不雅觀古易今。在中國考古界,有一種難以健忘的傷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覺得了更好的體味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方案。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為什麼周總理禁止挖掘帝王陵墓?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朝定陵吧
中華歷史五千年,很多真相都淹沒在煙塵之中,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通過挖掘古代皇帝的陵墓來了解歷史真相一直是考古界的習慣,但是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挖掘皇帝陵墓,這是為什麼呢?
郭沫若生前最想發掘的三座皇陵,沒有明定陵,最後一座是終極目標
在60年前,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重大的消息轟動世界:中國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公元1563-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明定陵發掘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帝王陵...
郭沫若發掘這座皇陵,結果文物一件也沒保存下來
大家都知道,我們想了解歷史,除了可以觀閱歷史遺留下來的史書外,還可以去現在博物館裡面存放文物中進行觀閱,說到文物,那我們就得提到帝王古墓。現在很多文物曾經都是從一些帝王墓葬裡面發掘出來的,這得奈...
郭沫若提議繼續挖掘秦始皇陵,上級及時遏制,別再動帝王陵!
明定陵建於1584~1590年,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陪葬的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如今,它最出名的一個身份就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郭沫若力主發掘定陵,製造了史上最大考古悲劇,參與人員離奇死亡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永樂:大膽!洪熙:別挖我爹!嘉靖:放過我孫子!萬曆:詛咒你!
明十三陵之定陵挖掘考古一事,距今已六十餘年,定陵挖掘,也是唯一一次對中國歷史帝王墓的主動考古挖掘。按照對外的總結報導,定陵考古挖掘是經過慎重選擇、認真論證、報經審批、由專業考古人員實施、有明確學...
他是一代文豪卻挖墓成癮,曾想挖武則天墓卻被周總理嚴辭拒絕
對於郭沫若老先生,大家知道的應該不少。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筆名沫若。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中國的大文豪之一。關於郭沫若的文學造詣你是不能否認的,但是現代很多人對郭...
為什麼國家禁止挖帝王墓?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血一樣的教學!
在中國的考古,有一種難以忘懷的痛叫做 「明定陵考古發掘」為什麼這麼說呢?在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明定陵考古發掘」事件由此開始。
為什麼試掘明定陵後,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為什麼國家明文規定不讓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
國務院曾在1987年和1997年兩次正式發文,強調暫不發掘帝王陵。由此,不挖帝陵成了文博界的「鐵律」。眾所周知,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是中國主動發掘的唯一一座帝王陵。雖然這座帝王陵的發掘給我...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
當初挖掘定陵時到底造成了多少損失?之後就嚴禁帝陵發掘
1958年在郭沫若建議發掘一座明代皇陵用來進行歷史研究,最初郭沫若力薦挖掘永樂皇帝的墓,因為他認為發掘永樂地宮極有可能發現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但是長陵規模實在是過於龐大,經過多方勘探一直沒有...
郭沫若為什麼很熱衷皇陵的挖掘呢?放的越久越不好?
建國以前,郭在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在當時是無出其右的。憑藉這些研究成果,他當選為國民政府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正因如此,郭沫若才會熱衷於考古發掘,因為這是他的專業之一。
挖掘明定陵的時候發生一件怪事,嚇的郭沫若再也不敢碰其他的
明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墳墓,是整個明十三陵中第三大的陵墓,由於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的破壞,定陵的外部結構早就已經被破壞掉了,只有內部因為建造的足夠牢固而保存完好。
挖墓狂人郭沫若狂挖皇帝陵墓,幸得總理:十年內不開帝王陵
提起郭沫若,不得不感嘆他 的文武雙全,他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造詣,有著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等等多重頭銜。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建國之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熱衷於開挖先...
郭沫若一意孤行發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郭沫若...
他曾經因為挖掘皇陵被國家領導訓斥,依然死性不改
在中國近代史中有很多的名家,例如郭沫若,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雖然郭沫若在文學中成就很大,但是人們對他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因為作為歷史學家的郭沫若有這麼一個興趣愛好,就是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