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測的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多少寶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網絡配圖

秦始皇陵位於今西安臨潼區城東5千米驪山北麓,背山面水,後有驪山相映襯,前有渭水相環繞,是難得的風水寶地。

稱雄一世的始皇帝,在建造陵墓的時候也追求至高無上的皇權,皇陵在地面被建造成了一座微型的咸陽城,與當時的都城一樣,這裡也建有內外兩層城牆,內城面積為1300米×578米,外城面積為2173米×974米,雖然這些建築早已經被毀,但從現代考古確定的遺址也可以看出原先這裡肯定存在著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較之地面的宮殿,地下真正的陵寢才更為恢弘神秘。

秦始皇陵工程的設計者不僅為始皇帝精心挑選了一處風水寶地,對陵園總體布局的設計更是頗具匠心。

始皇地宮頂部平坦,底部則像一個長方形,層層向上,封土夯築而成。

封土北側有寢殿禮儀建築群、飼官建築群,封土外有兩道長10千米的內外城垣,封土周圍及東、西、南、北側分布著數百座地下陪葬坑,秦始皇陵園封土、地宮、內外城垣形制及其禮儀建築和布局都不同於先秦任何一座國君的陵園。

這座帝陵陵寢規模更為恢弘、設計更為奇特,算是真正符合「千古一帝」的名號了。

皇陵工程之大、耗時之長、損力之多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墳高五十餘丈,周回五百餘」,即整個陵墓應該高達五十多丈(約115米),陵墓底部周長達2500米,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陵墓早沒有幾千年前那麼宏偉了。

通過考古人員的測量發現,陵墓高度約有五十多米,底部周長也僅有兩千米左右,陵墓周圍還有很多陪葬的墓坑,大大小小共計四百餘座。

如此龐大的陵墓工程的修建伴隨了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

當他13歲登上秦王寶座時,陵墓工程也隨之開始了。

在他統一天下之後,更從全國征派了七十多萬人去修築陵墓,直至秦始皇臨死時這座規模宏大的皇陵還沒有竣工。

秦二世繼位後,又接著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這樣,秦始皇陵的修建總共經歷了約36年。

20世紀60年代之前,所有關於秦始皇陵的推測只能停留在文獻記載與傳聞的基礎上。

直到1974年3月29日,當下河大隊西楊村生產隊的幾位農民一頭驚醒了沉睡的兵馬俑時,便立刻震驚了世界。

這一驚人的發現,也撩起了秦陵神秘面紗的一角。

當年無論是打井的農民,還是參與勘探試掘的考古人員,誰也想不到兵馬俑坑會有那麼大的規模。

當一號俑坑全面勘探試掘不久,又在一號坑北側20米處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三號兵馬俑坑和一座甲字形大墓。

單就兵馬俑陪葬坑而言,占地就達到了20 000多平方米,有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及馬8 000餘件,青銅兵器數十萬件。

這個規模宏大的陪葬坑不僅在中國,甚至在世界陵寢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此後幾十年來秦始皇陵考古發現接連不斷,專家們在陵寢東側發現了百餘座馬廄陪葬坑,17座陪葬墓;在皇陵西側又發現了31座珍禽異獸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馬廄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在地宮西側的封土之下又發現了十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木車馬;隨後又在始皇陵北部發現了一座較大的動物陪葬坑,在東內外城垣之間發現了鎧甲坑、百戲俑坑……工匠們的精心設計,儼然是在安置一個理想的地下王國,這座充滿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國引來了無數滿懷憧憬的人們。

那幽深的地宮更是謎團重重,地宮及內部結構極為複雜,迄今為止憑藉我國現有的技術仍無法完整無缺地開啟。

為了完好保存這個稀世珍寶,國家一直沒有開啟秦始皇陵的計劃,並且派了武警部隊在周圍駐紮以確保陵墓安全。

所以,至今我們仍對這個神秘的地宮不是完全清楚,它引發了人們的猜測與遐想。

地宮究竟是什麼樣的結構?地宮內藏匿了多少奇器珍寶?地宮內有沒有防盜機關?地宮挖了多深?始皇帝的棺材是銅棺石槨,還是木棺木槨?始皇帝的屍骨是否完好無損……這一系列的懸念無不困擾著專家學者。

其中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有以下幾個。

謎團一:地宮有多深

神秘莫測的秦陵地宮在司馬遷筆下僅留下極為簡略的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考古專家們以此為線索,努力尋找著能解開秦陵地宮之謎的種種蛛絲馬跡。

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 600平方米,應該算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了。

但由於它深藏地下,我們根本無法了解它的真實構造。

那麼它究竟有多深呢?司馬遷言曰「穿三泉」,這足以說明它的深度已經到了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了。

神秘的地宮曾引起了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的興趣。

他利用現代高科技與陳明等三位科學家共同研究,推測出秦陵地宮深度為500~1500米。

現在看來這一推測近乎天方夜譚。

假定地宮挖至1000米,那麼它顯然已經超過了陵墓位置與渭河之間的落差,這樣的話不僅地宮中的積水難以排出,甚至還會有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宮的危險。

儘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秘的先河。

同時,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的專家學者也對秦陵地宮深度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根據最新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深。

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

這樣推算下來,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推算出來的,可信度較高,但究竟地宮有多深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謎團二:地宮中有幾道門

推測出了地宮的深度,要想真正進入地宮,不得不了解的就是地宮到底有幾重門?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過電視直播目睹了考古學家探測金字塔內部空間的過程。

當考古學家從第一道石門洞口將機器人放進去之後,想不到機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門。

舉世矚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擱淺。

金字塔地宮可能不只有兩道門。

那麼,秦陵地宮當年建造了幾道墓門呢?

《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秦始皇皇陵竣工時的話語,「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從這段話中可以推斷出秦皇地宮大致有三道門。

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

而當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的時候,突然間「閉中羨,下外羨門」,工匠「無復出者」,也成了陪葬品。

這裡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

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辨駁。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在「中羨」前用了個「閉」字,在「外羨門」前則用了個「下」字,說明中羨門是可以開合的門,外羨門則是由上向下閉合的,那麼內羨門又是怎樣的結構呢?想必只有在我們真正進入地宮的時候才能了解吧。

謎團三:地宮中到底有幾條墓道?

在沒有真正進入地宮之前,人人都希望能儘快揭開秦陵地宮的神秘面紗,考古勘測也在不斷跟進,希望能讓世人對這座神秘的地宮有更多了解。

秦始皇的陵墓中到底有幾條墓道也是人們想要了解的問題。

從商周到漢代,帝王的墓道通常為四條,分別貫穿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是尊貴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普通官員和百姓的墓道為一條或兩條。

這個不可一世的始皇帝是否也像其他帝王一樣在自己的陵墓中設計了四條墓道呢?

曾有媒體報導稱,考古人員用鑽探的方法在封土東邊發現了五條墓道,封土西邊、北邊也各找到一條。

難道始皇地宮中存有七條墓道?

在2003年的一次考古探測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2002年底秦始皇陵考古勘測工作正式啟動,在這次勘探中先進的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高光譜遙感考古技術首次在中國國內使用,經過勘探,考古隊隊長段清波為我們揭開了這層神秘的面紗,但這次勘探的結果卻是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因為勘探結果顯示,秦始皇陵除了東、西兩個方向各有一條墓道外,其餘的都是一些陪葬坑。

段清波還笑稱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他說:「意料之外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秦始皇本來就是個怪人!」「秦始皇腦子裡在想些什麼誰也說不清楚」。

這樣一個自稱為「始皇」的人,13歲即位,21歲親政,在位期間所做的事情多超乎常人的想像:統一中國,統一貨幣,建造了近60平方公里的宏大陵墓和龐大的兵馬俑陪葬坑……驕橫跋扈、性情不定的他有著不同於常人的人生經歷,也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思想,他陵墓中的秘密想必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猜測得到的。

謎團四:地宮中的自動發射器?

2000多年過去了,歷史上有很多帝王陵墓被盜的事件,但秦始皇陵的地宮卻是一個傳奇,我們很少聽說秦始皇地下皇陵被盜的消息。

究其原因,這跟該陵的複雜結構有關,也很有可能是陵墓中裝有隱密的機關,這些機關很可能是致命的,這也就讓那些惦記寶藏的盜墓賊們對其敬而遠之了。

《史記》是最早記載秦陵地宮中有機關的資料,司馬遷說道:「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由此可見,在地宮中安裝著一套能自動發射的連弩。

連弩是一種很簡單的兵器,但奇特的地方就是它能夠自動發射,那麼它是怎麼做到的呢?要知道在秦代是不可能有感應器的,那只能用一個理由來解釋,就是這些連弩是被一個個機關控制著的,只要人碰到了機關,連弩就會自動發射。

司馬遷生活的年代距秦朝不遠,想必他的記載應該是有根據的,如果真是如記載所說的,那麼這將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器了。

儘管秦代曾生產過能連發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宮的暗弩應該是一套能自動發射的弓弩,只要外界物體碰到「機關」,弓就會自動發射。

我們不知道記載是否屬實,想想2000多年前的秦代如果能生產出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器,那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謎團五:地宮中水銀的用途?

秦始皇陵中有沒有水銀曾經是個巨大的謎團,並困擾著我們,但現在,這個已經被解開了。

早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明確指出過秦始皇陵存有大量的水銀,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司馬遷是這樣記載的:「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同樣在班固的《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

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人們逐漸找到了足夠的證據證明秦始皇陵中的確存在著水銀。

據考古人員對秦始皇陵封土的多次採樣測試,發現這裡的土質和正常的土壤有很大差別,秦始皇陵封土中的汞含量明顯高出普通土壤60倍,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

而地質學專家也先後到過秦始皇陵進行土壤採樣。

經過反覆測試,他們也發現秦始皇陵封土土壤樣品中有明顯的「汞異常」現象,相反其他地方的土壤樣品幾乎沒有汞含量。

由此證明史料的記載是可靠的,秦始皇陵中的確埋藏了大量的汞。

那麼為什麼秦始皇要在地宮中注入大量水銀呢?從歷史上我們可以找尋到一些理由,第一個給出解釋的應該算是司馬遷吧,他在記載秦始皇陵中存在水銀的時候就介紹了這些水銀的用途:「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由此可見,秦始皇是希望在自己死後還能像個帝王一樣統治著整個國家,指點江山,他便命人用水銀造就出「江河大海」。

北魏學者酈道元也陳述了自己的解釋,他認為:「以水銀為江河大海在於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

」他同意了司馬遷的觀點,只是還有所擴展,認為秦始皇是想用水銀來仿造一個微型世界。

如果水銀能造就一個「地理之勢」,那與之相輝映的「天文之勢」又將由什麼來造就呢?恐怕這個謎只有等到真正打開秦始皇陵的那一天才能揭曉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留下9個謎團之一:巨大陵寢神秘莫測

公元前259年中國農曆正月,一個長相併不特殊的男嬰在趙國邯鄲降生了。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國的創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裡他是中國的拿破崙。他13歲就繼承了秦國國君的王位,22歲在故都雍城...

轟動世界的地下陵墓

地宮位置 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有的說墓室約一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而據史料記載——秦皇陵建築的核心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

秦始皇陵41年不敢挖的秘密震驚啊

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唐塞民...

秦始皇地宮,秦始皇陵墓之謎

相傳中國第一帝王秦始皇自即位之初,就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修建自己的陵墓。不過,隨著秦始皇死後,秦帝國的土崩瓦解,秦始皇地宮像謎一樣不知所蹤。二千年來,很多人都在猜測秦始皇地宮在哪裡,秦始皇地宮...

秦始皇墓之謎,15大迷點為您解析。

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唐塞民...

40年不敢挖!秦始皇陵竟藏中國驚天秘密

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唐塞民...

震驚中外!原來兵馬俑並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作為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也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不過這位「千古一帝」的陵墓在外界眼中卻始終...

迫近千年秦始皇陵 地宮就在封土之下

秦陵皇陵的發掘一直吸引著全世界的注意。今天為大家揭秘秦陵皇陵發掘的最新進展情況。歷史塵封神秘秦陵據《史記》載:地宮中「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人類歷史上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