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人」迷霧30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長江商報消息是人還是猿,國內外學術界爭論不休
如果你去到鄂渝交界處長江南岸的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親見龍骨坡山上一個前額窄小、眉脊骨突出、眼睛凹陷、嘴向前凸的天然猿人石頭像,定會為它的惟妙惟肖嘖嘖稱奇。
更令人叫絕的是:不偏不倚,它的下方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骨坡巫山猿人遺址。
能巧合到這程度,著實讓人匪夷所思。
1985年10月13日下午,「藍田人」的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雙古所)研究員黃萬波從這裡找到了距今約204萬年(去年修正為214萬年)的一段靈長類動物的下頜骨化石,命名為「巫山人」,系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
這裡的出土物包括人科化石、石製品及116種哺乳動物化石。
成為迄今為止歐亞大陸時代最早、最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不過,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巫山人」的爭論一直沒有平息,有支持者,亦有反對者。
爭論的焦點集中在靈長類下頜骨化石「是人還是猿」。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黃萬波及法國科學家數次對龍骨坡遺址聯合發掘,而重慶方面也多次進行系統發掘。
兩代考古人接力,籠罩在「巫山人」身上的迷霧,正在散開;由此帶來的對於長江三峽地區古地理、古環境氣候的認識,也遠非昔日可比。
□長江商報記者劉虎發自重慶
石頭在人類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人類的祖先利用天然礫石打制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狀和功能的工具,諸如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手斧、石錐、雕刻器等,以此來狩獲與肢解獵物、採集和幫助食取植物果實和根莖、用以防身並加工製作其他材料的工具和用具,以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他們當然也製造和使用骨、角、竹、木等工具,但由於易腐壞,很少能保留下來,所以石器成為最有代表性的時代特徵。
1984年夏,因巫山廟宇農民長期大量挖出中藥「龍骨」(哺乳動物化石)賣往湖北建始、巴東和宜昌等地,中科院雙古所、重慶自然博物館等組成的聯合科考隊循蹤而至。
在龍骨坡,53歲的黃萬波很容易就撿到了早已滅絕的劍齒虎和乳齒象的化石。
1985年10月,考古隊員開始對龍骨坡進行第一次發掘,就找到一段靈長類動物下頜骨化石和一些具有人工痕跡的骨片。
1986年,在附近又獲得一枚靈長類動物上門齒和幾件石製品。
兩次發掘中,遺址出土了大量上新世晚期的動物化石,達120種,其中小種大熊貓、黃昏爪獸、最後祖鹿、雲南馬、山原貘、碩鬣狗等哺乳動物116種(含14件巨猿化石)。
1996年,巫山龍骨坡猿人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該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舊石器。
黃萬波等研究認為,兩件牙齒化石儘管個體很小,從基本形態來看,應為人類的牙齒,屬於直立人,有可能皆為女性。
鑒於形態上的特點,將其視為一新的亞種——直立人巫山亞種。
他們生活的年代在距今204萬年到201萬年之間。
多年以來考古學界公認生活在17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是中國人乃至東亞人的祖先。
黃萬波等認為,巫山猿人的出現,則意味著其有可能是距今最久遠的中國人。
204萬年前的「巫山人」
龍骨坡的發現
奮力找證據
發掘發掘再發掘
龍骨坡巫山猿人遺址自首次被發現,就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一些學者將其譽為「東亞人類搖籃」,另一些卻不予承認。
1985年發現的靈長類下頜骨化石是人還是猿?業界各執己見。
這種局面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對龍骨坡遺址的發掘尚不夠精細,不夠系統。
換句話說是缺少證據。
不靠強大的化石證據去說服學界,永遠也不會獲得公認。
中國南方大量分布酸性土壤,對保存生物遺骸極為不利,因此僅有相當少的古代動物遺骸能夠經受住時間和環境的嚴峻考驗,變為化石。
能讓「巫山人」刷存在感的證據很少。
儘管困難重重,但黃萬波並不放棄。
1985—1988年、1997—2000年、2003—2006年,他通過在龍骨坡遺址的三次系統挖掘,先後出土了猿人化石、巨猿化石、120多種古脊椎動物的化石以及上千件的石器。
2004年10月,年過古稀的黃萬波領銜的中法聯合考古隊在龍骨坡的又一次重大發現,讓隊員們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這天上午,當考古隊員小心地揭開一層薄薄的泥土,一節一節的食草類動物的肢骨漸漸露了出來。
隨著發掘的繼續,出現了一片讓人驚愕的奇觀:重疊堆積在一起的動物化石有近兩平方米,包括象、鹿、牛的前肢和後肢,其間還有石器和石片。
這批動物化石上有明顯的石器砸削痕跡。
黃萬波解釋說:「發現大量的大型動物只有前、後腿骨化石,說明古人思維意識的發展——在外打獵無法搬動大型動物時,就將肉最多的前後腿砍下搬回洞中。
」
發掘過程中,年事已高的黃萬波幾次遭遇驚險。
2005年的一天,由於連續勞累,在發掘現場的黃萬波突然感到心跳加速,每分鐘竟達到170次。
考古隊員馬上讓黃萬波坐下休息。
服下隨身攜帶的心臟藥物後,黃萬波的心跳才慢慢恢復了正常。
原來,黃萬波有心跳過速的毛病,是多年前在青藏高原考古時落下的。
一遇刺激,心跳過速總要發作。
從1984年開始,黃萬波等人在長江流域陸續發現了多達5處的人類化石遺址,其時代涵蓋了200多萬年至5000年前,「如果把我國採集到的古人類化石聚集到一起,就會發現長江流域發現的人類化石地點最多,占了總數的86%。
而長江流域以外的一些地點,如北京人、藍田人等,其原籍也不在北方,而是隨著自然環境的變暖和生活半徑的擴大,一支越過秦嶺抵達藍田,另一支則沿著東部平原遷移到了華北的北京,成為了『北京人』。
」
連續20多年的辛勤工作,黃萬波解決了有關龍骨坡年代測定和石器的質疑,期望發現更多的人類骨骼。
「巫山人」是猿還是人,還沒有出現更多的證據來證明。
龍骨坡山頂,大自然形成的古猿石像。
本報記者 劉虎 攝
考古人接力
青年學者迎難而上
2005年,36歲的重慶自然博物館研究員魏光飈博士去到巫山,採訪龍骨坡遺址。
魏光飈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中科院雙古所和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是第四紀哺乳動物學及生物地層學專家,他剛剛成功「改寫」猛獁象祖籍——將一度被人們認為起源於歐洲的草原猛獁象的起源地確定為我國的河北泥河灣,並將起源時間向前推了50萬年。
魏光飈受「三峽歷史文化叢書」編委會委託,撰寫一本有關三峽古人類起源的書,而龍骨坡則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地方」。
他沒有想到,後來十年,他的人生跟龍骨坡發生了聯繫,並產生了極為重大的轉折。
2007年初,他撰寫的《峽江尋夢》出版。
2008年,中國三峽博物館的領導找到他,說市里要成立一個古人類研究所,請他去主持工作,與黃萬波一起進行龍骨坡的發掘和研究工作。
「我一聽完就拒絕了。
」魏光飈對長江商報記者回憶說,他對「巫山人」並未作太深入的了解,而且因為在中科院雙古所讀過碩士,受吳新智院士「巫山人是猿類」的影響很深,「我自己都是半信半疑,來主持這個工作怎麼合適呢?」
那年年底,一個人的來訪,改變了他的想法。
這個人叫黃慰文,是我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中科院雙古所研究員、國際史前及原史科學協會常委。
有一天,黃慰文到重慶開會,把他叫到賓館聊天。
兩人談了很久,談著談著又談到了龍骨坡。
「他說,即使80年代的兩塊化石不是人類的,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些舊石器肯定是有主人的。
那麼,它們的主人是誰呢?」魏光飈稱自己頓時醍醐灌頂,馬上來了興趣。
如果之前的「巫山人」不是這些工具的製造者和使用者,那麼同時發現的巨猿呢?它們有不有可能製造工具?或者還有沒有尚未發現的另外的人類化石?這一系列的問題迷住了魏光飈。
很快,他又發現重慶的舊石器遺址特別多,從200多萬年前起,到100萬年、數十萬年、數萬年、1萬年,一直沒有斷檔。
「長江三峽是露天的自然博物館與歷史博物館,其森林、河流與灌叢相嵌的生態環境,被不少學者認為是研究遠古人類起源、演化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區域。
」魏光飈終於轉變了思想,「重慶的舊石器研究條件是全國獨一無二的。
這麼多項目要調查、發掘、研究、保管,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確實是不行。
」他決定主動請纓,去干好這件事。
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很快就成立起來。
研究所聘請黃萬波擔任了名譽所長,還從全國公開招聘了專業人員。
「人類」新概念
會製造工具的猿
2014年,魏光飈等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國際第四紀》連發4篇學術論文,集中報導了近年來重慶市舊石器時代考古的最新發現和最新研究成果。
該系列成果表明,重慶的史前文化形成了一個自200多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完整演化序列。
至少214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重慶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從未間斷,並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重慶史前文化。
其中,魏光飈等撰寫並發表的《龍骨坡文化及其主人》一文,既是龍骨坡遺址的研究工作沉寂數年後取得的又一次新成果,也是對「巫山人」化石發現30周年的一個獻禮。
該文對遺址的科學內涵進行了系統研究,也對遺址中尚未解決的學術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該文認為,巫山龍骨坡遺址的發現是30年來東亞史前文化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該遺址也是迄今為止歐亞大陸時代最早、內涵最豐富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最新研究表明,龍骨坡遺址中含「巫山人」化石地層的地質時代為214萬年前,比之前的結論提前了10萬年,「龍骨坡文化」的出現時間則早於214萬年前,並延續至距今100萬年前。
「出土『巫山人』下頜骨化石的地層對應於國際古地磁極性年代表上的留尼旺昂正向極性亞帶。
2008年,該帶的地質時代修訂為214萬年前並為國際地科聯地層委員會接受為全球標準。
因此對『巫山人』的地質時代作了相應修訂。
」
依據龍骨坡遺址已出土的上千件人工痕跡清楚的石製品及特殊埋藏現象,魏光飈等認為,有充足的實物證實肯定有「龍骨坡文化」的存在。
該遺址迄今已出土的三種高等靈長類化石中,誰最有可能是「龍骨坡文化」的創造者或者說主人?是人,是猿,還是一種具有思維能力的高等靈長類動物?魏光飈等傾向於在體質人類學上,其尚處於「猿」的階段,但在考古學上其又屬於「人」的範疇。
這種廣義的「巫山人」在適應長江三峽半封閉的森林、河流環境中,開創了一套全新的技能,從依賴天然工具發展到了依賴自製的石器工具進行生產勞動獲取物質生活資料,進而走出洪荒,跨過了猿類的門坎。
「龍骨坡是東亞地區迄今為止時代最早的古人類遺址。
」魏光飈說,龍骨坡文化的發現,代表著遠在200多萬年前,三峽地區就已經出現了東亞最早的人類,並在這裡繁衍生息,延續至今;龍骨坡文化的發現,也代表著「人猿揖別」這一考古學上人類出現的標誌性事件,反映出巫山的這種遠古人類已經會製造和使用工具,進入了「人」的範疇。
魏光飈稱,龍骨坡的發掘今年還將繼續。
「目前實施的是十年計劃。
」而據黃萬波估算,要全面發掘龍骨坡,可能要20年的時間。
另闢蹊徑
現代中國人發源地或已找到
玉米洞是一個很獨特的洞。
它位於龍骨坡西邊4公里,更靠近鄂渝交界處,洞口開闊、平坦,距洞口約30米處的洞頂有一個直徑約3米的垂直天窗,使洞穴內保持了良好的通風與採光,白天有陽光,晚上有月光,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於2011—2013年期間對其進行了兩次試掘和一次正式發掘,已發掘面積僅為100平方米,約占該遺址可發掘面積的十分之一;已發掘深度為5米多,尚未見底。
目前就已獲得石製品、哺乳動物化石、骨器、角器與牙器總量已超過5000件。
魏光飈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評價說,「玉米洞的(歷史價值)潛力絕不在龍骨坡之下。
」
由魏光飈領銜的中法專家團隊對玉米洞遺址2011年出土器物的合作研究表明:距今260萬年前以來,整個中國南部的山區不論是從基因、文化還是語言等方面都對東亞古人類活動和演化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玉米洞遺址就是該區域一處有代表性的、特色鮮明的舊石器遺址。
龍骨坡遺址頂部地層的地質時代為100萬年前。
玉米洞遺址已發掘地層的地質時代為40萬—1萬年前,下部還有早於40萬年的尚未發掘的地層。
魏光飈表示,對玉米洞和龍骨坡的深入研究,可揭示這兩個重要遺址間的重要關係,尤其是史前文化上的延續性、關聯性和變異性,同時亦可揭示200萬多年前至今該地區古環境、古氣候、古地貌、古動物群、古植物群的演變歷史及其規律,「如果研究證明這兩個遺址間的地層和地質時代是相對連續的,那麼這兩個遺址就組合形成了一個目前國內絕無僅有的自200多萬年至1萬年前的文化堆積剖面,其研究價值不可估量」。
與「巫山人」下頜骨化石同一地層單元出土的哺乳動物化石種類超過100種。
這是目前在東亞地區同一地點採集到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種類之最。
在這個龐大的動物組合中,大多數的動物並非本地特有,而是來自四面八方。
魏光飈解釋,這種混合動物群的特徵表明,「巫山人」生活的那個年代,青藏高原還在急遽抬起中,長江三峽尚未形成,龍骨坡的地理環境類似於現代淮河流域動物區系——過渡區,有利於南、北動物的交流。
哺乳動物化石見證了這一地質過程。
目前研究尚處於材料積累階段。
孢粉分析的結果表明,距今214萬—210萬年的4萬年中,龍骨坡地區的氣候比現在要溫暖潮濕,廟宇盆地周邊山地有茂盛的森林和灌叢,盆地內或周邊山地上存在一定範圍的草原,氣候在乾冷和濕熱之間波動。
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合以採集狩獵為主要生存手段的古人類生存。
「我想說,巫山龍骨坡自從有人類居住以來,這200多萬年來,人類從來就沒有離開過。
一直在龍骨坡區域繁衍生息,人類的文化在這裡沒有出現斷層,並走上了開創文化以至文明的身體結構與思維能力的雙重進化之路。
」魏光飈說。
在三峽地區的考古發現改變了我們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理解。
我們過去常常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唯一的發祥地,但是,我們現在知道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另外一個源頭。
如果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母親的話,那麼長江就是中華文明的父親。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
山西丁村遺址發現30萬年前遠古人「燒烤」遺蹟
中新社襄汾7月1日電 (記者 胡健)「從2015年至今,考古人員對丁村遺址的發掘共出土石器4000多件,並發現動物化石、灰堆、紅燒土等丁村遠古人的『野炊』元素,表明遠古人類可能在大約30萬年前進...